摘 要: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極具應用優勢,不僅能夠提高運轉效率,而且成本低、回報率高,也滿足了環境保護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文章對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原理和功能進行分析,并闡釋其在需求側管理中的優點及作用,使其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需求側;管理;作用
1 概述
當前,我國電力供需形勢緊張,電力企業要在需求側管理中對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進行應用,以對電力客戶的負荷變化及用電規律等具備一個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使負荷預測更加科學、準確,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對電力系統功能進行不斷擴展和完善,實現電力負荷控制,使用電秩序更加有序,為人們提供安全、穩定的用電環境。
2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原理和功能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通信方式主要有有線、無線和載波等,它的應用原理是通過用戶端的信號采集裝置,在電力企業綜合分析系統內部實現用電數據匯總,繼而對其進行處理和總結,在具體的電力負荷控制系統中對其進行應用。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功能比較多,主要有測量、遙感、控制等,它不僅能夠對電力用戶的實際用電情況及數據等進行遠距離監測,而且采用智能化的方式實現電表查抄、信號收集、負荷控制及數據分析等。如果電力系統運行中出現異常,該控制系統可自動報警,使遠程控制人員對故障情況進行查看和記錄,以明確用戶的電力變更情況,并及時處理故障問題[1]。
3 需求側管理的內容及實施方法
需求側管理中涉及到的內容有能效問題、負荷管理、余能回收及新能源發電。其中,負荷管理又可分為三種類型:(1)削峰:電網高峰負荷期間,對用戶的電力需求進行控制。采用削峰方式,對電網負荷進行有效控制;(2)填谷:當電網處于低谷期時,對系統空閑發電容量進行應用,使用戶的電力電量需求得到提升;(3)移峰填谷:將電網高峰負荷用電需求轉移至低谷負荷時段,使削峰和填谷得到同步實現。
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主要實施方法主要包括:(1)技術方法:采用先進的節電技術和高效設備使用電效率不斷提高。具體而言,借助電力負荷控制系統,使需求側管理達到負荷整形,實現客戶終端用電效益。(2)經濟方法:采用電價政策、激勵方法或需求側競價等,實現電力負荷調節,并對用戶的日常用電情況加以引導。(3)引導方法:對用戶進行電力消費引導。(4)行政手段。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法律、政策等,對電力消費市場進行規范,避免不必要的電力浪費,實現節能及環境保護目標,為人們提供優質的電力供應。
4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的優點
4.1 提高電力能源利用率
對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進行需求側管理主要是為了實現用戶端與電力系統供應端的均衡,提高電力資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電力浪費,實現能源節約。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自動化水平比較高,具體操作中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和物力,能夠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同時,它使數據采集更加精確,并充分采用自身的智能化特點,對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實現數據處理和整合,使數據在電力電網系統中以數據圖形式存在,以凸顯整體負荷變化,使電力人員對電力電網系統負荷情況具備更加清晰的認識,提高負荷控制工作質量及效率,并采取合理的負荷分配方式,使電力能源得到有效利用[2]。
4.2 檢測范圍廣,成本低
目前,常規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和無線電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都能夠控制電力電網系統負荷。常規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應用原理是通過預先留存的電纜對負荷進行精確檢測,繼而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無線電負荷控制系統的應用原理是借助無線電波使負荷檢測過程更加精確,然后對它進行分析和處理。二者對比可知,應用無線電控制方法,能夠擴大檢測范圍。而這兩種方法都能夠對電力負荷進行有效監控。電力企業要依據實際發展情況,對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和應用。采用常規或無線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都能夠實現成本控制,并使電力負荷數據監測更加精確,提高電力負荷控制管理工作質量。
4.3 規避事故發生,降低維修成本
傳統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增加了日常維護難度,涉及到的維護人員也比較多,導致電力負荷控制工作中各種事故頻發。當前,我國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無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從而對各種事故進行有效規避。與此同時,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高,也降低了事故排查難度,不僅能夠及時解決電力供應故障,也有助于降低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的維修成本。
4.4 進行環境保護
相較于傳統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電力負荷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假定選擇無線電方式的電力負荷控制系統,不需要采用過多的電纜數量,線路架設也相對比較簡單,對環境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采用該種控制方法對電力負荷系統實施控制,不僅能夠提高電力能源利用率,也能夠對電力系統建設中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避免對外部環境產生過多干擾[3]。
5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的作用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具有極為顯著的作用。需求側管理中需保證設備、軟件和系統的完備性,并以電力負荷控制系統為基礎。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與需求側管理的終極目標一致,它們的根本目的都是使電力能源的配置及供應更加科學合理。
5.1 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能夠實現高效運作
管理效率是需求側管理中需重點考量的問題,其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實現管理的終極目標。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與需求側管理目標一致,電力負荷控制系統能夠明確分析電力用戶的相關用電數據,并在整個電力電網系統中實現全面覆蓋,而且自動化水平高,維修成本也比較低。相關調查表明,將電力負荷控制系統應用到電力電網中,能夠對用戶的用電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工作效率非常高,在我國電力企業發展中極具推廣價值。
5.2 成本投入低,回報率高
近年來,社會用電需求不斷增加,電力能源的開發力度也逐漸加大,它雖增加了我國電力能源供應量,但是能源發展空間卻在逐步萎縮。我國電力供應總量極為有限,將電力負荷控制系統應用到電力能源發展中,不僅能夠實現電力能源的優化配置,而且能夠提高其利用率,在電力企業運營及發展中極具價值。與此同時,它也能夠對電力能源供需矛盾進行有效緩解,不僅使我國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也實現了電力能源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避免對環境產生干擾,以有效解決電力供需矛盾[4]。
5.3 實現環境保護終極目標
電力企業運營及發展中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無論是電力負荷控制系統,還是需求側管理中,都很注重環境保護,力求將外部電力系統對環境的破壞及干擾降到最低。隨著該控制系統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涉及到的人力、物力消耗也相對較少,不會對自然資源產生過大需求,從而避免了對環境的損毀,實現環境保護。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依據我國電力企業發展背景及人們的日常用電情況,充分發揮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功能,對人們的日常用電情況進行負荷管理,提高人們的日常用電質量及效益,減少不必要的電力資源浪費。與此同時,使其真正的服務于需求側管理工作,有效維護當前電力市場秩序,實現電力企業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最大化,提高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人們供應優質的電力能源,推進我國電力企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左洪雷.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科技傳播,2015(18):30-31.
[2]盧華剛.電力負荷控制技術及其在需求側管理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1(18):127-128.
[3]談康.負荷控制系統在電力營銷管理中的作用[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12):78.
[4]楊加生.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機電信息,2012(24):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