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珉鳳
【摘要】 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光纖通信技術已成為當下主要的通信方式,在現代的電信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光纖數字通信作為新興的通信傳播技術,對于視頻、音頻、數據的傳播,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在很多行業都得到了廣大的推崇和利用。尤其是在航空設備的監控上,更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解決了航空設備的監控傳輸問題,使民航的飛行安全更加有保障。
【關鍵字】 光纖數據通信 導航 監控
一、機場導航設備監控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航空業的不斷發展,客運、貨運的飛行也越來越多,在航空飛行中,安全問題尤為重要。為了保證飛機的飛行安全,必須有導航設備不停的運行,對飛機進行空中引導,給飛機提供最清晰、準確的導航信息,保證飛機在正確的位置飛行。每個機場都配備了導航臺和監控系統,一旦出現故障,設備維護人員不僅要通過監控系統開啟正常的設備,保障航班的正常運行,而且要根據監控系統顯示的故障信息組織維修。所以,機場導航設備的監控十分重要。
二、機場導航設備的監控現狀
為了能更安全的引導飛機,每個機場都配備了大量功能完善的導航設備,而且有的臺站離機場比較遠,有的甚至在偏遠的山上,對于導航設備的監控就比較困難。目前都是在邊遠臺站配備相應的守臺員進行日常的設備監護,記錄設備的運行狀態,然后進行存檔。一旦監控顯示故障,導航設備維修室的值班員要及時進行設備維修。對于邊遠臺站,值班員也只能通過電話對臺站進行調度指揮和設備工作情況的了解,在管理和維護上難度比較大,對于飛行安全也存在潛在的風險。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場也在不斷引進新的導航設備,這些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不統一,在監控上對各臺站監護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配置的一些儀表數量也會增加。為了改善這種情況,目前急需一套可以綜合管理的設備監控系統,確保設備監控工作可以快速、準確的進行,避免信息反饋慢,或反饋的數據錯誤。
三、光纖數字通信在導航設備監控中的應用
光纖通信的產生改變了機場導航設備監控的狀況,現在導航臺監控通信全程使用光纖數字通信,通過使用語音電話網的方法,使每一個監控設備都有一個對應的電話號碼和調制解調器,在主控計算機一端也配備一個調制解調器,通過撥號的方式可以使每個臺站的設備與主控計算機進行連通。在整個監控系統中,通過接口單元獲得臺站的運行情況并轉換成相應的信號,通過光纖設備進行傳輸,再由數據采集單元和轉換單元對信號進行數據的轉換,傳遞給主控計算機進行處理和分析,最后在屏幕上進行顯示。這樣,值班員可以在監控中心對各臺站的設備情況進行監控,也可以及時發現出現故障的設備,以便及時進行維修。通過光纖對整個監控系統的語音、設備參數、視頻信號等進行傳輸,可以快速地將各臺站的大量信息傳遞給主控計算機,實現臺站導航設備的統一管理。這種監控系統不僅可以實現無人化管理,而且可以獲得導航設備運行的實時信息。
四、光纖通信系統與電纜通信系統相比存在的優點
傳統的航空監控不僅信息損耗比較大而且傳輸過程易受電磁干擾,這種電纜無法實現遠距離安全傳輸,導航監控中心無法監控到邊遠臺站的信息。此外,電纜外面的絕緣層由于長期接觸地面容易腐蝕,導致信息無法傳播,導航臺無法監控。而光纖通信的出現克服了電纜通信的這些缺點。
1、光纖通信損耗比較低。在光纖的制造中所采用的介質純度比較高,在使用過程中損耗也會比較低,所以,信息的傳輸距離可以更長,這樣就可以減少信息中繼站的數量,不但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提升信息的傳輸質量。相關實驗證明,一根光纖已經實現100公里無中繼的信息傳播。所以,光纖通信十分適合長途通信。
2、光纖通信傳輸信息容量比較大。光波的頻率很高,如果用光波來攜帶和傳遞信息的話,攜帶的信息量會很大。一根光纖可以同時傳輸幾十萬個話路,比傳統的電纜要高出很多;一個光纜包含幾十根甚至上百根光纖,它的通信容量的大小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一個光纖通信系統的傳輸帶寬遠遠大于其他傳輸媒體通信系統。
3、光纖通信不受電磁干擾、防腐。因為光纖屬于非金屬材料,在光導纖維里光以折射的形式進行傳播,而不是以電流的形式傳播,這樣就不會受外界電磁的干擾。此外,光纖的表面是玻璃絲,不會輕易被腐蝕,防腐性能比較強。
4、光纖通信保密性好。光纖通信是光信號的傳輸,不同于無線電信號,是在密封的玻璃纖維中進行光的折射傳輸,不容易被截獲。此外,由于向外泄露比較小,不會泄露信息,也不會受到其他的干擾,保密性比較好。
總之,光纖數字傳輸設備具有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強、數據更加可靠等一系列的特點,在使用的過程中免調試、免維護,使用壽命長,可以保證長期的穩定工作,而且可以隨時監測到本地和遠程設備的工作狀態,這樣便于值班員進行設備的調試以及故障的檢修,對于導航設備可以起到更好的監控效果,更好地保障了航空飛行安全。
參 考 文 獻
[1]方志豪.光纖通信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12-19.
[2]陳昌海.通信電纜線路[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8-16.
[3]楊冬松.基于Web的現場總線設備遠程監控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西安:西安交通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