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菲菲
2016年2月1日,解放軍五大戰區宣布成立。當天,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戰區軍種機關調整組建任務目前已經完成,其中以海軍相關艦隊機關為基礎,調整組建相關戰區海軍機關。當時就有疑問稱,三大艦隊何去何從?
新成立的五大戰區不再設司令部,改設聯合參謀部,由陸、海、空、火箭軍等不同軍種官兵聯合組成。
事實上,五大戰區都設有三名專職副司令員,其中沿海的北部、東部、南部三個沿海戰區的三名專職副司令員分別由陸、海、空三軍將領擔任。西部、中部兩個內陸戰區的副司令員來源尚未完全披露。
如今,繼東部戰區副司令員兼戰區海軍司令員蘇支前獲官方披露后,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戰區海軍司令員袁譽柏也已于近日公開亮相。
據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網站消息,3月18日,北海艦隊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傳達學習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精神。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北部戰區海軍司令員袁譽柏主持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副政委兼北部戰區海軍政委康非結合自身體會作了輔導報告。這也意味著,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北海艦隊司令員袁譽柏中將現已擔任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北部戰區海軍司令員職務。
據此前官方披露,原濟南軍區副政委兼北海艦隊政委康非少將已擔任北部戰區副政委兼戰區海軍政委。
從方位和名稱來看,東海艦隊對應東部戰區海軍,北海艦隊對應北部戰區海軍,南海艦隊對應南部戰區海軍。那么,人們熟悉的海軍三大艦隊還“存在”嗎?是否就此更名?
在官方的報道中,兩種說法都在使用。另據央廣網“兩會”期間的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海軍東海艦隊政委王華勇做客中央臺時表示,目前已經明確,兩種稱謂同時存在,都正確。
王華勇進一步解釋稱,東海艦隊這個稱謂是1955年開始使用的,當時成立了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戰區海軍的這個稱謂是這一輪軍隊改革才產生的。東海艦隊是一支海上戰役力量,這是一個傳統的稱謂,也是當前世界海軍流行的一個稱謂。比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以艦隊稱謂,構成海上一支戰役力量,現在我們的艦隊稱呼了60多年,一下子停下來,似乎也太可惜,同時也要和世界接軌,因此兩種稱謂同時存在,這是合理的。
對于海軍而言,軍改后釋放的消息并不多,海軍自身建設和裝備發展的消息卻不少。除了頻繁傳來的新艦入列的消息外,不知諸位局友是否還記得,2015年12月31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宣布,中國正在自主開展設計和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艦。
2015年5月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給海軍發展的定位是“戰略轉型,近海防御變為與遠海護衛結合”。這實際上是給海軍承擔的重量加了砝碼。
當時,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稱,中國提出這一條意味著要擴大海上作戰防御縱深,除了保衛中國的領土外,還包括在遠海保護我們的海上交通線。白皮書中還提到,海軍部隊組織和實施常態化戰備巡邏,在相關海域保持軍事存在,要加強海外利益攸關區的國際安全合作,維護海外利益安全。張軍社解釋稱:“現在,中國有更多企業走出去,我們的海上利益也在延伸。”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國際性軍種,海軍未來可以發揮的作用還將更大。在精簡人員、調整編制的同時,海軍參謀部也給2016年的訓練拉了清單:面對復雜嚴峻的海上安全形勢,新年度開訓后,海軍緊貼實戰抓好練兵備戰,強化指揮員訓練和首長機關訓練,組織跨區戰備拉動演練,推動遠海訓練向多兵種協同、多任務結合轉變。與此同時,抓好以艦載機為核心的艦機融合訓練,成規模成體系開展整體訓練,進一步提高部隊能打仗、打勝仗能力。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政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