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預見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
文中語錄
1.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2.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3.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4.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5.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 。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
6.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7.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8.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9.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10.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相關閱讀
《紅樓夢》的三個世界(節選)
魏崇新
在《〈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一文中,余英時先生開門見山地指出:“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創造了兩個鮮明而對立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我想分別叫它們作烏托邦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這兩個世界,落實到《紅樓夢》這部書中,便是大觀園的世界和大觀園以外的世界。”毫無疑問,余先生對《紅樓夢》兩個世界的劃分在紅學史上具有開創性,它使《紅樓夢》的研究更加深入文本內部,并以明晰的思路、簡潔的方法從《紅樓夢》豐富復雜的小說文本中提取簡化為一個主要線索與中心思想,使人耳目一新,給人以啟迪,在紅學界產生了廣泛影響。但是,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看到,余先生的論文也存在不足之處,首先,余文將《紅樓夢》的線索、內容簡化為理想與現實兩個世界,無法涵蓋《紅樓夢》 文本的主要內容與思想內涵。其次,余文將大觀園世界與現實世界視為“清”與“濁”、“情”與“淫”、“假”與“真”的對立分野,將大觀園世界看作是一片“凈土”,難免有從道德理念上將兩個世界絕對化之嫌。再次,余文把《紅樓夢》的主旨概括為“主要是描寫一個理想世界的興起、發展及其最后的幻滅”,這也難以概括《紅樓夢》豐富復雜的主題內涵。
根據《紅樓夢》的敘事內容與思想境界,吸取余英時先生兩個世界劃分的合理內涵,我們認為將《紅樓夢》劃分為三個世界即神話世界、大觀園世界與大觀園之外的現實世界比較符合小說文本的實際,也基本涵蓋了《紅樓夢》文本的內容。三個世界的建構反映了曹雪芹獨特的藝術構思與創造才能。
神話世界包含有三個神話故事:石頭神話、 還淚神話、太虛幻境神話。石頭神話是對女媧煉石補天原始神話的繼承與改造,還淚神話、太虛幻境神話則是出于曹雪芹的“杜撰”。無論是繼承改造還是獨立創造,都表現出曹雪芹自覺的神話意識以及運用神話進行藝術創造的匠心。神話世界主要出現在前五回以及結尾部分,籠罩于小說的開篇與結尾,也是小說主要人物的出發點與歸宿之地。在神話故事的敘述上,曹雪芹有意將故事虛化處理,描寫得神龍見首不見尾,如石頭的幻形、絳珠仙草的故事,太虛幻境的虛無縹緲。在描寫神話人物時,曹雪芹依照神話的特點將人物神異化,像警幻仙子有如洛神般的美麗無比。一僧一道在神話世界為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生得骨格不凡,風神迥異”,在現實世界則幻形為癩頭和尚、跛足道人,不以真相示人,暗示了神話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神話世界主要屬于小說的哲學層面,用幻筆暗喻了小說的題旨,蘊含了復雜而深刻的思想,形成了整部小說的神話原型結構。
大觀園世界是曹雪芹吸取了中國文學從《桃花源記》的美麗幻想到《金瓶梅》、《牡丹亭》、才子佳人小說中的“花園”意象,發揮創造性想象而為主人公賈寶玉與眾女兒建造的理想國。大觀園是《紅樓夢》的敘事中心,僅就前八十回看,從第十七回大觀園落成到第八十回,主要精彩的故事大都發生在大觀園中。曹雪芹顯然很偏愛大觀園,他對大觀園的描寫從環境烘托、 人物塑造到故事敘述都采用了詩化的筆法,使這一理想國充滿了詩情畫意,達到了中國古代敘事文學情景交融的極致。正如余英時先生在《〈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一文中所指出的:大觀園從興起到毀滅,體現了《紅樓夢》悲劇的中心意義,同時也表現出曹雪芹理想的破滅。
大觀園的高墻將園內園外分為兩個對比鮮明的世界。大觀園之外的現實世界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末世”,在對這一世界的描寫中表現出曹雪芹對現實社會的體驗、認識、觀察、反省與思考以及對現實的不滿,對人生的悲觀絕望。曹雪芹對《紅樓夢》的第三個世界,采取了客觀嚴謹的寫實手法來表現,如同他在小說中借石頭之口所說:“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
通過簡要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個世界在內容上具有相對獨立的描寫范圍,在寫法上也具有較明顯的差異,神話世界用幻筆,大觀園世界用詩筆,大觀園之外的世界用實筆,三個世界從不同的敘事層次與思想層面展示了《紅樓夢》的創作主旨與豐富內容,同時又相互映照、相互轉化,構成了《紅樓夢》文本既層次清晰又豐富多元的立體形態。
(選自《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6期)
讀后一思
《紅樓夢》三個世界的建構,從真與假、出世與入世、理想與現實等多種角度,運用正與反、真與幻、浪漫與寫實等多種表現手法,表達出諸多矛盾復雜的情感與思想。靈活運用多種角度、多種表現手法,對你的作文不是也有幫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