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自治區民委以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為主線,深入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改進民族工作的意見要求,促進了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蓬勃開展,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加快,蒙古語文事業實現了新突破。
年初組織召開2015年全區民族宗教蒙古語文工作會議,安排部署了全年重點工作,做到了提前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為全年工作順利開展開好局、起好步。
組織召開兩期學習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培訓班,培訓全區民委系統科級以上干部500余人,掀起學習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的新高潮。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命名65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制定《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評審命名辦法》,向國家民委推薦了6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有5個單位成功入選。
順利通過“十二五”時期少數民族事業、興邊富民行動、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考核驗收,全年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4.48億元,確定和實施各類項目898個,發展壯大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優勢特色產業,增強發展內升動力,加快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圍繞自治區“十個全覆蓋”工程和扶貧攻堅部署安排,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向興安盟扎賚特旗沙日格臺嘎查投入扶貧資金370萬元,以服務民生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務為導向,實施文化活動室、危房改造等6個項目,大大提高了嘎查村的人居環境、出行條件,促進了種養殖業發展。
承辦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籌備工作。此次運動會共設17個競賽項目和178個表演項目,參會運動員6300余人,參會總人數7700多人。我區總計獲得132塊獎牌,27塊一等獎獎牌、5個表演項目金獎,并獲得大會體育道德風尚獎。大會的圓滿成功,詮釋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內涵,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五十六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傳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以《自治區蒙古語言文字工作條例》實施十周年為契機,積極推動條例實施細則出臺,大力開展社會市面蒙漢文并用管理使用工作,大力推進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實施13個涉及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資源建設、推廣應用等領域的項目,推動《蒙古語言文字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工程》項目實施。召開4次名詞術語審定會議,發布蒙古語名詞術語400余條,舉辦19期蒙古語標準音培訓測試班,培訓測試2900余人,全面推進了蒙古語言文字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
2016年2月2日,全區民族宗教蒙古語文工作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在呼和浩特順利召開,特古斯主任總結了2015年民族工作,謀劃部署了2016年工作任務。劉新樂副主席從全區整體工作角度,對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進一步做好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各項工作提出了指示要求,開啟了全區民族宗教蒙古語文工作的新征程。自治區民委將繼往開來、再接再厲,在“十三五”時期,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努力提升民族宗教事務法制化水平,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全面加強城市民族工作,全力推動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發展,不斷推動少數民族社會事業發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大力推動蒙古語文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和機關自身建設,進一步把全區民族宗教蒙古語文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發展階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