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源?魏廣寬

【摘要】 目的 觀察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方法 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給予單純的依達拉奉藥物治療,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用丁苯酞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結果 治療后, 實驗組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Barthel指數評分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有效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能明顯提高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 改善神經功能及預后,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 依達拉奉;丁苯酞;腦梗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02
急性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 是由各種原因導致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 從而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 進而產生臨床上對應的神經功能缺失表現[1]。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日趨升高, 且由于病因復雜病樣, 常規治療療效差?,F將本院應用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治療60例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 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60例于本院神經內科就診的急性腦梗死患者, 男30例, 女30例。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實驗組年齡40~70歲, 平均年齡(60.2±6.8)歲, 對照組年齡42~73歲, 平均年齡(61.2±6.0)歲, 均經頭CT或MRI確診為急性腦梗死且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均給予改善腦循環、腦代謝及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聯合應用依達拉奉治療, 療程為5 d。將30 mg依達拉奉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0 ml, 靜脈滴注, 每日早晚各1次。實驗組在此基礎上聯用丁苯酞口服治療, 0.2 g, 3次/d。用藥期間于實驗室監測患者肝功、腎功、凝血功能指標。
1. 3 療效觀察[3] 觀察比較治療前后兩組NIHSS評分及Barthel指數評分改善情況, 觀察比較兩組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治療后, 實驗組NIHSS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治療后, 實驗組的Barthel評分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療效比較 實驗組有效28例, 無效2 例, 有效率93.33 %;對照組有效24例, 無效6例, 有效率8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屬于缺血性腦血管病, 是由于動脈血管硬﹑血小板功能異常﹑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栓形成﹑高血壓等多種原因導致的[4]。急性腦梗死的發生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部分急性腦梗死數小時或數天內病情變化快, 進展迅速, 病情危重, 從速控制病情進展, 緩解癥狀, 改善預后是神經內科臨床工作長期關注的熱點。其臨床治療多采取溶栓、抗凝、降纖、抗血小板聚集及神經保護等。
依達拉奉是一種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強效抗氧化劑和羥自由基清除劑, 可以清除大腦內具有高度細胞毒性的羥自由基, 還能夠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 抑制遲發神經細胞死亡, 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 減輕神經功能障礙, 保護并改善腦細胞功能[5, 6]。依達拉奉對于減少腦梗死瀑布級聯反應起著積極作用。
丁苯酞為治療腦缺血的國家一類新藥, 具有雙重作用機制, 一方面重構微循環, 增加缺血區灌注[7];另一方面丁苯酞通過保護線粒體形態及功能, 抑制細胞內鈣超載﹑自由基產生﹑促進神經營養因子和生長因子表達等機制而發揮作用, 減少神經細胞死亡[8]。
本研究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實驗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 說明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好且安全性佳, 對于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顯超, 石麗娜, 榮根滿.等.溶栓療法和克林澳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分析研究.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4):139-141.
[2] 王新繼.腦血管疾病分類及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 29(6):382-383.
[3] 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和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標準.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 29(6):370-380.
[4] 陳宗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3, 28(5):752-755.
[5] 李曉紅, 鄭玉敏, 萬里姝.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4, 29(6):639-643.
[6] 韋廷求.依達拉奉對急性腦出血患者再灌注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藥物評價研究, 2012, 35(2):124-125.
[7] 李其富, 孔雙艷, 德吉曲宗, 等.丁基苯酞對大鼠局灶缺血性腦組織VEGF及bFGF表達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8, 39(1):84-88.
[8] 高鐘生, 郭宗成, 張和振.丁苯酞注射液對慢性腦低灌注狀態大鼠前腦線粒體超微結構及ATP酶活化的影響.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08(16):420-422.
[收稿日期: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