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瓊,熊世英,吳伯文(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119)
?
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釀造工藝的研究
黃瓊,熊世英,吳伯文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福州350119)
摘要:以桑葚和玫瑰茄為主要原料,研究采用控溫發酵技術釀造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的工藝流程,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采用L9(34)正交組合設計,確定最佳工藝參數為: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SO2添加量為60 mg/L,發酵溫度為26℃,酵母接種量為0.03 %,初始糖度調整為20 %,主發酵時間為10 d。在此條件下釀造,可得到色澤好、風味佳、酒度適中的水果型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
關鍵詞:桑葚;玫瑰茄;果酒;釀造
桑葚味鮮美,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礦物元素及必需氨基酸等,并含有桑葚紅色素、多糖和黃酮類物質[1]。但其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耐儲存,采收后極易失水、變質,為使桑葚開發獲取最大效益就必須進行深加工。
隨著人類對健康自然、營養保健產品的需求,以及對“藥補不如食補”理念的深刻認識,作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具藥食同源的桑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利用現代釀酒技術精釀而成的桑葚果酒,不但可以改善女性手腳冰冷的癥狀,更有補血、強身、益肝、補腎、明目等功效,可稱之為果酒中的極品,因此,桑葚酒日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成為一種美容養顏的時尚飲品。玫瑰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酚類、生物堿和大量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降血壓、降血脂和養顏美容等保健功能[3]。因此,將桑葚汁和玫瑰茄汁混合發酵制成的保健果酒,不僅具有桑葚果香,又具有玫瑰茄的營養保健功能,為充分利用蠶桑資源,提高其附加值,豐富酒類品種,繁榮果酒市場提供新的途徑。
1.1材料
桑葚,八九成熟,采自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相思嶺觀光園;玫瑰茄,購自漳州萃然堂貿易有限公司;高活性葡萄酒干酵母,湖北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偏重亞硫酸鉀(K2S2O5),分析純;白砂糖、單寧;明膠,食品級,市售。
1.2儀器設備
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電熱恒溫培養箱,上海新苗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TGL-16C高速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手持糖度計,鄭州南北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打漿機,溫州華龍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1.3工藝流程
桑葚挑選→清洗→打漿→1 %玫瑰茄提取液的制備→混合→添加SO2護色→果汁調配→接種酵母菌→控溫主發酵→后發酵→下膠→過濾澄清→糖酸調整→灌裝→巴氏殺菌→成品
1.4操作要點
選料:挑選無腐爛變質、無變軟、無病蟲害的八九成熟桑葚,除梗后用水沖洗,晾干。
打漿:將桑葚果肉放入打漿機打漿。

表1 產品感官評分標準
1 %玫瑰茄提取液的制備:去除玫瑰茄上的異物,清洗干凈,玫瑰茄和純凈水按1∶100的料液比在60℃下浸提1 h,過濾并低溫保存備用。
混合:將打漿后的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添加SO2護色:添加SO2可以抑制雜菌的生長繁殖,但過量的SO2會抑制酵母的活性,延長主發酵時間。因此,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混合后應立即向果汁中添加偏重亞硫酸鉀,加入后將果汁靜置24 h,使其釋放出的SO2充分發揮作用并且揮發。
果汁調配:由于氣候條件、成熟度等因素的影響,在果酒生產過程中,桑葚和玫瑰茄混合果汁難免會達不到質量指標要求,為保證發酵后成品中保持一定的糖度和酒精度,添加蔗糖調整至合適的濃度,酸度自然。
接種酵母菌:在40℃下,酵母菌復水活化30 min,加水量為果酒干酵母的10倍,冷卻后將酵母活化液緩慢加入到發酵瓶。
控溫主發酵:在一定溫度的培養箱中發酵,并定期搖瓶,期間定期測定發酵液中的總糖、總酸和酒精含量。發酵期間注意保持空氣拴的密封性,要保證內部發酵所產生的氣體可以溢出而外部空氣不能進入,以防止雜菌污染及氧化。
后發酵:主發酵后經倒罐過濾至沉淀罐中處理18~21 d,密封,溫度控制在21~22℃,靜置發酵20 d[4]。
下膠:下膠可使原酒在短時間內快速澄清,利于陳釀。利用明膠-單寧法下膠澄清,每1 L發酵酒中添加1 g單寧和7 g明膠。
過濾澄清:使用離心機過濾,轉速為3000 r/min,時間20 min。
糖酸調整:在調配前,先測定酒液的糖度、酸度和酒精度,按照國家要求標準進行勾兌[5]。
灌裝:瓶子沖洗、瀝干、殺菌后即可灌裝。
巴氏殺菌、成品:65~70℃下殺菌15~25 min即得成品。
1.5檢測方法
酒精度:采用蒸餾法[6];酸度:酸堿滴定法;總糖:斐林試劑法[7];總酸(以檸檬酸計):電位滴定法;微生物檢測:按GB 4789.1—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及相應規定檢測。
感官評分:由30人組成的評定組,從色澤、組織狀態、香氣、口感四方面對桑葚果酒進行綜合評分,評分標準見表1[8]。
2.1玫瑰茄提取液添加量對果酒品質的影響
設定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分別為1∶2、2∶3、1∶1、3∶2、2∶1比例配制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設定主發酵時間為10 d,SO2添加量50 mg/L,初始含糖量為18 %,干酵母用量為0.02 %,發酵溫度為28℃,考察玫瑰茄提取液添加量對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結果見圖1。

