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
外孫女從小活潑可愛、聰明好學。四歲上幼兒園小班。一天放學回家,對我念起一首剛學會的兒歌:“村口大橋下,游來一群鴨,站在橋上數一數,四五六七八。”我問她跟誰學的?她奶聲奶氣地說:“老師教的。”這引起我很大的興趣。兒歌易學易記,是兒童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的絕好教材,有人形容兒歌是訓練兒童幼小心靈的體操,這使我萌生了為外孫女編寫兒歌的念頭。
一個夏日傍晚,我去幼兒園接她,突然天空陰云密布,電閃雷鳴。她稚氣地問我:“外公,天上哪來的閃電雷聲,好嚇人的。”我想起數年前編寫的一首兒歌:“小雨點,真貪玩,躲進云里找不見。閃婆婆,打手電,一閃一閃真刺眼。雷公公,直叫喚,轟隆轟隆震耳邊。嚇得雨點腳一滑,嘩嘩嘩嘩落地面。”小家伙聽后眨巴著大眼睛,似乎明白了夏天下雷陣雨是怎么一回事了。
住宅樓下的過道墻角有一窩小螞蟻,外孫女常蹲在那里呆呆地看螞蟻爬來爬去,進進出出。見此情景,我編了一首《小螞蟻》念給她聽:“小螞蟻,大力氣,整天忙著搬東西。運糧食,卸土粒,來來往往不停息。不喊苦,不叫累,小小螞蟻了不起。”外孫女聽了也對螞蟻敬佩起來。
我用兒歌《寶寶起來要刷牙》來教會她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白牙膏,小牙刷,寶寶起來要刷牙。上刷刷,下刷刷,里刷刷,外刷刷,刷得滿口冒白花,對著鏡子笑一笑,露出兩排細白牙。”
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兒歌創作素材,只要大人用心去發現,均可用兒童化的語言記載下來,傳唱下去。
一位著名兒童文學家曾經說過,與孩子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年輕起來。因為要編寫出好的兒歌,必須了解孩子,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兒童的視角去觀察,體味他們的心理、思維,才能寫出切合兒童思想實際、朗朗上口的好兒歌來。幾年來,我努力這樣做著,為外孫女編寫了上百首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