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輝
摘 要:職工之家在復雜的經濟格局和社會大環境中發揮作用,必須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找準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最佳契合點。家的功能也要在傳統職能的基礎上伺機升級改造,使之更好的改善勞動者的生活質量,促進工會組織模式的轉型升級,使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更趨向利于民生。
關鍵詞:升級觀念 平衡利益 愛家情節 情感認同
隨著企業經濟結構、經營形式的日益多樣化和職工利益訴求的多樣化,職工之家這個大家庭要在復雜的經濟格局和社會大環境中發揮作用,就必須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根據企業不同時期的發展和職工思想的轉變不斷升級,才能以變應變,找準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最佳契合點,讓職工之家在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中不斷成長壯大。
一、觀念升級
家長觀念升級
觀念決定成敗,思維決定方向。計劃經濟條件下,職工成分相對簡單,政治地位基本平等,經濟收入差距很少,勞資矛盾幾乎不存在,工會的地位作用及功能不是很明晰,給人的感覺工會就是處理家長里短的小事,最大的事就是職工離婚工會要開具介紹信。因此,對工會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要求也就沒那么高。
隨著企業體制改革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配方式也從大鍋飯轉變成為崗位薪金,利益結構的變化和各利益群體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勞資矛盾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主要矛盾。怎樣平衡職工利益和企業承受力問題已經成為職工之家的首要責任。首先,職工之家的大家長必須從法律、法規層面維護每個家庭成員的合法利益和人格權益。比如勞動合同的簽訂,工資協商制度的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和勞動安全監督,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等等。其次是對家庭內部的管理,這看似簡單,做好很難。家庭規模越大,人員成分越復雜,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社會閱歷使職工之家的成員形形色色,其中包含很多的變數和不確定性。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經營好職工之家這個大家庭,就更需要家長必須具有全面的專業素養、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管理能力,用實力和業績逐漸樹立起做家長的威望和尊嚴,為企業和員工打造一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職工之家。
家庭成員觀念升級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尤其以人為本的理念引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之中,勞動者已經從提倡勞動光榮到追求體面勞動的層面上來。
2008年,胡錦濤在“經濟全球化與工會”國際論壇開幕式致辭中指出,“讓廣大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是以人為本的要求,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重要內容”。這反映了中國不僅接受了體面勞動的價值理念,并且把它與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很好的結合起來。體面勞動的內容反映了不同社會制度下各國勞動者的普遍需求。
作為新型勞動者,必須改變勞動只是生存手段的觀念,把對勞動權益的訴求從單純要求基本勞動權益向追求體面勞動和發展機會轉變,讓企業在合理的薪酬條件下給予勞動者更多的精神尊重和心理關懷,讓職工在權利、社會保護、社會對話等諸方面得到認同,使職工之家的每位成員都能在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公平與尊嚴。
職工之家管理者的素質和專業水平升級
首先,掌舵人思維升級。作為職工之家的大家長,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思維,有能力對客觀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
工會工作首先要契合企業階段性發展特征,針對當前企業發展要求調整工作重心。改變以往簡單的行政命令為主的管理方式,變“人治化管理”為“人性化管理”,加強廠務公開和職代會制度,讓職工隨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真實狀況,理解企業面臨的困難,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對上一級工會的領導而言,更應該具有敏銳的政治前瞻性思維和應對智慧,針對全社會擴大公共服務體系浪潮,應該大力推動職工服務中心的規范化建設,推出新的職工互助保障計劃,推廣工會會員服務卡,把社會服務功能和職工之家服務職工的功能相結合,盡最大可能惠及全體會員。
其次,隊伍建設升級。 傳統企業尤其是非公企業對工會干部的配備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造成基層工會干部素質偏低和理論水平較差的問題。要想使工會工作上升到一個新水平,必須在工會隊伍建設下工夫,強化工會干部的培訓,以“專業化培訓,職業化管理”為原則,通過科學化的培訓手段,提高職工之家管理者的能力,使工會工作者在能力和水平上由普通型向專家型轉變升級,逐漸打造一支職業化的工會干部隊伍。
二、功能升級
維權功能升級
改維護職工合法利益向全方位為職工提供維權援助轉變。中國人以“家”為紐帶安身立命,所以“家”對中國人有特殊的意義,家是依靠,家是港灣,內部秩序需要維護,外在尊嚴也要伸張,職工之家不僅要維護全體成員的合法地位和利益,也要為家庭成員的社會地位和尊嚴提供維護和幫助。
教育功能升級
縱觀職工隊伍建設現狀,目前職工信仰的缺失遠比經濟基礎的薄弱更嚴重,幫助職工重塑正確的價值觀和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任務也更突出、更緊迫。
孔子曾告誡后世子孫“去食,去兵,不能去信”,傳統的儒家思想把信仰和誠信放在比吃飯穿衣還重要的位置。今天的中國,全社會的信仰缺失成為重要的課題。信仰危機所帶來的是社會倫理道德滑坡,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脆弱,是物質世俗生活日益豐富而心靈卻反而荒蕪等等。如何重塑職工的信仰,不僅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乎國家與民族大計,更關乎每個人、每個家庭切身的安康。為此,我們需要升級職工教育功能。
服務功能升級
在社會大變革大轉型的今天,工會組織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工會工作理念和制度程序不及時升級和轉變,就會被時代的大潮擱淺。法律上賦予工會的地位僅僅是形式上的,工會真正的地位要靠實實在在的業績和企業、職工在感情上的一致認同來支撐。
一種文明的引進和一種制度的更新不但需要文化上的調試,而且需要社會組織模式的調試。職工之家這一工會組織新模式的運行和發展也需要企業文化和家文化的合理調和,把先進的企業文化跟中國傳統家文化的倫理主義傾向接軌,使之用來更好的改善勞動者的生活質量,促進工會組織模式的轉型升級,使社會的改革和發展更趨向利于民生。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斗爭中,工會組織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下,用鮮血和生命為新政權的建立書寫下不可磨滅的功績。今天,工會組織有《工會法》等各項法律法規為其提供制度保障,有城鄉一體化迅速發展為其提供更廣泛更堅實的群眾基礎,工運理論的完善和發展也將為其提供更科學的理論依據。我們堅信在社會轉型、經濟轉型這一特殊歷史時期,工會組織堅持用“家”的理念、“家”的情結、“家”的特殊功效,在化解各種矛盾、緩解各方沖突、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再創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