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綺文 陳錦艷 張婷 朱曉梅 劉詩 黃建華

【摘要】 目的 研究獻血者紅細胞參數偏高對機采血小板(PLT)產品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采前紅細胞計數(RBC)為(5.5~6.5)×1012/L和血紅蛋白(Hb)為160~175 g/L的獻血志愿者98例為實驗組,另選取采前紅細胞計數為(3.5~5.5)×1012/L和Hb為120~160 g/L的獻血志愿者100例為對照組。觀察實驗組所捐獻的機采血小板產品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對比兩組血小板產品質量及合格率的差異。結果 實驗組獻血者所捐獻的機采PLT產品pH、PLT產量、白細胞計數(WBC)混入量、RBC混入量方面均符合國家標準,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的PLT產品合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不合格原因為PLT產量不足或PLT聚集, 無WBC或RBC混入量超標的情況。結論 選擇合適的機器進行單采, 獻血者的紅細胞參數偏高對機采PLT產品的質量無明顯影響。
【關鍵詞】 紅細胞;機采血小板;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191
Influence by high red blood cell parameter on apheresis platelet LIN Qi-wen, CHEN Jin-yan, ZHANG Ting, et al. Guangzhou Blood Center, Guangzhou 51009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influence by high red blood cell parameter on apheresis platelet quality. Methods There were 98 voluntary blood donors with red blood cell (RBC) as (5.5~6.5) 1012/L and haemoglobin B (Hb) as 160~175 g/L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00 donors with RBC as (3.5~5.5) ×1012/L and Hb as 120~160 g/L in control group. Apheresis platelet qua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national standard. Platelet quality and pass rate of platele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ll qualified pH, platelets content, mixed white blood count (WBC) content, and mixed RBC content in its apheresis platelet. 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ass rate of platele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Low PLT content and PLT aggregation are causes of disqualification, without exceeding mixed WBC and RBC content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appropriate device in blood sampling. High red blood cell parameter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apheresis platelet quality.
【Key words】 Red blood cell; Apheresis platelet; Quality
機采PLT制品已有統一的國家標準, 但對捐獻者的篩選僅限于符合獻全血的體檢標準及采血前外周血PLT計數≥150×109/L。為保障采供血安全, 大多數采供血機構在《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的基礎上參考我國臨床檢驗標準制定機采血小板采前血液檢測合格范圍為Hb男120~160 g/L, 女115~150 g/L;RBC:(3.5~5.5)×1012/L。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 成功捐獻全血的獻血者中RBC計數偏高的比例約為9.4%[1]。為了緩解供血壓力, Hb和(或)RBC計數偏高的正常志愿者也會參與捐獻機采PLT。然而國內外對Hb和(或)RBC計數偏高的正常志愿者機采PLT的研究較少, 本文希望通過對Hb和(或)RBC計數偏高的正常志愿者機采PLT產品質量的調查, 探討紅細胞參數偏高者捐獻機采PLT的可行性, 為招募和保留機采血小板獻血人群, 保障臨床采供血安全提供實驗室數據支持。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9月采前紅細胞計數為(5.5~6.5)×1012/L并且Hb為160~175 g/L的獻血志愿者98例為實驗組, 均為男性;年齡18~55歲, 平均年齡32歲;另選取2014年1~12月采前紅細胞計數為(3.5~5.5)×1012/L并且Hb為120~160 g/L的獻血志愿者100例為對照組, 均為男性;年齡18~50歲, 平均年齡33.9歲。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采前檢測外周靜脈血PLT計數≥150×109/L, 血細胞比容(Hct)≥0.36;1周內未服用任何抑制PLT代謝及功能的藥物(如阿司匹林), 機采PLT兩次間隔時間>14 d。兩組獻血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主要儀器和試劑使用 日本Sysmex KX-21N型自動血液分析裝置及配套檢測試劑。費森尤斯卡比公司血細胞分離機Amicus和配套的雙針一次性管道耗材。光學顯微鏡(奧林巴斯CH型)及紅細胞和白細胞計數使用的配套試劑, Nageotte血細胞計數板。
