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解決大采高工作面初采期間,高抽巷、底抽巷、上隅角埋管等瓦斯治理工程暫時無法充分有效發揮作用,采空區易集聚大量高濃度瓦斯,頂板冒落不及時,易造成瓦斯超限的實際問題,通過采用超前密集順層鉆孔,高抽巷貫通孔,大流量抽采系統,瓦斯動態監測及預警,煤層注水及礦壓控制等多個方面采取措施,確保了安全順利回采。
[關鍵詞]大采高;初采;瓦斯治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TD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373-01
0 引言
采煤工作面初采是煤礦瓦斯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回采初期因采空區尚未冒落,工作面頂底板巖層未松動卸壓,高抽巷、底抽巷等瓦斯治理工程尚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特別是大采高工作面,由于切眼跨度大,支護強度高,回采時往往不能及時冒落,因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瓦斯庫”,一旦頂板懸頂達到極限瞬間冒落,極易造成采空區集聚的高濃瓦斯瞬間大量涌入工作面,造成瓦斯超限事故。
1 工作面概況
1341(3)工作面為謝橋礦第二個開采13-1煤的大采高工作面,工作面標高-555~609m,走向長982.4m,傾斜長206.5m,煤層均厚5m,傾角10~15°。原始瓦斯含量6.1m3/min,可解析瓦斯含量5.1 m3/min。回采瓦斯治理措施主要為高抽巷,高抽巷距距13-1煤頂板法距28~32m,內錯上順槽20m,預計回采絕對瓦斯涌出量40m3/min。
2 初采期間瓦斯綜合治理技術
2.1 初采段密集順層交叉鉆孔采前預抽
在上、下順槽鉆場內施工工作面順層鉆孔,終孔間距5m,在工作面開切眼設計3個鉆場,施工扇形密集順層鉆孔,終孔間距3m,控制工作面前方80m范圍內煤體, 所有鉆孔全程下1吋花管護孔,具體見圖1。回采前進行預抽,回采期間實施卸壓攔截抽采,抽采負壓≥13Kpa,預抽時間累計113天,抽采瓦斯量約45萬m3,抽采率61%。預抽后實測初采段煤體可解吸瓦斯含量1.96 m3/min。
2.2 高抽巷貫通孔
為使高抽巷自回采開始即可發揮作用,在工作面切眼對應位置,向高抽巷施工貫通孔,孔徑Φ113mm,設計施工20個。實際施工過程中,根據高抽巷管路抽采能力進行設計優化,成孔后采用Φ153mm鉆頭擴孔,共施工14個,額定通過流量178 m3/min。通過圖3可以看出,高抽巷在回采之初混合流量即達到100 m3/min,抽采濃度1.2%,說明貫通孔與采空區溝通良好,隨著工作面不斷推進,抽采濃度逐漸上升,最高濃度16.6%,最大流量135m3/min。
2.3 供風最大化
初采期間加大工作面配風量,保證工作面風量≥2600 m3/min。通過系統調整,工作風量最大3300 m3/min,回采穩定在3000 m3/min。
2.4 大流量抽采
2.4.1高抽巷埋設3路抽采管(2路Φ477、1路Φ325),采用地面1臺2BEF72泵獨立抽采(額定流量500 m3/min),設計系統流量≥140m3/min。
2.4.2上隅角敷設2路Φ325抽采管,采用2臺2BE-403移動泵(額定流量86 m3/min),設計流量≥120 m3/min。初采期間系統設計總抽采流量達260 m3/min,同時實現高低濃分開抽采。
2.5 瓦斯監測及預警
2.5.1工作面割煤時,專職瓦斯檢查員對工作面煤壁、架頭及回風流瓦斯變化情況進行動態檢查,當煤壁、架頭瓦斯濃度≥1.5%或回風流中瓦斯濃度≥0.5%時,必須停止煤機割煤。
2.5.2初采期間在1341(3)上隅角敷設束管,工作面每退尺5m,新增設一路束管,束管檢測口設在上隅角頂部,每小班檢查不少于3次,確保連續監測采空區瓦斯情況。
2.6 煤層注水
在工作面上、下兩巷靠近切眼的鉆場內,利用已施工的順層鉆孔進行煤層高壓注水,每個鉆孔均通過直徑16mm高壓膠管與注水裝置連接。
2.7 合理控制工作面采向及推進度
2.7.1嚴格跟頂回采,減少頂部遺煤,每圓班退尺不超過5m,采高控制在4.8m~5m。
2.7.2工作面退尺10m后,保證工作面下出口超前上出口不小于15m,工作面呈偽斜布置,控制頂板分步來壓,保證頂板分段冒落。
3 應用效果
3.1 瓦斯治理方面
回采初期上隅角充呈進風狀態,由此判斷大流量抽采效果明顯,由于切眼順層鉆孔對回采前方瓦斯提前進行預抽和煤層注水,回采過程中煤璧站立較好,未發生片幫現象,煤體塑性增強,瓦斯含量顯著降低,割煤期間煤璧瓦斯0.5%~0.8%。工作面于2012年6月23日正式回采,至6月29日初次放頂結束,平均日產6800t,最高日產11400t,風排瓦斯量9 m3/min,抽采量22 m3/min,抽采率71%。回風瓦斯最大0.57%,平均0.27%,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36.5 m3/min。實現了安全順利初采。
3.2 頂板管理方面
通過合理控制采高及推進度,控制工作面下出口超前距離,有效緩解了工作面頂板初次來壓劇烈程度,避免了頂板的大面積突然垮落,通過架后采空區頂板觀測,自下向上向兩巷開始逐漸冒落,壓力顯現平穩,支架壓力觀測未出現明顯的壓力突然增大及泄液現象,推進至31m時老頂全部垮落,初次放頂結束。
4 結語
4.1高抽巷在回采初期必須盡快發揮作用,盡量采用大直徑貫通孔,鉆孔通過流量應大于高抽巷設計流量。抽采系統能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本面設計流量≥200m3/min,系統實際流量280m3/min,實現抽采“最大化”。
4.2在回采前對初采范圍的煤體實施鉆孔預抽和煤層注水。一是降低本煤層瓦斯含量,減少割煤時瞬間瓦斯涌出,避免與采空區瓦斯形成疊加效應。二是提高了煤體強度,針對5m以上的大采高工作面,一旦片幫極易造成瓦斯超限。
4.3 初采期間防止頂板大面積突然冒落是瓦斯治理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加強頂板管理,嚴格跟頂回采,減少采空區遺煤。合理控制采向,保持合理推進度,使頂板緩慢分段垮落。
參考文獻:
[1]錢鳴高,石平五. 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 ]. 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2003.
[2]運寶珍,劉洪. 瓦斯災害防治技術?〔M〕. 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 2007.
[3] 俞啟香. 礦井瓦斯防治[M ]. 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1992.
作者簡介:
劉吉祥(1984-),男,工程師,2006年畢業于安徽理工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現工作于淮南礦業集團安全監察局通風處,從事“一通三防”及瓦斯、防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