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摘要】 目的 觀察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 74例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患者,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7例。對照組實施常規修復, 觀察組采用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治療后, 檢測兩組患者牙菌斑指數(PLI)、牙周袋探診深度(PD)和齦溝出血指數(SBI), 記錄兩組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結果 修復后觀察組患者PLI、PD及SBI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修復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可獲得滿意效果, 能有效改善牙周情況。
【關鍵詞】 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牙周炎;牙列缺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66
牙周炎是一種發生于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等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癥, 早期無明顯癥狀, 病情發展至中后期可引起牙齒缺失或恒牙牙列不完整。牙列缺損可造成咀嚼、輔助發音等功能受損, 還會對整個口頜系統的健康構成威脅[1]。使用人工替代材料修復的方法, 重建牙列結構及生理功能是臨床治療牙列缺損的常見措施。本文觀察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4例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患者, 全體入選病例均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 且經基礎治療, 牙周癥狀已得到控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7例。對照組男22例, 女15例;年齡24~76歲, 平均年齡(47.5±9.4)歲。觀察組男16例, 女11例;年齡25~73歲, 平均年齡(48.6±8.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術前檢查牙列缺損部位創口是否愈合, 確定愈合后根據缺損牙列區域擬定修復方案, 并根據方案制作牙體, 注意保留牙體的固位形和抗力形, 根據患者試戴時的咬合、發音、咀嚼等情況對牙體進行調整, 直至滿意為止。觀察組采用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進行修復, 即對余留牙進行調整與修復, 已確定義齒就位道、導平面及固位倒凹的位置。使用藻酸鹽印模材取模, 灌注硬石膏制作義齒模型, 佩戴模型確定牙咬合及頜位關系, 調試模型至滿意后開始制作義齒, 并鑄造義齒金屬支架。義齒金屬支架完成后即可試戴, 確保支架順利就位并于各部分貼合緊密, 具有固位與穩定的效果, 咬合無干擾后即可安裝義齒, 并告知患者義齒的使用、維護方法。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牙周情況。治療后6個月, 檢查兩組患者余留牙的牙周情況, 主要指標包括:PLI、PI及SBI。②修復效果滿意度。向兩組患者發放自制調查問卷, 要求患者從舒適度、美觀感、咀嚼能力、發音能力和固定情況五方面對牙列缺損修復效果的滿意情況進行評估, 各方面20分, 滿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總分≥80分為非常滿意, 總分≥60分為滿意, 總分<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修復后牙周情況比較 修復后, 觀察組患者PLI、PD及SBI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牙列缺損修復效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牙列缺損修復效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中重度牙周炎是引起牙列缺損的常見病因, 其發生可引起缺損位置牙槽骨因缺乏壓根的引力刺激, 出現骨質密度下降、疏松, 牙槽骨吸收、萎縮等情況。隨病程進展, 牙列缺損可引起整個口頜系統或面部軟組織形態發生改變, 最終影響到患者口腔功能及外觀形象[3]。
針對牙列缺損臨床多采用人工牙進行修復治療, 常見修復方式有固定義齒、可摘局部義齒及種植義齒。不同修復方式均有各自的優缺點, 如:固定義齒固位作用佳, 支持作用好, 穩定性良好且舒適度高, 不過其使用范圍十分有限, 且需大范圍切割牙體, 治療費用較為昂貴。種植義齒無需摘戴義齒, 且舒適度高、使用方便, 但此法治療周期長, 醫療成本高, 還需考慮患者全身健康狀況、余留牙健康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可摘局部義齒修復法是一種患者能夠自行摘戴義齒的修復方法, 主要通過天然牙、牙周組織的支持, 通過支架將義齒固定在缺損處, 還原缺損牙列解剖結構, 重建其生理功能。較固定義齒, 其應用范圍廣, 對缺失牙數、牙周健康等方面無明顯限制, 且無需大量切割牙體, 義齒維護、保養方法簡單, 較種植義齒治療周期短, 費用更低。
本次研究中, 修復后觀察組患者PLI、PD及SBI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使用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修復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可獲得滿意效果, 能有效改善牙周情況, 修復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 能有效改善牙周狀況, 修復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 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治療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患者修復可獲得理想的修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霞玲. 2種不同修復體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損的遠期療效觀察.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2, 21(30):3371-3372.
[2] 王紅梅, 楊永進, 蔡興偉, 等.套筒冠義齒修復輕中度牙周炎伴多數牙缺失的療效觀察.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2, 10(3): 142-145.
[3] 鄔雪穎, 鐘群.復合樹脂高強纖維修復牙周炎患者下前牙缺失及固定松動牙.上海口腔醫學, 2014, 23(2):204-208.
[收稿日期: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