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敬人
【摘要】 以超短波視距傳播模型為基礎,在已知通信發射機的情況下對通信干擾壓制區域的計算方法進行了研究,給出了計算模型;在設定的態勢下對模型進行了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對壓制區域形狀、大小的影響;為通信對抗指揮根據我方干擾資源準確把握干擾能力提供依據。
【關鍵詞】 超短波傳播 通信干擾 壓制區域
一、引言
通信干擾是通信對抗的重要一方面,是我方為壓制敵方的通信聯絡而采取的進攻性通信對抗措施。超短波通信擔負著戰術視距通信的任務,是海軍艦艦、艦空之間近距離(幾十公里)通信的重要手段,由于海面大氣環境相對穩定,信道參數隨環境的變化緩慢,因此可認為超短波通信信道是恒參信道。通信干擾壓制區域是干擾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是通信對抗效能評估的重要參數,它直觀地體現了干擾方在二維空間上能有效干擾敵方通信的范圍,壓制區域計算方法的建模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已知干擾機和發射機的條件下根據干擾方程計算并繪制出,另一種是已知干擾機和通信接收機的條件下根據干擾方程計算并繪制出;由于通過通信偵察手段容易獲得敵方通信發射機的信息,因此,本文采用第一種方式對超短波通信干擾的壓制區域計算方法進行研究,給出了計算模型,并對模型進行仿真,繪制出了設定條件下的壓制區域,對影響壓制區域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對通信對抗的指揮、實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超短波傳播
2.1視線距離
超短波是指頻率在30-300MHz范圍內的的電磁波,該頻段內的電磁波主要以直射波和反射波的形式傳播,由于地球曲率的影響,視線較遠處會受到遮擋。視線所能達到的最遠距離稱為視線距離,簡稱視距,用r0表示。如圖1所示,發射天線A和接收天線B的高度分

ε為傳播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
σ為傳播介質的電導率;
R為傳播距離;
在超短波通信中,用公式(4)亦可計算最大通信距離,只要接收機處的功率取接收機靈敏度,所得距離R即為最大通信距離Rmax,即
三、通信干擾壓制區域分析
在通信干擾中,壓制區域是從二維空間上直觀反映干擾機有效干擾范圍的一項重要的通信對抗作戰效能指標。在通信發射機和通信干擾機位置已知的條件下,在自然通信區內使通信被壓制的接收機位置形成的范圍稱為通信干擾壓制區域;通信依然暢通的接收機位置形成的區域稱為干擾條件下的通信暢通區。
3.1通信干擾方程
在通信干擾中,要使干擾奏效,達到有效干擾敵方通信聯絡的目的,在敵通信接收機輸入端的干擾信號功率和通信信號功率就必須滿足如下式子:

根據以上分析,下面結合具體的通信對抗態勢對壓制區域進行仿真分析,得到如下三幅圖,其仿真參數如下:三幅圖中,通信信號與干擾信號均為自由空間傳播,通信發射機的位置均位于坐標系的坐標原點處,干擾機的位置為(6km,0)處,發射機發射功率為20W,使用鞭狀天線,增益為2dB,天線高度25m,采用垂直極化方式,波長5m,通信接收機使用鞭狀天線,增益2dB。
高度15m,接收機帶寬3KHz,靈敏度-100dBW,壓制系數為3,干擾機使用對數周期天線,增益為20dB,采用垂直極化方式,瞄準式干擾,帶寬100KHz。
根據仿真參數經計算得到滿足靈敏度的最大通信距離為280km,而根據超短波視距傳播視線距離的計算公式(3)得到視距為36.6km,因而此時的自然通信區為水平面上以通信發射機為圓心,半徑36.6km的圓形區域內部,如圖4中黑線圓內部區域。圖4(a)中,干擾機功率100W,將參數代入公式(10)得到T2=3.15,壓制區域邊界圓圓心位于(-2.8,0)處,半徑4.95km,壓制區域為自然通信區內該圓的外部,如圖中黑線圓內部、紅線圓外部區域;圖4(b)中,干擾機功率20W,計算得到此時T2=0.63,壓制區域邊界圓圓心位于(16.22,0)處,半徑12.9km,壓制區域為該圓的內部,如圖中紅線圓內部區域;圖4(c)中,干擾機功率31.7W,計算得到此時T2=1,由(13)
知此時壓制區域的邊界為坐標平面內x=3km的一條直線,壓制區域為自然通信區內該直線靠近干擾機一側的半圓形區域,如圖中紅直線右側區域。
通過上面的仿真分析可以看出,壓制區域的形狀、大小與壓制系數,通信發射功率、天線增益、信號帶寬、通信距離,干擾發射功率、天線增益、干擾信號帶寬、干擾距離、干擾機距發射機的初始距離及環境等因素有關。在通信聯絡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干擾時,根據通信偵察獲得的敵方通信信號有關參數選擇最佳干擾樣式,對干擾信號進行調制,結合壓制系數的要求以適當的功率輻射出去,此時干擾壓制區的形狀、大小與通信距離、干擾距離和通信發射機與干擾機的初始距離有關。當通信信號和干擾信號的參數一定時干擾壓制區域與壓制系數有關,壓制系數越大,壓制區域越小,壓制系數越小,壓制區域越大,兩者成負相關關系,這是因為壓制系數越大,要求達到的干通比就越大,通信信號一定時就要求大的干擾信號強度,這在干擾信號參數一定的情況下必然使壓制區域變小。通信發射機和干擾機的初始距離對壓制區域的影響要結合通信信號和干擾信號的參數綜合考慮,其大小對壓制區域邊界的位置、大小及壓制區域形狀大小的影響隨其它參數的不同而不同,需要說明的是敵方通信發射機的位置一般通過通信偵察手段可以確定,干擾機的配置要結合需要壓制區域和我方火力保護能力綜合考慮。
四、結束語
超短波通信技術發展至今已非常成熟,但隨著其在軍事通信領域的應用,尤其是現代通信電子戰的出現,使得一些戰術指標的計算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就已知干擾機和通信發
參 考 文 獻
[1] 邵國培.電子對抗戰術計算方法[M].解放軍出版社,2010.
[2] 柳春茂.無線電干擾計算[M].國防工業出版社,1983.
[3] 高東華.水面艦艇通信對抗[M].海司通信部,1994.
[4] 溫映紅.電波傳播理論[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5] 曹志耀,葉雄兵等.干擾壓制區的定義及其建模方法[J].軍事系統工程,2000(4).
[6] 曹志耀,邵國培等.通信干擾壓制區和暴露區的計算[J].電子工程學院學報,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