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日查
[摘要]2010年以來,錫林郭勒職業學院作為自治區國際式摔跤青少年訓練基地,為社會培養了眾多優秀的摔跤運動員。本文主要研究了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成才率的影響因素,以期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錫林郭勒職業學院 青少年摔跤運動員 成材率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8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137-01
摔跤是一項重競技的體育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反應敏捷程度、心理素質、運動技巧等的要求非常嚴格。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優秀的摔跤運動員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課題。錫林郭勒自古就是蒙古式摔跤的傳承與發展之地,為社會培養了眾多優秀的摔跤運動員,在世界古典式摔跤、中國式摔跤、自由式摔跤等項目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也是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培養摔跤運動員的底蘊之一。
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命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為區國際摔跤青少年訓練基地。到目前,該學院在摔跤運動員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向社會輸送了國家一級運動員2人,二級運動員4人,眾多摔跤運動員在自治區運動會上取得摔跤項目各級前八名的有10人,其中3人獲得金牌,在自治區國際式摔跤青少年錦標賽上取得各級別前八名的有66人,其中23人獲得金牌。該學院能夠在摔跤運動員尤其是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績是值得研究的。本文針對該學院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成才率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一、科學選材
科學選材是提高運動員成績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運動訓練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在科學選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運動員身體素質良好、體魄健壯、反應敏捷、耐力良好、骨骼發育健壯、力量較強、耐力較好,為后續的訓練和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選人方面,該學院運用《我國優秀青少年運動員科學選材成果匯編》《運動員科學選材》《運動員競技能力模型與選材標準》、“奧運優秀運動員科學選材的研究”(摔跤項目)等研究成果,針對青少年摔跤運動的選材編制了評選標準。該學院重視獲取青少年運動員候選人的現實狀態信息,通過調查和測試,從形態、生理、心理、遺傳、各種運動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發掘候選人的潛力及適合的發展方向。之后,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評價和群體特征比對,從而確定青少年摔跤運動員培養的人選。
二、優秀的教練員隊伍
優秀的教練員隊伍是提高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成才率的重要保障,可以說,教練員的水平直接影響著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發展前景。目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已經建立起了一支優秀的國際式摔跤教練員隊伍,部分教練員來自退役的運動員,大多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戰經驗,有利于從青少年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科學的訓練指標和訓練方法,為運動員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效的培養機制
為了做好青少年摔跤運動的培養工作,提高成才率,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通過長期實踐總結形成了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如對運動員初期訓練實行檢查、分析、總結的制度,一方面評價教練員的教學成效,另一方面有利于發現教學、學習、運動員成長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到解決方法。又如,該學院強調教練員與運動員的配合、教練員與文化課教師的配合,在提升運動員競賽能力的同時提高運動員的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全面型的人才。
四、科學的訓練方法
在訓練方法上,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首先強調全面及專項的體能基礎訓練,之后才開始進行專業的摔跤運動技術訓練,確保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既打下堅實的基本功,又掌握純熟的實踐技能。同時,該學院總結了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法,把表象概念和技術運動形象結合起來,幫助青少年正確規范地掌握摔跤技術。比如,對于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教練員會將其分解,按概念、步法要求、身法要求、摔法、防守策略等進行教授,再對運動員的錯誤動作進行糾正,這樣就避免了運動員形成錯誤的技術定型。
五、非訓練因素
影響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成才的非訓練因素有很多,如文化因素、經濟因素、環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等,在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培養中,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努力為運動員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如該學院十分重視向運動員講解當地悠久的摔跤運動歷史和發展歷程、優秀的摔跤運動員事跡等,使青少年運動員形成熱愛摔跤運動的意識。又如,該學院加強訓練場地的建設和器材、設施等的配備,使運動員更好地投入訓練。該學院還組織運動員參加、觀摩比賽現場,使運動員親身體會比賽環境,并通過對比賽選手的表現進行分析,增長運動員的見識,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六、存在的不足
客觀地講,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在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培養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選人方面,該學院缺少骨齡測試相關設備,影響了選人時的全面測試和評定,無法全面了解候選人的發育類型;二是部分教練員文化底子薄,難以把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相關領域知識融合到訓練中,多依靠自己的經驗教學,缺乏“專家型”教練員,影響了訓練的科學性;三是教練員的學術研究薄弱,也缺乏與其他院校學者的交流,對運動員訓練與培養的研究成果較少。
責任編輯: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