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田+張鑫明+易萱
“女孩是石景山區的。”“哎呀,男孩家是東城區的,就希望找東城或西城的女孩,石景山的就算了吧。” 伴隨著朋友略帶惋惜的拒絕,張艷玲的做媒嘗試以失敗告終。她曾經牽過不少紅線,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到明確到具體城區的擇偶條件。張艷玲感慨道:當下年輕人比自己年輕時,更看重“門當戶對”。
門戶之上,“條件”越來越多
其實,家住石景山的女孩已經是張艷玲為那位東城區男孩介紹的第三個相親對象。
男孩家條件不錯,父親是公務員,母親任某大型企業高管,家里給男孩準備了一套面積不小的婚房。男孩本人也是公務員。男孩對女孩的要求是:“身高在160~165厘米之間,家庭條件富裕,家庭居住區域必須是西城區和東城區。”
張艷玲給男孩介紹的第一位姑娘出身高知家庭,卻因身高僅有158厘米,雙方沒有見面。
介紹的第二個女孩家境富裕,可是家住海淀區。見了兩三次面后,兩人就不再聯絡。男孩略看不上女孩家“是海淀區的”,女孩則認為男孩“僅是個普通公務員”。
同張艷玲相比,世紀佳緣網“金牌紅娘”姚露遇到的情況,則更文藝一些。
她有個男性企業主客戶,大學期間自學了日語、鋼琴、圍棋等,因此,他希望另一半要會下圍棋,懂一門樂器,還要文筆好,會寫“說道理、講故事”的文章。“見面之前,我要先看文章。”客戶加重語氣道。光是提這些要求,他就跟姚露聊了足足7個小時。
百合網婚戀研究院院長周小鵬分析道,如今的“門當戶對”已不再是簡單的“財富、地位相當”的概念,而是兩個人要在消費觀、成長環境、興趣愛好、教育層次等各個方面趨向一致。
男性更不容易為條件讓步
在相親網站的付費人群中,面對擇偶條件時,男性會比女性更堅定、更不容易讓步。
周小鵬的第一個客戶就是如此。當時,除了收入、學歷、家庭環境等要求外,男客戶特意叮囑,希望女方身高在163厘米以上。周小鵬找到一個各方面條件均吻合的女孩,美中不足的是,女孩的身高為162厘米。她提議,可以見面聊聊,“畢竟只相差1厘米”,但男方拒絕見面。
入行近10年,周小鵬對一個北京男客戶印象頗深。男孩高170厘米,月收入4000元,希望找一個收入與自己差不多,工作穩定,“貌美如花”的女孩。每當顧問將女孩的資料交給男孩,他會馬上回家,召集家里人開會,對這個女孩的照片和資料進行評價。到目前為止,基本有九成的女孩資料返還給顧問后,男孩會拒絕和女孩見面,因為“家里人說不合適”。
80%找80%,成功率更高
婚戀市場里,80%是普通人群, 20%是高端人群。最初,80%的人特別渴望能找到20%的人,但相處后他們會發現,還是跟自己相當的人更為合適。有時,即便是不那么門當戶對的結合,也總有一個重要要素能彌補差異,最終實現平衡。
姚露有個女客戶,當時在讀博士后,她不希望男方知道其學歷。于是,姚露對外稱女孩學歷為碩士。當時,姚露手中有個男客戶,非京籍戶口,學歷為大專。不過,男孩在北京創業小有成就,人也高大,姚露將其推薦給了女孩。兩人一見鐘情,如今已經結婚。事后,姚露分析稱,男孩的事業發展不錯,彌補了學歷帶來的缺陷,所以結局皆大歡喜。
過于追求門當戶對,就是逃避生活
春節前,一對情侶找到周小鵬做咨詢。女孩畢業于一所的三本院校,之后到國企上班,工作清閑。她的家境非常富裕,對女兒的教育模式為“提供大量資金支持的散養”。男孩的父母則在事業單位工作,家教嚴格。男孩留學歸來后到一家外企上班。
兩人確定戀情后,女孩每天讓男孩下班后去自己家,由于男孩家住得遠,在女孩家待一個小時,就得馬上動身回家。久而久之,男孩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每天都到女孩家“報到”,女孩就認為男孩不愛她了。矛盾加深后,男孩帶著女孩找到了周小鵬。
周小鵬將男孩的現狀一條一條捋清楚,擺在女孩面前,建議女孩為此做出一些改變,“減少希望男友時刻陪著的需求”。咨詢后,兩人表示會為對方做出調整,但這段感情還是以分手告終,因為彼此都不愿讓步。
現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時,一旦沒有達到目標,就馬上放棄。所以很多人長大后,都不知道怎么解決婚戀問題。
現代人都害怕面對矛盾,于是,干脆就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但生活是什么?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接著另一個問題。
(摘自《看天下》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