1. 3 血小板產品的檢測 采集完成后的機采PLT產品室溫靜置60 min, 留樣2 ml, 按1∶3稀釋[2], 按操作規程分別檢測樣品PLT濃度和RBC、WBC殘留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獻血者的機采血小板產品質量的比較 實驗組PLT計數為(262.33±35.52)×109/L, 對照組為(259.93±36.43)×109/L,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獻血者參加機采所得的PLT產品容量為(272.5± 5.5)ml, PLT產量為(2.8±0.45)×1011/袋, WBC混入量為(3.3± 0.6)×105/袋, RBC混入量為(5.34±0.27)×109/袋, 所有項目均符合國家標準, 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獻血者捐獻的機采PLT產品合格率的比較 實驗組合格產品數為85例, 不合格產品數為13例, 合格率為86.7%。對照組合格產品數為88例, 不合格產品數為12例, 合格率為88.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合格產品的原因均為PLT產量不足或PLT聚集, 沒有發現WBC或RBC混入量超標的情況。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國內輸血技術的不斷發展, 心臟外科手術、器官移植、抗腫瘤治療的廣泛開展, 血小板減少的患者不斷增加, 機采PLT的臨床用量持續增長。受機采PLT采集時間長、采集地點相對固定、宣傳不足等因素制約, 機采PLT獻血者招募難, 機采PLT產品供不應求已成為全國采供血機構面臨的一大難題。
已有研究表明, 健康獻血者按規定捐獻機采PLT, 采集后1周相關血常規指標基本恢復, 不僅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還可以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3]。實際工作中作者發現, 長期多次機采后, 紅細胞參數偏高獻血者血常規各參數保持穩定, 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到采前水平。捐獻機采PLT對紅細胞參數偏高者的血常規參數無明顯不良影響。
本研究顯示, 紅細胞參數偏高的獻血者與一般獻血者捐獻的血小板產品在產品容量、PLT產量、WBC混入量、RBC混入量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所有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在合格率方面, 紅細胞參數偏高獻血者組與一般獻血者組均在85%以上,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合格的原因是PLT產量不足或PLT聚集, 沒有發現WBC或RBC混入量超標的情況。
血細胞分析儀已普遍用于機采血小板獻血者血常規篩查, 紅細胞參數偏高的獻血者與一般獻血者的區別在于Hb和/或RBC計數偏高和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等參數偏低, 而在WBC、PLT、HCT方面沒有差別, 故研究紅細胞參數偏高對機采血小板產品的影響, 應著重研究機采血小板產品的RBC混入量。有學者認為, MCV、MCH、MCHC是一組反映紅細胞狀況的指標, 決定著紅細胞的體積和密度, MCV、MCH、MCHC計數值低, 說明獻血者外周血中的紅細胞體積小, 血紅蛋白含量低, 比重低, 紅細胞在離心過程中易混懸于比重較輕的血小板層, 探測器誤將未成熟、密度低的紅細胞作為血小板采集, 使超量紅細胞進入血小板制品中造成程度不同的沖紅, 影響機采血小板質量[4]。而本研究得到的結論是紅細胞參數偏高獻血者機采PLT產品紅細胞混入量與一般獻血者沒有差別, 并且符合國家標準, 可以應用于臨床。這可能與作者選擇的血細胞分離機有關。Amicus血細胞分離機利用梯度離心、界面監測、連續分離技術結合流體動力學原理, 能在采集過程嚴格控制紅細胞的混入量, 保證機采血小板產品的質量。有作者建議應篩選Hb為120~160 g/L范圍內的獻血者[5], 但在實際操作中, 在國內大多數血站供應難以滿足臨床需要的情況下, 適當放寬篩選標準, 讓Hb和(或)RBC計數偏高的正常志愿者加入捐獻機采血小板的隊伍, 根據相應情況選擇適合其血細胞分離機, 這樣既無損獻血者健康, 又可以保證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寧.無償獻血者血常規檢測必要性的探討.中國輸血雜志, 2014, 27(1):38-40.
[2] 楊圖深, 朱業華, 陳亦明.機采血小板檢測前過程質量控制的研究.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4, 35(10):1324-1325.
[3] 丁慧慧, 單桂秋, 李艷輝, 等. 采血小板獻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規相關指標的變化分析.中國輸血雜志, 2014, 27(3):284-285.
[4] 羅昭玲, 蔡蘭.機采血小板質量影響因素探討.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3):394-395.
[5] 仇銘華.機采血小板的采集與質量研究進展.中國輸血雜志, 2006, 19(3):258-262.
[收稿日期: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