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
人口增長率下滑致經濟下行
人口增長率過快下滑,人口結構過快少子化、經濟主力人口規模(22到44歲)萎縮和老年化,由此形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并使中國經濟產生排浪式下行波動。人口變化影響了勞動力供應、消費、投資等多方面,再加上人口遷移中的梗阻,共同導致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下行。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委員會委員呂薇:
“制造強國”應建立長效機制
大部分新興技術產業的形成和發展要主要依靠市場選擇,不能越俎代庖。這就要求政府大力提高市場導向的創新能力,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動力;建立鼓勵制造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形成透明、長期、穩定的激勵機制,形成可預期的投資回報,鼓勵社會資本進行長期的技術改造和創新投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善同:
重視培育本土跨國公司
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跨國公司處于主導地位。目前,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占全球貿易的80%,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務進出口是在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網絡內完成的。因此,促進我國企業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非常重要的是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增強其對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影響力、控制力,努力構建我國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相均泳:
現代服務業助推經濟結構調整
“十三五”期間,我國面臨的土地、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越來越緊,發展現代服務業就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現代服務業以知識和人力資本投入為主,能夠實現對第一、二產業內部結構進行優化和重組,減輕對自然環境的損害,擺脫依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傳統增長模式,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進而推動實現由高能耗的經濟發展方式向低能耗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重慶市忠縣縣委書記劉貴忠:
打造三峽庫區歷史名城
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對發展旅游產業,提升城市品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忠縣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基礎。相關部門要緊密配合,加快縣城半城老街修繕保護、白公祠提檔升級、秦家上祠堂修繕、望水古街修繕、忠州博物館建設、白公生態花園建設等項目進度,大力挖掘非物質文化,讓忠州美名以保護形式傳承下來。
江蘇省海安縣委書記陸衛東:
企業應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的企業要適應、引領新常態,在推進“供給側改革”進程中,提高投資有效性,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用最先進的設備生產最好的產品,來搶占市場份額,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遼寧省黑山縣委書記姚國民:
實干精神應落地生根
“干”字為先,就是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以貫之抓落實,堅決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黑山是農業大縣,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產業優勢,是優質花生雜糧主產地。眼下,黑山發展正處于坡底起步、逆境出擊的關鍵階段,要充分利用這些綠色資源、特色資源、產業資源,努力打造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大力實施“互聯網+”計劃,以三產拉動二產補齊工業短板,以工業帶動農業促進種植結構優化轉型,加快實現農民增收、市場繁榮、縣域發展的目標。
湖南省寧鄉縣委書記譚小平:
打通西部發展的“毛細血管”
寧鄉西部地區交通落后,已經成為發展的瓶頸,也是脫貧致富的最大障礙。交通問題要統籌考慮,首先要解決主要干道的問題,讓每個鄉鎮都有干道。要靠自力更生,盡快打通西部地區大的動脈。同時,要讓主要道路往村落延伸,打通“毛細血管”。
四川省雷波縣委書記王榮華:
打造涼山東部發展高地
雷波貧困量大、面寬、程度深,貧困成因復雜多變。究其原因,瓶頸在交通、關鍵在資金、根源在教育。未來5年,縣境內投資將達400億元以上,雷波的現狀將徹底改變。“十三五”仍是雷波發展的加速期、黃金期,同時也是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決勝期,力爭把雷波打造成為“背山面江、山環水繞、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具有民族特色、川滇風格,宜居、宜業、宜游、宜商的錦繡江城,涼山東部發展高地。
四川省威遠縣縣長羅平:
將新村建設與扶貧結合起來
2016年應以脫貧攻堅為重點,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與扶貧幫扶鄉結合,統籌推進。進一步優化三大產業,加大種植業的管護力度,強化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支持和幫助,凸顯農村休閑旅游業的地位。配套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產業發展、觀光休閑的重要節點和重要地段,要加大各類項目資金爭取,科學配置,進一步推動示范片建設。
四川省會東縣縣長張偉:
確保“十三五”開好局
2016年,會東縣政府將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脫貧攻堅為統領,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努力實現經濟恢復性增長,全面促進發展成果共享,確保“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
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區長黎明:
要支持貧困村民發展產業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要支持貧困村民發展產業,各種配套設施要跟上,資金上也要有一定傾斜,但發展產業一定要科學合理,不要盲目求大。對于農村環境衛生秩序的問題,各鄉鎮、村一定要積極探索,關鍵在于建立長效管用的機制,形成好的經驗、做法。關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要落實責任,由黨委書記負總責,鄉鎮長要靠前指揮,黨委委員要分區域落實。同時,要加強宣傳教育,全民參與,全面落實門前“五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