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備缺陷處置管理是變電站日常事務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保證變電站運行的穩定性及安全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我國電力事業發展迅速,電網結構也變得更加復雜,設備缺陷也越來越多,傳統形式設備缺陷處置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文章指出了當前變電站缺陷處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其廣泛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
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是在傳統設備缺陷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本質含義是通過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控,當發現設備缺陷的時候發出警報,監控人員按照固定化程序及時對設備缺陷進行處置,解決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問題,確保設備工作性能的良好性。變電站采用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能夠將設備缺陷采集、儲存,為設備維護人員提供更加可靠依據,同時還能對維護人員起到約束作用,實現了設備缺陷處置管理的流程化和規范化,對提高設備缺陷處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 當前變電站設備缺陷處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存在滯后性
很多變電站在開展設備缺陷處置管理工作時,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后期解決,而忽視了前期預防,管理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制定科學的管理計劃,日常檢查力度不足,往往無法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經常是在設備缺陷暴露之后才進行管理,整個過程處于被動地位,設備缺陷處置管理效果不佳。
1.2 管理缺乏靈活性
變電站會針對設備缺陷處置管理制定相應的制度,雖然能夠對部分工作進行約束,但是制度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過于僵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管理缺乏靈活性。變電站設備缺陷類型眾多,當遇到新的缺陷類型的時候,如果仍然采用固定制度進行處置,設備故障很難有效排除,無法充分發揮出設備缺陷處置管理的作用。
1.3 管理責任劃分不清
很多變電站沒有對管理責任進行清楚劃分,導致管理工作比較混亂。當前變電站的管理模式比較開放,沒有設置專門的巡查人員對變電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測,當設備出現缺陷問題時,也沒有人員及時上報,管理責任得不到有效落實,存在管理漏洞,設備缺陷得不到及時處置。
1.4 總結工作不到位
很多變電站并沒有認識到總結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對設備缺陷種類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歸納,造成設備缺陷的根本因素得不到解決,出現同樣類型缺陷的概率較高,也無法為其他設備缺陷的處置提供參考,設備缺陷處置管理的價值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2 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的特點
2.1 加強了不同部門的聯動性
變電站設備缺陷處置管理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參與,通過采用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提高了設備缺陷信息的共享性,能夠有效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作用,實現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在開展設備缺陷處置管理工作之前,將設備缺陷的相關信息傳達給不同部門,使各個部門可以針對設備缺陷進行快速處置,并將管理責任進行明確劃分,協調各部門的工作,避免出現相互推卸責任現象。
2.2 能夠對管理工作進行總結
變電站利用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管理模式,能夠對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從缺陷類型、缺陷分類、缺陷原因等方面構建缺陷庫,將設備缺陷類型總結和歸納,找出引起設備缺陷的根本原因,從根源上排除設備故障。同時,還能以缺陷庫為依據,根據缺陷出現的頻率以及造成的影響,將設備缺陷劃分為一般缺陷和重要缺陷,針對不同等級缺陷制定相應的預防、處理措施,并將缺陷分析與管理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進行落實,做到防范于未然。
2.3 增強了設備監測管理力度
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改變了通過現場檢查發現設備缺陷的方式,能夠從綜合試驗、巡查、監控等不同途徑獲取設備運行狀態信息,及時發現存在的設備缺陷,增強了設備監測管理力度,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應對電網及設備風險能力。同時還可以為調度員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依據,方便調度員做出準確判斷和快速反應,既可以提高設備缺陷處置的針對性,又可以減少處置時間,在提高電網風險預防及控制力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流程
3.1 缺陷的發起
在缺陷發起階段,首先,應該制定科學的管理規定、管理流程以及缺陷分類標準,并將報警信息缺陷定性標準固化到監控設備缺陷處理流程中,將標準流程緊密結合在一起,提高缺陷管理的規范化和流程化。其次,要構建一體化調度管理體系,實現對設備臺賬的全面覆蓋,能夠掌握設備臺賬的第一手資料,及時獲取設備缺陷信息。最后要將缺陷管理系統與監控日志系統貫通聯動起來,為缺陷的發起提供歷史資料,減輕值班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監控工作效率。
3.2 缺陷的處置
在對設備缺陷進行處置時,首先要做好不同部門的溝通工作,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并根據現場檢查結果對監控設備缺陷的定性做出變更,使管理責任更加明確。然后要保證調動控制和運行維護的同步進行,并對缺陷消除情況進行跟蹤,嚴重缺陷經過處置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缺陷等級降為一般缺陷。同時,在確定缺陷之后,應該針對缺陷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消除措施,并以文件形式上傳到缺陷流程中,做好各項組織、準備工作。除此之外,還需要按照缺陷處置流程,由負責部門完成相關工作,并對缺陷消除進度進行跟蹤落實。
3.3 缺陷處置驗收
缺陷處置完成之后,需要對工作結果進行驗收和總結。首先,變電站應該建立完善的缺陷管理、分析制度,加強對各類缺陷的了解,積累豐富的資料,為缺陷處置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參考,消除驗收保閉環。同時,建立缺陷管理業務評價機制,并量化到具體的業務評價指標,定期對缺陷管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和發布。最后,要提高缺陷處置的專業結合性,在對嚴重缺陷進行消除時,應該結合調度計劃同步進行,并將缺陷處置納入到綜合檢修工作中,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4 結束語
變電站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改變了傳統管理模式中的很多不足,能夠有效提高設備缺陷處置管理水平,減少設備缺陷處置所用時間,及時發現設備故障問題并加以迅速解決,保證設備工作性能的良好性,為確保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變電站在應用這種新型管理模式對設備缺陷進行處置的時候,需要從缺陷的發起、缺陷的處置以及缺陷處置驗收三個階段逐步進行,將集中監控設備缺陷處置閉環管理加以科學利用,充分發揮其應用優勢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有亮.變電站運行管理的要點分析[J].科技傳播,2012(14):19.
[2]喬云霞.論變電站的設備缺陷管理[J].企業家天地,2012(12):69.
[3]宋利洪.變電站集中監控運行管理模式[J].自動化應用,20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