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厚峰
【摘要】 在已完成的鐵路通信線路中,由于各種外界因素影響,經常出現鐵路通信問題,為此,必須對一些通信問題頻發的路線進行遷改,以保證鐵路通信線路的流暢。本文通過闡述鐵路通信線路遷改的原則以及要求,對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為相關的通信線路遷改工程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通信線路 遷改 技術
一、引言
鐵路通信線路遷改包含面非常廣泛,包括隧道、路基以及橋涵等主體部分,除此之外還包含一些能夠影響鐵路正常運營的線路。通過遷改通信線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自然災害對鐵路通信的影響,可以增強鐵路通信的穩定性。
二、遷改過程中的原則及要求
1、遷改原則。對于鐵路通信線路的遷改必須爭取一步到位,避免二次施工,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及穩定性,節約施工成本。如果因為某些因素導致工程不能一次完成而不得不進行二次施工,必須要提前為二次施工做好鋪墊,以降低二次施工的難度,確保二次施工能夠順利完成。同時,必須保證工程中所有設施符合各項標準。
2、賠償原則。在整個鐵路通信線路遷改過程中,由于其主干電力線路不受鐵路上的電磁信號干擾,所以不需要對此進行賠償。但是對于能夠造成影響的光纜和其跨越過的鐵路,必須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相應賠償。如果鐵路通信線路對市化線路造成了影響,就應當按照其所產生的影響的大小,對其進行賠償同時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防護。
3、改遷要求。在鐵路通信線路遷改過程中,偶爾會遇到不可避免的需要跨越鐵路的情況,此時需要將鋼管套在光纜上,再從事先準備好的地下通道中穿過,光纜井必須要與鐵路保持一定的距離來降低影響。在對路基進行施工時,應該清楚的標記出已經存在的地埋光纜的具體位置,以保證在施工過程中不會破壞原有的光纜。
三、地埋鐵路通信線路遷改的施工技術
1、復測遷改線路。在對遷改線路進行復測時,通常安排三到五個人為一組,首先用經緯儀等相關工具來檢測線路的標高以及中心樁,同時根據測量得到的數據確定遷改的起始點和終結點。保證路徑的取值平直,避免起伏的出現,盡可能的避開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位置。除了測量起始點,還需要測量通信線路的長度以及線路所經過地區的地質情況,詳細的統計出地下管線和障礙物,根據現場施工情況來確定光纜的割接位置,仔細記錄各項數據以方便查證。2、單盤測試。工程師需要帶領技術人員核對所使用的光纜的型號和盤號以及盤長,同時檢查光纜線的外表是否受到損傷,檢查光纖的各項性能。為了保證光纜線路符合要求,要對其進行單盤測試,檢查無誤后確認光纜的A、B端,在進行封頭時要采用不同顏色的熱縮帽,以便區分,同時用調和漆對盤號等信息進行標明,結束一系列工作之后對數據進行記錄。3、開挖光纜溝。為了保證光纜溝的平直,首先在地上畫出雙白線,偶爾會遇到必須彎曲的情況,此時必須保證彎曲直徑符合最小要求。在挖溝過程中,工程人員必須隨時對施工進行規范和檢查,以保證溝底的平整,并將工程的行進程度及時匯報給總工程師,讓其進行仔細的審查,確保萬無一失。4、 割接和接續光纜線路。為了降低施工對光纜線路運營的影響,最大限度的降低運營的損失,通常在晚上進行光纜的割接,給點前剝開光纜線路,做好充分的準備,給點后,將線路完全斷開,開剝光纜,接續時按照提前制定的循序進行。
四、架空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技術
1、開挖電桿坑。在開挖電桿坑之前必須進行嚴密的測量,并保持坑深一致,挖坑方式采用人工,在整個挖坑過程中,應該先挖掘中間部分,然后向四壁擴展。馬道應該在電桿的側邊,長度不可超過坑深,結束后相關人員對坑深和直徑進行檢查。2、安裝電桿和線路。當電桿運送到施工現場后,對其外觀進行嚴格檢查,確保電桿符合工程要求,當檢查電桿沒有任何質量問題后,開始立桿,立桿時除了使用吊車外,還需要人力進行輔助,立好后整正電桿。在安裝電桿時要提前做好拉線的準備,保證拉線能夠符合工程的需要,如果出現不能拉線的情況,則需要加固撐桿。3、光纜的假設及其防護。在運輸光纜時,采用汽車進行運送,整個架設過程以機械為主,人力進行輔助,牽引過程必須保持勻速進行。此外,還要保證光纜平直,沒有彎曲。為了保證光纜的安全,還需要在轉角桿以及接頭和防護處安排專人對彎曲半徑等一些量進行檢查,掛鉤的距離規定為50cm,同時保證掛鉤方向的一致性。另外,由于掛空光纜高度較大,還需要考慮到雷擊的影響,通常在電桿上安裝避雷線或者避雷針來防止雷擊。
總結:在整個鐵路通信線路遷改過程中,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其必須了解遷改工程施工原則,以及達到相關的要求,同時,為了保證使用正確的遷改方式,工程技術人員還需要基本掌握工程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達到提高鐵路通信線路遷改工程質量的目的,最終解決鐵路通信線路質量不過關的問題,提高鐵路通信的服務質量。
參 考 文 獻
[1]靳懷堯.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方法探析.《中國信息化》.2013年8期
[2]贠明亮.鐵路通信線路遷改施工方法探析.《科技傳播》.2011年11期
[3]牛欣欣.贛韶鐵路通信路外遷改體會與思考.《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