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故事發生在1943年冬天,德國納粹集中營內。他是一名被關押者,被納粹安排燒鍋爐。那天,他被通知對鍋爐進行嚴格的檢修,納粹臨時增派了6名戰俘做他的助手。
這是集中營里一個極為神秘的地方,院墻森森,電網密布。每隔幾天就會有幾名身強力壯的戰俘走進去,納粹說給這些人體檢。然而,那些“體檢”的人,沒有一位再出來過。
就在他檢修鍋爐時,集中營明顯加強了防衛,進出的車輛增多。那天,所有的囚犯都被趕出牢房,去清掃路面上的冰雪。戰俘們想,這一定是有納粹重大頭目來視察。
戰俘們一個個身著單衣,冷得不停打哆嗦。為了取暖,有人便來到已被檢修好、正燒得火熱的鍋爐房里。
見有人來取暖,他抖起了威風:“走走走!誰讓你們進來的?”那“狐假虎威”的樣子,讓人憎惡到極點。
原來,自從被抓進集中營后,他就只知道為納粹干活,討納粹喜歡。這樣的軟骨頭,深為戰俘們所唾棄。所有人都不愿見他那副嘴臉,相繼離開鍋爐房。見那些人走了,他又對6位助手說:“你們也出去吧,這里用不著你們!”助手們說:“我們是不會走的,這里多暖和。”
這天夜里,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震驚了集中營,那所院子頓時被夷為平地。
時間到了1983年,英國一家電視臺開辦了一檔《戰爭中的歲月》的欄目,專門講述二戰時期的感人故事。
那天,英國國家安全部門的一名功勛在節目中講述了發生在40年前的一件事:那年秋天,我們獲悉納粹在一所集中營里研究大規模細菌戰,很快就要成功并投入使用了。經過最高統帥批準,我們決定讓特工人員被俘混進集中營,炸毀那座實驗室。被俘的特工就是皇家騎兵團的偵察員特里。
1943年的冬天,特里在納粹舉行慶功會,并決定第二天將細菌運抵前線的晚上,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講到這里,這位功勛眼中含淚:“我想給特里請功,可是他卻從此杳無音訊,也許他在那次爆炸中犧牲了。”
這檔節目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強烈反響,有人提議為特里立碑,有人建議授予特里終生榮譽獎。
就在節目播出的第六天,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來到了電視臺,他正是特里。
特里沒有死,而是隱姓埋名地做著一件事:在一個小村莊里為那次行動中被炸死的6名助手守墓。特里說:“是我親手炸死了6名難友。他們那天不肯離開,可我又不敢多說什么,時間來不及了,我只好引爆炸藥。這些年,我一直不能原諒自己,我要為他們守墓以此贖罪……”
特里長達40年的沉默,但給人的終是撼天動地一聲巨響,這聲巨響會永遠回旋于人們的心中。
(孟憲忠摘自《語文周報》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