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曉川
《LNG-FSU指南》的出臺,順應了市場對LNG-FSU作業的需求,打破了陸上接收終端的制約,同時也是對CCS近兩年在新能源應用領域探索工作的認可。
近日,中國船級社(CCS)制定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兼作浮式儲存裝置實施指南》順利通過了來自海事管理機構、航運企業、能源公司、設計單位、科研院所、造船廠、設備廠家等單位的30余位專家和代表的評審并將于近期正式發布實施。屆時,該指南將成為全球首部LNG運輸船兼作浮式儲存裝置(FSU)實施指南(以下簡稱《LNGFSU指南》)。
印尼,典型的島嶼國家,依賴于旅游業生存,對環境污染非常敏感。近些年,隨著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對清潔能源需求十分迫切。不僅如此,在印尼西部地區,零星分布著許多電廠,柴油是其發電系統的主要消耗燃料,再加上近來東印尼電氣化率需求也日益增長,以及政府要求削減在柴油用于發電方面的補貼,開源節流雙重壓力迫使當地政府選用更廉價的能源形式來取代柴油,為相應區域供應電力。
沒有比天然氣更適合的了。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天然氣與其他清潔能源相比具有熱值高、便于儲存運輸、性質穩定等優點。正因如此,從2011年開始,印尼國有能源公司Pertamina逐漸創建了相互聯系的全國天然氣傳輸網絡。

印尼國內天然氣總需求量中,超過一半用于發電,復合增長率保持在6%~8%左右。接下來,如何更好地接收(供應、儲藏)天然氣,是推進印尼群島天然氣行業和城市天然氣發展這一里程碑式項目的關鍵之一。印尼缺乏陸上LNG接收終端,加之島嶼眾多,FSU(浮式儲存裝置)的出現完美解決了印尼的LNG進口供應問題,可以實現運輸天然氣到零星分布的各個電廠,取代柴油。
同時,由于FSU與LNG運輸船有諸多相似的地方,因而船舶行業都在尋找合適的方法將現有的LNG運輸船兼作FSU使用,為缺乏接收終端的地區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接收設施,以實現投產作業。對此,中國船級社(CCS)FSU/FSRU項目組組長馬建偉告訴記者:“陸上接收終端造價昂貴,建造周期長且審批復雜,導致了全球大多數地方(尤其是島嶼地區)嚴重缺乏LNG接收設施,隨著全球LNG貿易的興起,FSU以其相對陸上接收站較低的價格、較短的建造時間和靈活的作業特點等優勢一舉成為全球LNG領域的新寵。”
的確,隨著LNG運輸船兼作FSU作業(LNG-FSU)市場的發展,并逐漸發展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一個熱點趨勢,相關的技術要求與潛在風險也隨之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由于LNG具有深冷易燃的特點,加上長期停靠碼頭作業,主要存在碰撞、低溫傷害、泄漏蒸氣云擴散、火災和爆炸等風險,最容易在靠泊、系泊系統、傳輸系統和貨物圍護系統出現問題。對此,目前不少國家如中國、韓國、挪威等已經在該領域開展專項課題研究。
2015年,由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承建的“海洋石油301”號3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在順利完成常規航行試驗、氣體試驗之后完成交付。2016年初,“海洋石油301”赴印尼作為FSU開展作業,為保證作業安全,中海油委托中國船級社(CCS)開展了專題研究。
CCS在經過兩個月左右的研究工作后,從技術要求的安全可靠性、可實現性、可操作性角度出發,對LNG運輸船兼作FSU作業進行了全面分析,充分考慮了LNG運輸船兼作FSU作業時的風險、作業的兼容性和貨物安全操作等問題,以及船舶水動力特性、FSU與補給船之間相對運動對連接系統和系泊系統帶來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風險評估內容、評估結果、風險控制措施和技術要求。
作為業界又一次精誠合作的成功案例,雙方也實現了在LNG領域的共贏。目前,“海洋石油301”在印尼已正常投入作業兩個多月,該船許船長介紹,由于之前從未接觸過FSU作業,目前主要參考CCS專題研究的三本報告進行實際操作。對應的,CCS緊跟全球發展熱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制定的《LNGFSU指南》將對促進和引導浮式儲存裝置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LNG-FSU指南》主要包括附加標志授予、適應性條件評估、連接系統、通訊系統、應急系統、系泊系統、兼容性評估、貨物安全操作及風險評估等方面的技術要求。《LNG-FSU指南》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保障LNG運輸船兼作FSU作業的安全。首先,明確了擬兼作FSU使用的LNG運輸船需具備的適應性條件,從船舶腐蝕狀況、未來作為FSU作業水域環境等方面進行了限制,為安全作業奠定了基礎;其次,明確了作為FSU作業后各項技術要求和設備配備,例如系泊系統、連接系統、應急切斷系統和貨物溫度控制系統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再次,針對FSU作業特點提出了特殊要求,例如兼容性評估、貨物操作指南和風險評估的要求。