圖1 玫瑰茄提取液添加量對果酒品質的影響
由圖1可知,玫瑰茄提取液添加量少時,果酒的色澤較淺,桑葚果味較突出;添加量大時,果酒的口感較酸,玫瑰茄的味道掩蓋了桑葚果酒的味道,整體口感不太協調。因此,選定桑葚和1 %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
2.2發酵溫度對果酒品質的影響
設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主發酵時間為10 d,SO2添加量為50 mg/L,初始含糖量為18 %,干酵母用量為0.02 %,發酵溫度分別為22℃、24℃、26℃、28℃、30℃,考察酵母接種量對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果酒酒精度隨發酵溫度上升而升高,但是當發酵溫度過高,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都降低,說明果酒的品質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溫度過高,加快了發酵速度,酵母菌發酵過于旺盛,影響了酵母將糖徹底轉化為酒精,造成酒精度偏低。溫度過低,酵母菌發酵不旺盛,在10 d內酵母菌發酵不完全,酯類物質生成量不足,風味物質尚未形成,酒精度偏低,口感粗糙。因此,確定發酵溫度為26℃時,果酒品質最佳。
2.3 SO2添加量對果酒品質的影響
設定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發酵溫度為26℃,主發酵時間為10 d,干酵母用量為0.02 %,初始含糖量為18 %,SO2添加量分別為50 mg/L、60 mg/L、70 mg/L、80 mg/L、90 mg/L,考察SO2添加量對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結果見圖3。

圖2 發酵溫度對果酒酒精度及感官評分的影響

圖3 SO2添加量對果酒酒精度及感官評分的影響
在發酵前添加SO2,具有殺菌、澄清、抗氧化、增酸和促進果皮中有效物質溶解等作用,使發酵能順利進行,抑制褐變,有利于果酒的貯存。由圖3可知,添加SO2可以抑制雜菌生長,改善果酒色澤和風味,但是SO2添加量過量,會抑制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影響果酒品質。因此,SO2添加量為60 mg/L時,果酒品質最佳。
2.4初始含糖量對果酒品質的影響
設定桑葚汁和1 %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發酵溫度為26℃,主發酵時間為10 d,干酵母用量為0.02 %,SO2添加量為60 mg/L,初始含糖量分別為14 %、16 %、18 %、20 %、22 %,考察初始含糖量對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結果見圖4。
酵母菌利用糖分進行生長代謝,并生成酒精和酯類等風味物質。由圖4可知,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隨著含糖量的提高而增大,但當含糖量為20 %,酒精度和感官評分趨于穩定,由此可見,含糖量過高,會抑制酵母菌的生長繁殖,使得發酵時間延長,降低果酒品質。因此,初始含糖量為20 %時,果酒品質最佳。
2.5干酵母接種量對果酒品質的影響
設桑葚汁和1%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發酵溫度為26℃,主發酵時間為10 d,SO2添加量為60 mg/L,初始含糖量為20 %,干酵母用量分別為0.01 %、0.02 %、0.03 %、0.04 %、0.05 %,考察干酵母接種量對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結果見圖5。

圖4 含糖量對果酒酒精度及感官評分的影響

圖5 干酵母接種量對果酒酒精度及感官評分的影響
由圖5可知,果酒酒精度隨著干酵母菌接種量的增大而提高,酵母菌接種量越大,繁殖越旺盛,酒精度越高,但其發酵過于旺盛時,果酒口感不夠細膩柔和,果酒干酵母接種量為0.03 %時,酒精度和感官評分都較好,果酒品質最佳。
2.6果酒最佳發酵條件的確定
通過單因素試驗可知,發酵溫度、SO2添加量、初始含糖量及干酵母菌接種量對果酒品質的影響較顯著,因此選取上述4個因素為考察因素,以果酒感官評分和酒精度為評價指標,進行L9(34)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果酒發酵條件,試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由感官評分和酒精度分析表明,影響桑葚果酒發酵的各因素影響順序為B>D>C>A,即SO2添加量>干酵母接種量>初始含糖量>發酵溫度,最佳因素水平組合為A2B1C2D1,即SO2添加量為60 mg/mL,含糖量為20 %,發酵溫度為26℃,干酵母用量為0.03 %,主發酵時間為10 d。
2.7驗證試驗
由上述正交設計可知,試驗結果較好的方案為A2B1C2D1,而正交表中沒有該方案組合,為了進一步考察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發酵工藝參數的準確性,按照最優組合A2B1C2D1進行3次重復試驗,結果見表3。

