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摘要】 針對傳統數控機床在零部件加工中暴露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PLC的數控機床控制方案,從而改善當前零部件加工中的精密度問題。本文從PLC的結構和原理入手,分別從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對系統進行設計,實現了對機床的高精度控制,滿足現代五金加工的需求。
【關鍵詞】 PLC編程 控制對象 程序
隨著微電子技術、控制技術等的不斷發展,對提高傳統數控機床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PLC作為工業技術中的一種,以安全性高、低能耗和易開發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對此,為提高數控機床的精度,利用PLC設計數控電器設備控制系統,并對其實現進行詳細分析。
一、PLC結構與工作原理
1、PLC結構。通常將PLC的結構分為輸入、控制和輸出三個部門,其中,在輸入部分中包括數字開關、手動開關、光電傳感器、編碼器等;PLC部分主要是由中央CPU處理單元、存儲單元、通信接口單元、接入/輸出接口組成;而在輸出單元中則包括蜂鳴器、指示燈、顯示器、繼電接觸器、變頻器輸入端等在內。
2、PLC工作原理。PLC中的CPU存在STOP和RUN兩種模式,其中STOP用于停止執行程序,而RUN用于循環掃描執行某程序。在運行前,首先會通過上電位對程序進行初始化,此后觸發CPU之中的運行模式對程序進行循環掃描運行,出現故障,再觸發STOP模式。
二、車床對PLC控制要求
在數控機床中,通常為適應不同加工工藝的需求,會對機床運行的主軸速率進行調整。傳統方式對速率的調整中是通過繼電器--接觸器的方式,這種方式元件數量多,故障率高,而通過PLC可有效減少元件數量,并提高系統的集成度。因此,利用PLC,一方面改變傳統的以繼電器--接觸器對主軸速率控制點的方式;另一方面當主軸在減速的時候,需要控制因機床齒輪的變速帶來的頂齒。
三、系統設計
本文主要選擇lokson650立式數控機床為例,該機床的主軸為機床加工提供驅動力,并切削工件旋轉。
1、 PLC整體架構設計。PLC在系統中主要用于對自動對刀、潤滑系統、啟動/停止等功能的輔助控制。其中x0~x6全部為對刀信號接收接口,Y0~Y6為對刀輸出接口,而x6和y6是系統預留的接口;X14~X21表示為道具操作控制接口,相對應的y軸則為輸出控制。X8~X9表示潤滑油過量或過少輸出,對應的Y8~Y9表示為過量或過少輸出判斷。
2、系統暫停與開關電路設計。SB0是該電路的整體開關,控制整個電路的運行。當在按下其中的SB0開關時,其中的繼電器RA111接通電源,此時使得整個電路運行,并給整個系統供電,實現數控機床的整體運行。在按下停止開關SB1的時候,其中的RA16、RA11、RA12 三個繼電器斷電,此時切斷對數控機床主軸的供電,使得主軸停止轉動。在工人排除相關的故障之后,在接通SB1開關,此后系統恢復運行。而RA11是用于故障警報。
四、PLC控制程序設計
對PLC的程序設計,本文則采用模塊化的思想,即對PLC控制的控制的功能按照模塊的方式進行,從最后將不同的程序放在不同的功能之中,并逐次對不同的功能模塊記性調試。同時本文則以潤滑與冷卻系統的實現為例。
1、潤滑冷卻控制模塊設計。根據潤滑泵和冷卻泵的電路,將該模塊的PLC程序實現步驟設計為:在對潤滑冷卻的整體實現設計中,首先通過時間繼電器的相互作用實現潤滑和冷卻之間的工作停頓,在通過PLC對M8001進行控制,使得其值為1,開始首次冷卻。結束后,在通過M1對再次啟動潤滑系統,15s之后使得T2為1,斷開壓力開關,M1停止,此后延時25分鐘后系統再次運行。由此通過這種周期性的工作,實現對系統的潤滑和冷卻。
2、 自動換刀系統設計。以T5表示為實際刀具,而T6則表示為需要替換的刀具,以D6表示為實際刀具編號,D5表示待存放刀號,D7為實際刀號和存放刀號之間的差。為完成換刀系統的運行,采用比較指令對其中的數據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如果D5>D6,此時則直接接通M10,并將兩者時間的差值直接存放在D8之中;而如果D5=D6,表示刀號之間是相互符合,則直接接通M11,如果出現D5 結論:通過對lokson650數控機床的PLC輔助設計,實現了對數控機床的冷卻、潤滑、照明、報警、開關等功能。通過PLC程序,可實現對該數控機床在開關、報警、自動潤滑等方面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數控機床加工的精度,更為PLC在數控中的應用提供了實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朱悅涵,顏冠辰. PLC在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的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 機電技術,2012,05:40-43. [2]裴志堅. 西門子802D系統在數控銑床電氣改造中的應用[J].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17-19. [3]申超英,張艷玲. 數控機床常見的電氣故障及維修[J]. 機械工程師,2008,07:64-66. [4]曹雷虹. 基于PLC的數控機床電氣控制研究[J]. 機電信息,2013,2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