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華羅庚先生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期間,曾專門請過一次客,但這次請客的意義卻非同凡響。
當時,社會上的公款吃喝風蔓延到了被稱為“圣潔之地”的中國科學院,作為數學研究所所長,華羅庚雖極力想獨善其身,但眼見得這股歪風也有在數學研究所興風作浪的趨勢,他在著急上火的同時,決定想辦法剎住這股歪風。
經過苦思冥想,華羅庚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一天中午,他給各個研究室的頭頭都送去了請帖,上面寫道:中午12時到某某餐廳,我請大家吃飯。
能受到華羅庚的邀請,那該是何等的榮耀。從輩分和學術水平來講,這次被宴請的都是低了一個檔次的學者,收到請柬不免有人心中暗想:難道我的水平也達到能和華老一起吃館子了?
也有人犯嘀咕:華老可是極少請客的,如果要請客,也必是錢學森、吳有訓等數理化學部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這是因為數理化學部的上層有個傳統,大家經常聚餐,借以討論問題,被稱為“科學界的超級沙龍”,大家輪流坐莊,飯費則自掏腰包。華老今天這是怎么了?不管他,先吃了再說。
凡受到邀請的人都按時赴約。華羅庚也很大方點了很多名菜,大家邊吃邊談,賓主盡歡。
到了算賬時,華羅庚拿著服務員遞來的賬單,對大家說:“我出個數學題啊,大家算算今天吃的喝的,每人折合起來能有多少錢?”
吃請者都是每天和數字打交道的主兒,當聽到華羅庚出的題目時,都覺得有趣,便嘻嘻哈哈半真半假地算起來,方程、微分,什么新鮮招兒都用上了。算來算去,總算有了結果:平均每人13.2元。
只見華羅庚站起來,不聲不響地從口袋掏出十三塊兩毛錢放在賬單上,然后飄然而去。
望著華羅庚的身影,所有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總算有人明白過來,悻悻掏出13.2元錢放在了賬單上。不同的是,臨走時的步子卻很沉重。
有兩個人來時沒帶錢,顯得很狼狽,只好向其他老師借錢,才算擺脫了尷尬。
華羅庚的這次請客,使數學研究所公款吃喝風氣大為好轉,好長時間都控制得很好,即便有時為了工作出去吃飯,大家也都自覺采用AA制。
“文革”中,有人為這事兒貼華羅庚的大字報,說他是小資產階級店員出身,摳門。華羅庚對此回應道:“為國家摳門有什么錯,難道將國家吃窮吃光,才是無產階級嗎?那些人愿意說什么隨他們去,反正我內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