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從化學水處理的幾個重點環節入手,分析了火力發電廠化學水的水質要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簡要分析了化學水處理過程中的幾個基本環節,原水凈化處理、給水調值與除氧、磷酸鹽處理及排污、循環水處理、水質量監督等,以期給化學水處理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
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火力發電廠機組的正常運轉,為了確保火力發電廠機組高效、正常運轉,必須要清晰地了解火力發電廠對水質的要求,優化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以免因水質不合格導致設備故障。
1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水質要求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要求嚴格,對水質的要求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第一,對原水進行凈化,去除原水中夾雜的雜質,包括懸浮物、小顆粒等,通過過濾、沉淀等方法,達到凈化原水的目的;第二,進行給水處理,這一環節主要對供給的水進行給藥處理,通過加藥主要消除給水中的溶解氧,在進行實施加氧,使給水的PH值達到規定要求;第三,對凝結水進行優化處理,火力發電廠運行機組如果參數值比較高的話,還需要進一步對汽輪機里所凝聚的水進行處理,主要目的是去除鹽鐵,以免在凝汽器發生故障時出現水質惡化現象;第四,該環節主要進行冷卻水處理,通過對冷卻水進行給藥處理,再通過水循環處理,防止水中微生物的出現;第五,觀察汽水,這一環節主要對機組運行系統中產生的水汽進行觀察,即時了解水質情況,以防水質出現惡化現象;第六,保養處理,在火力發電廠機組停止工作時,主要是對熱力系統通過加藥的方式,保持較高水質。
2 電廠化工水處理的技術特點
火力發電廠的水氣循環系統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補充入到該系統當中,但水質會發生變化,所以對于這些水我們給予不同的名稱,分別為原水、鍋爐補給水、給水、鍋爐水、鍋爐排污水、凝結水、冷卻水和疏水等,但總體上從大的框架來分可歸結為爐內水和爐外水。電廠的化學水處理主要包括有補給水處理和汽、水監督工作,為熱力系統提供符合標準的水,汽水監督監管負責鍋爐運行情況,保障水循環安全的重要工作,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現代電廠化學水處理呈現出集中、多元化、環保等特點,下面分別闡述。
2.1 分布集中化
在以往的電廠化學水處理過程中,常常設有多種處理系統,一般按照功能分為凈水預處理系統、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汽水的取樣監測分析、循環水處理系統、加藥處理系統、廢水處理系統等等。這種按照功能作用設立的多種處理系統占地面積大、需要的維護人員多、給生產管理造成了不便。現在為了提高化學水處理設備的利用率、節約場地及管理方便,化學水處理設備的布置呈現緊湊、集中、立體的結構。根據相關文獻的研究,該種結構的布局滿足了整體流程的需要,是一種效果較好的結構模式。
2.2 處理工藝多元化
化學水處理的傳統常用工藝為混凝過濾、離子交換、磷酸酸化處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廠化學水處理工藝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當前水處理工藝發展為利用微生物對水質進行處理,利用膜處理技術對化學水進行反滲透、細微過濾也已經廣泛應用于水處理,超濾、流動電流技術也在化學水處理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處理控制系統也越來越集中化,把各個子系統合為一整套系統,然后采用PLC加上位機的控制結構。其中,PLC負責對各個子系統進行控制和數據采集,通過通信接口與PLC連接起來的上位機負責對各個子系統進行集中監控、分開操作,實現自動控制。
2.3 處理工藝環保化
隨著國家對污染監督力度的加大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電廠化學水處理方式呈現出節能環保的特點。一方面在處理過程中,處理藥品選用沒有污染,無毒,少用,甚至不要用化學藥品,環保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化學水處理正在朝著“減少排污、減少清洗、循環用水”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為了節約水資源,提高水的利用率,電廠化學水處理正在依靠科學技術實現水的循環利用。
2.4 處理的檢測方法科學化
