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 目的 觀察探討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臨終關懷護理。方法 64例肝癌晚期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2例。對照組給予一般性護理干預, 觀察組從治療、心理及生理上給予全面的護理干預,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疼痛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4.4%低于觀察組的93.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肝癌晚期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采用全面的護理干預和疼痛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 緩解患者的疼痛,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晚期肝癌;疼痛控制;臨終關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62
臨床上, 肝癌屬于一種嚴重的惡性腫瘤疾病, 它具有發病迅速、病情蔓延快等一系列特點, 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在臨床治療中, 采用的化療方式易造成對患者的嚴重影響, 進而導致患者出現頭暈、惡心以及嘔吐等不良癥狀, 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適[1]。針對肝癌患者晚期的一系列臨床特點, 在治療過程中采用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及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不適, 使其臨終前處于較好的狀態, 平靜的接受死亡。本次研究中, 作者選取本院收治的肝癌晚期患者64例, 研究探討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臨終關懷護理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晚期患者64例, 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2例。對照組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齡37~89歲, 平均年齡(53.4±11.9)歲;觀察組中男19例, 女13例, 年齡34~88歲, 平均年齡(52.3±11.9)歲。兩組患者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肝區疼痛、消化道出血以及繼發感染等癥狀。兩組年齡、性別及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性護理干預, 觀察組從治療、心理及生理上給予全面護理。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后, 護理人員及其家屬應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 了解其心理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對其做針對性的疏導, 通過及時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存在的不良情緒, 以關心的態度來進行問候[2]。同時, 指導患者家屬掌握一些必要的溝通交流技巧, 給予其一些護理上的指導意見, 從而促使其能夠更好的與患者家屬相處。
1. 2. 2 病癥護理 對于肝癌晚期患者來說, 其身體機能出現嚴重衰退, 各器官功能嚴重下降或出現衰竭, 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身體疼痛、煩躁或嚴重抑郁等, 在飲食上食欲嚴重下降, 血液循環障礙, 大小便失禁或不能自主進行活動, 對此, 在臨床上需要給予全面的護理干預。同時一部分患者出現呼吸衰竭, 幫助患者采用正確的方式咳出痰液, 保證氧氣供應等。
1. 2. 3 疼痛護理 肝癌晚期患者易出現陣發性的劇痛和持續的疼痛, 這些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同時易產生一系列不良情緒, 一些患者可能因為劇烈的疼痛而產生輕生的念頭和勇氣。對此護理人員要及時掌握患者病情的變化, 對患者疼痛強度進行主動測量, 從家庭、社會以及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來促進患者舒適。同時, 基于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持續時間、疼痛性質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在護理措施上常用的有:穴位針刺止痛、放松治療、安慰劑療法、音樂治療、心理治療等, 與此同時, 還要指導患者掌握一系列的疼痛護理措施, 在疼痛時以轉移注意力、舒適體位、深呼吸等方法來將疼痛予以減輕或者消除[3, 4]。
1. 2. 4 關懷護理 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加重, 患者身體各器官出現嚴重衰竭, 臨床上易出現發熱、虛汗或脫水等一系列的病癥, 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腸胃功能紊亂、大小便失禁等。因此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做好關懷護理工作, 及時更換患者的衣物, 定期對身體進行清洗, 從而保證患者的清潔衛生。使得身體避免受到其他外部損傷而出現感染。對于長期臥床治療的患者, 需要定時幫助患者翻身, 通過按摩等來減輕患者承受的壓力。
1. 2. 5 健康護理 對于肝癌晚期的患者, 護理人員除了在生理上給予全面護理干預外, 同時還需要在心理上給予患者關懷, 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護理, 消除其心理上存在的恐懼、焦慮、抑郁等一系列負面情緒, 幫助其樹立治療的信心, 并給予心理上的溫暖, 促使患者保持內心的平靜, 感受到來自外界的溫暖和照顧。對患者的病情做持續性的監督, 觀察期病情發展狀況并對患者進行說明, 患者家屬需要多陪伴患者, 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同時進行生死觀教育, 消除其面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
1. 3 觀察指標 治療及護理過程中, 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對患者疼痛狀況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統計, 對患者產生的不良情緒(焦慮、抑郁、恐懼、焦躁)進行觀察, 查看其有無輕生的念頭。
1. 4 評定標準 完全無痛為0級;治療護理后可正常生活, 疼痛程度在可忍受的范圍內, 睡眠質量較好為1級;疼痛明顯, 需要通過止痛劑等來鎮痛, 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干擾為2級;出現劇烈疼痛, 不能忍受, 睡眠受到嚴重干擾, 同時伴隨出現食欲不振或厭食、惡心等為3級。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疼痛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對照組護理滿意27例, 護理滿意度為84.4%;觀察組護理滿意30例, 護理滿意度為93.8%,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上, 對于晚期肝癌患者來說, 其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均承受著巨大的不適, 在其長期治療過程中, 患者易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 從而給其病情帶來不良影響。為了更好的減輕患者的痛苦, 提高其臨終前的生存治療, 給予疼痛控制和臨終關懷護理是當前醫療工作的重點, 在臨床上通過對晚期肝癌患者實施疼痛控制和臨終關懷護理, 從而確保其保持平靜、安詳、無遺憾、有尊嚴地走過人生最后旅程。而疼痛控制和臨終關懷護理從患者身體不適出發, 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護理措施來減輕其疼痛程度, 心理上得到疏導和安撫, 對此臨床上要求醫護人員、家屬、患者、社會之間相互協調和共同配合, 這就是臨終關懷的價值具體體現[5]。
總之, 采用全面的護理干預和疼痛護理可顯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狀態, 緩解患者的疼痛,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萍, 孫麗秋, 陸宇晗, 等. 北京市30家醫院住院癌癥患者疼痛及控制狀況的調查.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3):120-123.
[2] 葉夏秋. 肝癌晚期患者的疼痛控制與臨終關懷護理體會.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24(4):144-146.
[3] 趙益明. 晚期腫瘤病人臨終關懷及護理. 全科護理, 2010, 17(11):131-135.
[4] 鄒春雁, 李云佳. 晚期肝癌的疼痛控制與關懷護理.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8, 25(2):140-144.
[5] 來鳴, 周云仙, 張艷陽. 治療性觸摸應用于肝癌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后疼痛控制的研究. 中華護理雜志, 2006, 41(3):140-144.
[收稿日期:201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