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防產品是消防安全保障的必備物品,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隨著消防產品的市場化經營,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監督管理的缺失使得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隱患。文章從法律完善的角度對消防產品監管新機制的創建開展研究,為規范消防產品市場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產品;監管機制;法律完善
近年來,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消防產品集中整治行動,在對不同規格的消防產品進行監督抽查時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合格率不容樂觀,因此,加強對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十分必要。
1 消防產品監管的必要性分析
消防產品不同于其他消費品,屬于公共安全類產品,其質量直接關系著火災撲滅的成敗,關系著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據公安消防部門調查表明,在火災隱患中因消防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建筑消防設施不可用的比例占到38%,并且近年來這一數字還存在上升趨勢。消防產品的質量缺陷讓火災預防措施變得無效,當火災來臨時防火設施無法阻止火災的蔓延,滅火工具形同虛設,擴大了生命財產的損失,因此,解決消防產品的質量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消防產品雖然是特殊產品,但是其仍然屬于市場流通商品中的一種,依然參與市場競爭。當前,我國消防產品市場競爭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市場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建筑消防設施的監管包括設計審核、施工檢查、竣工驗收等環節,但在日常監督管理中各環節難以實現全面有效的配合,尤其是在施工過程中,產品質量把關不嚴,給假冒偽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機。行業內對消防產品的監管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監管人員對各類產品監管標準的不熟悉,降低了劣質商品的識別能力,使得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市場無序競爭現象嚴重。當前,全社會的消防安全意識普遍不是很高,有的建筑施工方為了降低成本,購買廉價的消防產品蒙混消防驗收;有的銷售商唯利是圖,借助用戶對產品信息不了解的漏洞,采用擴大產品使用功能、利用消費者認識誤區欺騙消費者等不正當手段推銷商品;有的消防產品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粗制濫造,造成產品無法達到使用標準。生產、銷售、使用劣質消防產品的違法行為給社會公共消防安全埋下了先天的安全隱患。
2 消防產品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2.1 立法體系不完善
目前,我國在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方面缺乏專門的法律文件,《消防法》《質量法》《標準化法》等我國現有的法律文件中雖然對該類產品的監督管理提出了一些規定,但是這些法律文件在監管事項的表述上都較為簡單籠統、不夠全面,對違反規定行為的懲處措施不夠細化,在具體操作上可行性較差,無法滿足實際管理需要。
2.2 監管標準體系存在問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消防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許多新型產品被應用到生產實際中,但是相關產品技術標準的制定卻沒能跟上技術革新的步伐,造成已在各地推銷使用的消防產品缺乏國家或行業標準,各廠家制作工藝的差異和檢驗依據的不統一造成產品適用范圍難以給出明確的標準,給不適用場所的消防安全帶來重大安全隱患。此外,當前在對消防產品開展質量檢測方面采取的是年度抽檢,由消防部門開展現場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漏檢現象必然存在,有的不法商家為了通過檢查,將合格產品存入成品庫,而生產的其他產品不一定達標,這給檢查方式給企業造假預留了空間。
2.3 監管程序機制不統一
新修訂的《消防法》中規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管理部門以及公安消防部門負責對消防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并明確了消防產品監管活動中的部門協作制度,這一新修規定明確了消防產品的監管主體,但是在實際監管中仍然存在監督執法程序不統一的困難。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主要負責生產領域的監督管理;工商管理部門主要打擊假冒商標、虛假宣傳等欺詐行為;公安消防部門主要查處生產單位在流通、使用領域的違法行為,不同主體在不同領域管理程序的不同使得在聯合執法過程中出現多種管理程序并存的現象,容易造成執法程序的混亂。
2.4 責任機制缺失
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是由質監、工商、公安消防三個部門共同負責,這就造成各監管主體在監管責權的分工上變得不明確。質監和工商部門不可能始終將工作重點放在消防產品監管上,公安部門雖然能重點關注消防產品監管但職責范圍僅限在產品使用領域,在生產領域上卻缺乏相應的權限,這使得該產品監督管理上容易出現漏洞。此外,消防部門在產品合格與否的調查取證上存在較大的困難,需要聯合檢驗機構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審核鑒定,使得消防部門在對使用不達標產品的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證據支持,難以實施責任追究。
3 創建消防產品監管新機制
3.1 完善立法體系
理清消防機構的職責和組織關系,明確與消防職能相關監管部門的職責,確立消防機構在消防產品監管中的執法主體地位。細化完善《消防法》中關于該產品監管的法律條文,對執法監督中發現的違法行為的懲處措施給予明確規定,為消防產品監管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完善監管程序,對消防產品生產、銷售、使用、檢測等環節的監管行為進行規范,切實解決權責不清問題,確保依法行政得到有效落實。
3.2 統一監管標準體系
消防產品生產標準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及時修訂不符合實際的產品生產標準,盡力縮短新產品標準的制定時間,確保生產出的新產品在進入市場前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管,使產品質量能夠滿足實際使用需要。同時,要加大消防產品抽檢力度,完善抽檢標準,通過實施定期抽檢和不定期檢驗的方式提高樣品檢驗的隨機性和可靠性,確保檢驗結果真實反映產品質量。
3.3 完善監管措施
公安消防機構是消防產品監督的主體機構,負責對管轄區域該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工作是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安消防部門應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完善質檢程序,對抽樣檢測過程以及經費出處做出明確規定,確保產品檢驗報告出具及時,為行政處罰提供證據支持。對于法規中可操作性差的條款可以通過強化行政強制措施及時糾正或制止消防違法行為,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此外,對流通到市場中的消防產品可以采取備案登記制度,提高產品證書資料檢驗的有效性。
3.4 強化監管責任機制
除了通過立法明確消防產品監管主體和監管責任,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外,還應當積極推進行業協會管理辦法來配合司法體系實現對消防產品的監管,加快培育信用市場主體,嚴肅懲戒失信行為,通過行業自律規范消防產品市場。此外,還可以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認可認證制度,從源頭保障消防產品質量。
4 結束語
消防產品質量事關人民生產生活安全,對其質量的監督管理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當前,從法制角度看,我國在消防產品監管機制的建立方面還不夠完善,導致產品質量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必須完善消防安全保障方面的立法,制定統一的消防產品監管標準,通過完善市場監管措施,確保法律文件得到有效落實,強化責任追究,確保消防產品質量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趙輝.淺談消防產品質量的問題[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3(1).
[2]陳開謀,鐘妙芬.消防產品市場流通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