為了保證機組的安全運行,預防意外事故的發生,需要在化學水處理過程中進行檢測與診斷。檢測與診斷已經從傳統的手工分析上升到了在線診斷,變傳統的事后分析為現代的事前防范,科學化的檢測方法促進了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3 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的具體方案
水汽參與火力發電廠火力發電的全程,因此要保障機組的正常運行,必須要進一步優化水質,對每一個環節的水處理進行深入研究,以使化學水達到機組運行要求,達到運行的規定值。下面根據上述基本環節,對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進行詳細闡述。
3.1 原水凈化處理
火力發電廠所使用的水取自于自然水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然水。自然水由于沒有經過處理,包含著較多的雜質,含鹽量也比較高,如果不加處理就容易造成機組運行障礙。因此,在對鍋爐進行補水之前,必須要預先對自然水進行處理,去除自然水中的雜質;此外還要進行去鹽處理,如果自然水中含鹽量比較高,在進行除鹽時,需要較多容量的酸堿溶液進行中和處理。在中和的過程中,又會形成較多的酸堿廢水,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就會浪費水資源,同時又會增加火力發電廠的運行成本,影響發電廠的長期發展。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原水處理技術不斷提升,沙濾、利用活性炭進行過濾等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火力發電廠的需要,目前過濾技術已經發展為利用超濾裝置進行過濾,這種技術能夠有效降低酸堿溶液使用,避免水資源浪費,既能夠節約成本,又能夠保護環境。
3.2 給水調值與除氧
調值是指對供給的化學水進行PH值調節,使之滿足火力發電廠需要。給水調值與除氧是一個重要環節。盡管經過第一環節的除雜與除鹽處理,給水中還含有一定量的CO2與氧,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如果進入火力發電廠循環系統,就會對機組的鋼管造成一定的腐蝕,影響機組安全運行。因此,為了避免或者降低腐蝕性成分對鋼管的腐蝕,提升鋼管使用年限,必須要進行除氧處理,調整氧含量到規定值。在操作過程中,為了防止給水產生酸性反應,可以使用氨水進行調值,提升給水的堿度,提升給水的PH值,以有效降低對運行設備造成的腐蝕,提升設備的使用壽命。
3.3 磷酸鹽處理及排污
在進行完給水調值與除氧后,緊接著要進行磷酸鹽處理,以及對鍋爐進行排污處理。進入鍋爐的給水,如果水中的鈣離子含量大,沒有得到及時的去除,就會以污垢的形式存在于鍋爐壁,影響鍋爐的使用壽命。因此為了不使鍋爐形成大量的污垢,需要對進入鍋爐的給水進行處理,主要對給水進行加藥,通常做法是在給水中添加適量的磷酸鹽,進行PH值調節,并對鈣離子做軟化處理,降低鈣離子的硬度。
但我們發現,在對給水做添加磷酸鹽處理過程中,會形成新的雜質,而且在后期運行過程中,這些雜質會越來多,通過蒸汽排除的雜質很少,大多在鍋爐底積淀,與此同時,鹽與硅等成分也滋生出來,影響蒸汽的質量,主要是降低蒸汽純度,造成風險,需要及時進行排污處理。
3.4 循環水處理
循環水處理環節在整個化學水處理過程中,占用成本比較高。循環水作為冷卻過程中的介質,在完成冷卻后,所含熱量直接釋放到水體中,完成開放式循環,封閉式循環則可以進行循環使用。
無論是封閉式循環還是開放式循環,都會形成一定數量的循環水,其質量直接影響到火力發電廠運行機組的正常運行,嚴重的會影響設備的安全性能,因此,循環水要進行有效的殺菌與排污處理。在殺菌環節,主要在水體中添加殺菌劑,排污環節主要在水體中添加穩定劑,以抑制雜質生成。
3.5 水質量監督
在每一個環節中,必須要對化學水進行水質量監督,以全方位獲得化學水的質量情況;在樣本檢測時,主要依據國家規定,通過儀器收集數據,再對照規定條件;在發現問題時,及時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再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水樣本的取樣程序都在科學要求之下,依據國家規定的標準,這樣才能確保水質量調研數據的信度。水質量監督不僅能夠及時了解水質量情況,更有助于為后期化學水處理提供一定的資鑒作用。
總之,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直接關系到設備的安全性,更關乎著發電廠的正常運行。火力發電廠要進一步加強化學水處理研究,不斷優化化學水處理技術,確保火力發電廠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春茹.對火力發電廠化學水處理的探討[J].科技風,2011(24):89.
[2]房金祥.化學水處理程控系統的優化[J].江蘇電機工程,2005(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