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蘇滕曾到喜馬拉雅山腳下的神秘小國——不丹旅游。回來后,他對我講述了在這個陌生國度遇到的種種“怪事”。
首都在一般人眼中,應該是高樓林立,立交橋縱橫交錯,但不丹首都廷布卻只是像我國東部的一座比較發達的縣城而已,建筑大都只有五六層。在廷布經常可以見到貓狗隨意躺在大街上曬太陽睡懶覺,十分愜意,沒有車輛會打擾它們;不丹的公路上,也經常可以看到放養的牛群在悠閑自在地漫步。
最讓蘇滕不能理解的是全市居然沒有一盞紅綠燈,難道不丹人就不怕發生交通事故嗎?
蘇滕一行是傍晚時分抵達廷布的,走出車站,見一廣場上停了十幾輛人力車。車夫們見到游客過去,都站起來招呼,但并沒有一擁而上,只站在自己的車旁微笑著做出邀請的手勢。預定的賓館距離車站大約有三里路,不算近也不算遠,蘇滕一行決定坐人力車去賓館,也好看看廷布的夜景。
到了一座寺廟附近,有人建議進去看看,車夫就把車停下。大家被寺廟里面的雕塑和繪畫吸引住了,竟然忘了時間,不知不覺在里面逛了一個多小時。大家出門時,才想起還有車夫等在外面。見到車夫,有人對他道歉,車夫不在乎地笑道:“沒關系,你們是我們的客人!”在隨后幾天里,蘇滕發現,不丹的車夫和司機有著超乎尋常的耐心,你臨時有事,他也不催你,遠遠地在街頭站著,直到你再次上車。如果你放心他,他就會給你安排一切,那個線路一定是非常經濟、非常地道的。你吃飯的時候,他就悄悄地退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等你吃好了,他又出現了,好像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一樣。
在廷布游玩了幾天后,蘇滕就徹底明白了不丹人不設紅綠燈的理由了——街道上沒人超車沒人搶道,一切井然有序,紅綠燈豈不多余?
在賓館里,有人習慣性拿出手機上網,但搜索了半天也沒有信號,在與服務員交涉的過程中才得知,不丹全境沒有WIFI。“怎么會這樣?”異國旅客大為驚訝,“沒有WIFI,我們怎么和遠處的人交流?”服務員不解地反問:“你們為什么不和身邊的人交流?”
服務員的話讓人想起一個故事。地產大亨馮侖拜訪不丹國師卡瑪時,曾問:“為什么不跟中國建交,是兩國關系不好嗎?”國師回答道:“不是不好,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和每個國家建交都要建立使館,有使館就得派人就得買房子,沒有必要花這個錢,我們更需要錢來保障老百姓的醫療和教育,并且,跟很多遙遠的國家即使沒有聯系對我們也沒有什么影響。”
最讓蘇滕沒想到的是,在不丹的一周里,他竟然見到了不丹王子兩次。一次是觀看王子射箭比賽。在當地,如果王子出現在比如射箭比賽等這樣的公眾場合,民眾都可以去觀摩,但是不允許拍照。另一次是他在咖啡廳時,沒想到遇到年輕的王子也在這里喝咖啡會客。蘇滕上前和王子握手問好,王子十分友好,對他說:“歡迎中國朋友來不丹!”讓蘇滕更想不到的是,王子離開時,竟然是自己騎著小摩托載著朋友絕塵而去……
在很多人看來,不丹落后、封閉,但在《全球快樂排行榜》上,不丹人的幸福指數卻名列第8位,位居亞洲第1位。很多不丹人能安貧樂道、怡然自得地生活,為什么呢?我覺得這與不丹人那些已深入骨髓的生活觀念有關——不貪占、不嫉妒、不妄想。
(摘自“蔣驍飛網易博客”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