表2 桑葚果酒發酵正交試驗方案及結果分析

表3 果酒發酵試驗結果
由表3可知,在A2B1C2D1條件下果酒感官評分和酒精度均高于表2中每項試驗結果,故A2B1C2D1為最佳方案。即SO2添加量為60 mg/mL,初始含糖量為20 %,發酵溫度為26℃,干酵母用量為0.03 %,主發酵時間為10 d。在此條件下,果酒的感官評分和酒精度最高。
2.8質量指標
2.8.1感官指標
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呈玫瑰紅色,澄清透亮,光澤度好,無肉眼可見雜質,允許有少量果肉沉淀;具有桑葚和玫瑰茄天然風味,果香突出,酒香和果香相互協調;入口清爽,酸甜爽口,醇厚濃郁,柔和怡人;既有桑葚濃郁的果香,又有玫瑰茄艷麗的紅色,口感好,顏色佳,酒體協調,典型性好。
2.8.2理化指標
酒精度(20℃)10 %vol~13 %vol;總糖(以葡萄糖計)≤12.1~45.0 g/L;總酸(以檸檬酸計)5.0~8.0 g/L;揮發酸(以乙酸計)≤1.2 g/L;總SO2≤250 mg/L[9]。
2.8.3微生物指標
參照GB 2758—2012發酵酒衛生標準,細菌總數≤16 cfu /mL;大腸菌群≤3 mpn/mL;致病菌不得檢出。
以新鮮桑葚和玫瑰茄為原料,桑葚汁和1%玫瑰茄提取液質量比為2∶3,經破碎、除梗、榨汁、添加量為60 mg/mL SO2,并調整含糖量為20 %,控制發酵溫度為26℃,干酵母用量為0.03 %,主發酵時間為10 d。在此條件下,可得營養豐富,既有桑葚濃郁的果香,又有玫瑰茄艷麗的紅色,口感好,顏色佳,酒體協調,典型性突出的玫瑰茄桑葚復合果酒。
參考文獻:
[1]陳瑩.桑葚酒的發酵工藝及酚酸抗氧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1.
[2]郭衛蕓,馬兆瑞,楊公明,等.桑葚發酵酒的工藝研究[J].釀酒,2005,32(1):80-82.
[3]李升峰,劉學銘,朱志偉,等.玫瑰茄資源的開發利用[J].食品科技,2003(6):86-89.
[4]劉玲,葉博.桑葚果杞營養酒發酵工藝的研究[J].食品工業,2008(1):51-53.
[5]徐輝艷.關于桑葚酒發酵工藝的研究[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26(2):111-113.
[6]尼爾森.食品分析[M].楊嚴俊,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330-361.
[7]謝音.食品分析[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52-66.
[8]張陳云,劉金福,何新益,等.冬棗果酒釀造工藝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10,26(4):123-125.
[9]王婷,毛亮,雷靜,等.優質桑葚酒釀造工藝的研究[J].釀酒科技,2015(1):86-88.
The Production of Roselle & Mulberry Fruit Wine
HUANG Qiong, XIONG Shiying and WU Bowen
(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Fuzhou, Fujian 350119, China)
Abstract:Roselle and mulberry were used as main raw materials to produce roselle & mulberry fruit wine by temperature-controlled fermentation. The best technical parameters were summed up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L9(34) orthogonal combination design as follows: the ratio of mulberry juice and 1 % roselle extracting solution was 2∶3, the adding level of SO2was 60 mg/L,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as at 26℃, yeast inoculating quantity was 0.03 %, initial sugar content was 20 %, and chief fermentation time was 10 d. Under above circumstances, fruity roselle & mulberry fruit wine with good color, good taste and medium alcohol content could be finally produced.
Key words:mulberry; roselle; fruit wine; fermentation
作者簡介:黃瓊(1976-),女,福建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農產品加工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07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A類項目(編號:JA14407)。
DOI:10.13746/j.njkj.2015456
中圖分類號:TS262.7;TS2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286(2016)04-0081-04
優先數字出版時間:2016-02-26;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1051.TS.20160226.094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