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刀
作為一部反核作品,巖井俊二用他職業導演的畫面想象力,勾勒了一個核污染的恐怖環境,令讀者不寒而栗。
表面看去,這是一部重口味作品,待真正深讀下去,感覺并不色情。巖井俊二所想做的,只是將人類的華麗外衣逐一剝去,一絲不剩。
主人公吾麻松是一個“天生”的倒霉蛋。祖上靠捕鯨為生原本很健壯,然而到了他這一代,無論是身材還是生育能力均表現出不可逆轉的先天性缺失。失去繁育功能的吾麻松只能從事最低等的工作,為所謂的上等人——因具有良好繁殖能力而過上上等人生活的“種馬”市長看門。
吾麻松也曾風光過。更多時候,他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簡單的社交圈,如果不是被購買精子的夫婦痛揍,他幾乎不會被人注意。他有過憤怒,但這種憤怒不是對命運的反思,而是轉化為殺掉那個被他侵犯、擅闖廢棄核反應堆禁區、讓他突然看到真相的懵懂少年。
吾麻松守衛過的兩個“重地”,都曾與他的命運有過明顯交集。那個所謂的市長,只不過因為擁有優良繁殖能力的精子,所以才過上了有權有勢的幸福生活。核反應堆建在吾麻松祖上的棲息之地,他就是遺留在核污染土地上的一枚無花果。這同時意味著,自打吾麻松降臨到這個世界上,他為事業、愛情、家庭所做的一切打拼都可能是徒勞的。
這是一部科幻作品,雖然有些怪誕但又會讓人感到很真實,特別是對廢棄核反應堆的描寫,有點像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留下的鬼城。巖井俊二對于核污染的描寫并非完全虛構,而是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2011年,巖井俊二拍攝了描寫日本震后福島實況的紀錄片《3·11后的朋友們》,對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給予了高度關注。雖然福島核電站沒有重現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的嚴重災難,但長遠看,限于人類科學認知水平,潛在的影響依然難以預知。誰也無法斷定,核泄漏事件不會給未來的吾麻松們埋下災難的伏筆。另一個可怕的數據是,全球目前有400多座核電站,且正呈高速增長之勢,這還不算發達國家龐大的核武庫。
某種意義上,吾麻松的太多不幸,只不過是人類遭受核污染后出現功能枯竭的一個小小縮影。在巖井俊二看來,即便是那些暫時具有繁育能力的所謂“種馬”們,在核工業核武庫的重重包圍下,他們的后代同樣會陷入核災難威脅的“水深火熱”之中。
繼徹底失去愛情后,吾麻松又徹底地失去了男性象征的生殖器,自此,他每天不得不與紙尿褲為伴。在他看來,像他這樣既無法收獲愛情、建立家庭,也無法生育的人,只能稱其為人工智能。所以吾麻松也只能選擇兢兢業業地做好一條“看門狗”。
通常情況下,我們現在所說的人工智能指的是那些能夠從事復雜工作的高科技產品。巖井俊二有意拓展這一概念,在這里,人工智能成了退化了血脈傳承能力的群體,他們最終將淪為工業和科技時代的一個工具。
巖井俊二并非刻意慫恿讀者拋棄職業的忠誠度,只不過憤怒于吾麻松這樣的“倒霉蛋”依然麻木不仁,沒有對核污染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趯κ欠怯^念的誤判,他們的所謂忠誠,實際上是在加速人類滅亡的死循環節奏。
作為一部反核作品,巖井俊二用他職業導演的畫面想象力,勾勒了一個核污染的恐怖環境,令讀者不寒而栗。然而,不能不提的是,不知是否因為有意替對日本捕鯨行為的辯護,巖井俊二開篇極力張揚吾麻松祖上捕鯨的幸福生活。雖然捕鯨行為早就為聯合國所禁止,但日本一直拒絕簽署文件,并以科研名義從事捕鯨活動。吾麻松時代的核污染無疑令人后怕,但一個物種滅絕、生物鏈頻頻斷裂的星球,同樣會給人類的宜居環境帶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