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篩子
蝙蝠俠大戰超人,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可當我親眼看到兩人大戰的理由時,一下子傻眼——大反派盧瑟把超人的母親綁架了,逼他去找蝙蝠俠決斗……別急,我還沒說兩人的戰斗是如何停止的——蝙蝠俠得知超人的母親和他自己的母親同名……更讓人無語的是,片中展現出的超人對母親的愛不可謂不強烈,但每當女友露易絲遇險時超人都能及時趕到將其救下,可母親遇險時卻渾然不知,更無法定位……
作為上世紀30年代誕生的老牌超級英雄,超人和蝙蝠俠,幾十年來一直是DC漫畫的兩大臺柱子。DC將兩人放到一起,包括后面的“正義聯盟”計劃,擺明了是鉚足勁要跟漫威公司的“復仇者聯盟”一爭高下。可這回拿出來的竟是這樣一部邏輯混亂的片子,怎能讓人不失望呢?
其實對這類超級英雄片來說,邏輯漏洞并非不可原諒,只要劇情緊湊、特效好看,觀眾一般是不會意識到那些問題的。而這部《蝙蝠俠大戰超人》之所以一經上映就遭到評論界的痛罵和影迷的瘋狂吐槽,實在是因為影片本身太無趣,觀眾的注意力根本無處轉移。
兩位超級英雄各自抱持的理念,本來是值得大書特書的——蝙蝠俠信奉相對正義,哪怕是違反法律,只要最終正義得以匡扶就成;而超人信奉的是絕對正義,動機和行為都要正確,違背法律是不被允許的。兩種價值觀的對抗根深蒂固,而且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可惜片中對此只是用幾句臺詞蜻蜓點水而已。
可話說回來,缺乏深度也不能算是大毛病,大伙兒為超級英雄片走進影院時,有幾個是抱著受教育的心態?說這部電影糟糕,關鍵在于,創作者犯了一個讓廣大漫畫迷和超級英雄電影迷們難以原諒的錯誤——背離兩個經典人物的核心形象。要知道,如今超級英雄電影之所以能層出不窮,除了電影技術的發展,市場的需求,還在于一代代漫畫創作者在數十年里積累下的超級IP,成為現代電影取之不竭的寶庫——《蝙蝠俠大戰超人》一口氣使用了DC漫畫史上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故事,分別是刊載于1986年的《黑暗騎士歸來》和1992年的《超人之死》,后者曾創下漫畫史銷量紀錄,前者更是與《守望者》共同開啟了現代漫畫的新紀元。
然而,熟悉的超級英雄們,到了這部新片里,卻令人倍感陌生。蝙蝠俠頭腦簡單到“一根筋”的程度,對超人恨得牙根癢癢,不惜一切代價非要干掉他。他殘忍拷問普通人還不算,竟變態地做了個鐵烙臺,在人身上留下蝙蝠俠烙印——如此熱衷于無意義的折磨,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機智冷靜、灑脫大氣的蝙蝠俠嗎?那邊廂,超人更糟,除了在營救女友方面展現出驚人才能外,全然不反思自己曾給人們帶來的災難,還對人類是否感恩斤斤計較。沒能發現眼皮底下的巨型炸彈不說,更被反派耍得團團轉。看著眼前這位陌生的超人,讓人不禁懷念被公認為“最棒超人”的男星克里斯托弗·里夫,他在上世紀70年代出演過4部“超人電影”,當年被問到對超人的理解時,里夫回答說:“超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懂得如何善用自己的超能力,他成熟穩重又純真可愛,他能夠非常單純地看待這個世界。”
或許會有人說,創作者在依托經典人物形象進行藝術創作時,應該跟隨時代的發展,適應社會文化的變遷。沒錯,但這并不代表要背叛長久以來形成的經典人物形象,在漏洞百出的情況下,為“黑”而“黑”。我們之所以熱愛他們,就因為他們是蝙蝠俠和超人,代表著我們心中對正義、勇氣和希望的向往。如果他們的智商和道德水準都急轉直下,甚至低于普通人,你還讓我們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