《LNG-FSU指南》的出臺,順應了市場對LNG-FSU作業的需求,打破了陸上接收終端的制約,同時也是對CCS近兩年在新能源應用領域探索工作的認可。事實上,早在這之前,CCS已對浮式儲存裝置進行過大量的相關研究,主要開展了散裝液化氣體船舶關鍵技術研究、移動液化氣體加注船等關鍵技術研究、LNG貨物圍護系統國產化研究、系泊水動力分析和船-船LNG旁靠作業關鍵技術等專項研究,先后出版了國內散裝液化氣體船舶法規和規范、移動加注船法規和規范以及船-船旁靠過駁/加注作業指南等,同時全程參與“國際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則”(IGC規則)最新修正案的研討工作,大量提案被該規則采納。
目前, CCS正基于印尼項目專題研究成果、指南內容和FSU的作業特點編制相關的審圖、檢驗須知,預計將于近期形成該產品的一整套配套服務能力,并在滿足相關要求的前提下為“海洋石油301”授予LNG-FSU附加標志。該附加標志的授予標志著經CCS認可,LNG運輸船舶滿足兼作FSU使用的全部技術要求,可在目標水域作為FSU作業,為船東緊跟市場熱點需求提供了技術支持,也適應了業界對這一市場熱點的關切。顯然,如船舶具有LNG-FSU附加標志,將能夠為船東在市場開拓、船舶營運等方面打開新的切入點,為船東在LNG運輸領域的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機會。
受大環境的不利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持續低迷,LNG船運輸市場也不例外,LNG運輸船兼作FSU作業使前者有了更多的市場選擇,同時從經濟效益而言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有船東擔心《LNG-FSU指南》對船舶本身的屬性有特殊要求,對此,CCS FSU/FSRU項目組程康表示:“本指南對船舶本身屬性并無要求,理論上講只要是滿足CCS《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則》的LNG運輸船均可兼作FSU使用,但由于未來作業水域和碼頭等條件的限制,實際上只有按照本指南進行適應性條件評估合格的船舶才可以在目標水域作為FSU使用。”
推進技術與市場相結合,《LNGFSU指南》以及CCS相關工作還需面對市場的直接考驗。CCS FSU/FSRU項目組依據市場現狀,積極組織實施前期的技術服務和相關技術積累。馬建偉告訴記者:“隨著我國新能源戰略的變革,國內涉足LNG領域的相關方日趨增多,目前國內外已有多家船東表達了建造/改造的意愿和需求,也有多家大型企業將發展LNG能源作為了‘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課題,并多次與項目組就相關政策和技術要求進行深入交流。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CCS的技術服務能力,實現和業界相關方的良性互動。”
而從長遠來講,LNG-FSU的發展將對全球LNG貿易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程康表示:LNG應用越來越廣泛,全球LNG進口貿易快速發展。以我國為例,作為天然氣進口大國,對LNG接收終端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受限于陸上接收終端造價昂貴、工期長,同時受北方季節性供暖及西沙等島嶼供氣發電需求影響,建造陸上LNG接收終端浪費很大,FSU以其較低的造價、較短的建造周期和靈活的作業方式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地區的供氣問題。可以預見,未來FSU/FSRU將在天然氣進口貿易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總之,CCS《LNG-FSU指南》的發布只是LNG浮式裝置發展的第一步,從這一步來看市場已對FSU/FSRU等浮式儲存設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國家主管機關立法層面也已有了相應動作,相信隨著后續規范法規的出臺,CCS將為LNG進口貿易提供更多技術支持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