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這是繁華都市里的一條靜謐小巷。每天早上,小女孩都會挨家挨戶敲門兜售蔬菜。
“新鮮的青菜,您買嗎?”“才上市的蘆蒿,炒咸肉最好吃了。”漸漸地,大家都認識她了,知道她來自偏遠的山區,沒了父親,家中還有兩個很小的弟弟,全家人靠她和母親賣蔬菜過日子。
初夏的一天,小女孩敲開了一家大院的門。院中幾株梔子花開得正盛,從綠葉素花后走出來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微笑著對小女孩說:“孩子,來,我買把水芹。”小女孩把水芹遞上去,老人又說:“麻煩你幫我擇了好嗎?”
這時,小女孩看了看老人旁邊的一名中年婦女,猜測這個中年婦女應該是保姆,于是心存疑惑。老人似乎看出了小女孩的心思,說:“保姆有別的事要做。”小女孩坐下來,規規矩矩把水芹擇了,老人又說:“麻煩你再幫我切點咸肉吧!”說著,她從冰箱里拿出一小塊咸肉。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切起來,老人在一旁認真地看著,不時指點一下,告訴女孩怎樣切得又好看又好吃。咸肉切完了,老人接著說:“哎呀,我現在想吃了,要不,你干脆幫我炒好吧,我付給你工錢。”女孩有些為難,說:“奶奶,我炒的菜很難吃的。”老人笑了笑,溫和地說:“沒關系,我教你,你照我說的炒,肯定好吃。”于是,老人在一旁指點,小女孩照著炒。沒多久,一小碟香噴噴的水芹炒咸肉就出鍋了。老人笑瞇瞇地遞給小女孩一雙筷子,說:“嘗嘗。”小女孩吃了一口,高興地說:“真好吃!我回家也這樣炒給我媽吃。”老人笑了,拿出錢來給她:“這是你的菜錢和工錢。”女孩十分驚訝:“你給的錢太多了。”老人輕輕地拉起她的手,把錢放到她的手中,說:“不多,你給我炒了這么好吃的菜呢!”
從那以后,老人每天都會訂小女孩的菜。女孩把菜送來,老人總是讓她幫忙擇菜、切菜、炒菜。女孩做這些時,老人便在旁邊耐心地指點。
就這樣,一晃十年過去了。當初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此時,她和母親守著一個小小的蔬菜攤兒。當有衣著光鮮、氣質高雅的職業女性到她攤位上買菜,并用白嫩的手遞給她錢時,女孩就會感到自卑,還有點不甘心。
一天,一位打扮時髦的中年婦女從她這里買了點絲瓜和毛豆,女孩叮囑道:“給絲瓜削皮時留些青皮在上面,這樣炒出來的絲瓜好看,還很脆。毛豆不要焯水,直接炒,這樣可保留它本身的豆香味。”
第二天,那位中年婦女又來了,很開心地說:“我們家一直是保姆做飯,這幾天我想親手做飯給老公吃,本來我炒的菜不好吃,沒想到昨天我做的絲瓜和毛豆老公直說好吃,竟比保姆做得還好。謝謝你哦,多虧你教我!你這么好的廚藝,怎么不去開飯店呢?”女孩一愣,心想:“原來,我也有比她們強的地方。是呀,我可以開飯店呀!”
于是,她試著開了一個小小的飯店,沒想到生意非常紅火,一再擴大店面。后來,又開了第二家,第三家……
這時,她想起好久沒給老人送菜了,她想在自己的飯店請老人吃飯,因為她這精湛的廚藝都是老人手把手教的。
門開了,是保姆。保姆說,老人上個月去了美國,老人的兒子在那里。保姆還告訴女孩,十年前老人遇到了她,看到瘦弱的她吃力地拎著菜籃子走街串巷,老人決定幫她。當時,兒子勸老人給小女孩一些錢就可以了,但老人不同意,對兒子說:“我不想通過施舍,讓她更自卑,最好的行善應是讓她成為一個自信的人。”老人祖上是宮廷御廚,她擁有絕好的廚技。于是,她手把手地教小女孩做飯,整整十年。還有,那位點撥女孩開飯店的中年婦女,其實就是老人的兒媳。
女孩潸然淚下。此時,院中的梔子花潔白素雅、芬芳馥郁。女孩忍不住說:“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