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煤礦安全問題是影響煤礦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國當前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的背景下,保障職工人身安全是各煤企的必然選擇。針對當前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應用物聯網技術構建煤礦安全監控平臺的設想。
關鍵詞:物聯網;煤礦企業;安全監控平臺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124
0 引言
2009年美國將物聯網列為經濟復蘇的重點。同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 “感知中國”概念。目前,物聯網被正式成為我國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本文就構建基于物聯網的煤礦安全監控平臺等內容進行分析。
1 物聯網概述
1.1 物聯網概念
物聯網在新時代信息技術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物聯網即通過互聯網通信技術實現物與物相連。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在繼承互聯網優越性的同時,在用戶體驗式服務方面進行了升級;其二,其用戶范圍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人,擴展到了物與物這一層面。物聯網將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創新服務。
1.2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RFID標簽:是一種能存儲個體信息并進行身份識別的芯片,高精度的RFID標簽在校園安全管理中有著重要意義。
嵌入式系統技術:是將計算機、傳感控制系統、芯片等融為一體的技術。
通過物聯網這一媒介將人員、機器、設備等要素緊密相聯,最終在煤礦內利用隨身攜帶的 SIM卡及身份識別模塊,為職工量身打造一個安全工作平臺。
2 物聯網在礦井中的應用分析
物聯網煤企是借助物聯網技術對職工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從而達到建設本質安全化礦井的目的。目前在部分煤礦中,已經初現類似職工生活一卡通的物聯網雛形。但總而言之,物聯網在礦井中的應用還很少,還有待更加深入的發掘和探索。
2.1 煤企職工情況分析
煤企職工大多數文化知識底子薄且安全意識薄弱。還有部分職工紀律散漫,經常性地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要將這樣一批職工培養成為高素質、懂安全的勞動者,任重而道遠。
2.2 物聯網技術與礦井安全
職工人身安全是煤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頭戲。目前,很多礦井還交由班組長對職工進行管理,由于職工素質差給礦井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難處。目前,煤企希望運用物聯網技術整合礦井資源對職工進行實時監控,以便進一步提高礦井安全管理水平。
實時監控方面: 需在調度室、高低壓配電室、主扇司機室,主水泵房、壓縮機站等要害場所架設高清探頭并聯網礦井數據庫,以實現對煤礦要害場所的實時監控。
職工考勤管理:基于每位職工都隨身攜帶的身份識別設備,井下配電室和火工品庫房等都設有RFID門禁系統,允許擁有權限的RFID卡進入。大門由現有的門鎖換成門禁式感應器,內部成員刷卡方能進入。職工每天的出勤情況在礦井數據中心均有記錄,如職工無故曠工,系統則自動報警通知帶班領導處理。
危險區域管理:煤企需在礦井危險區域加裝安全防控設備,當有職工出現在這些危險區域時,系統可以自動語音驅離,同時通知帶班領導到場處理。
3 結語
目前,由于煤企職工素質較差,導致人身傷害事件頻發,給礦井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諸多困難。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對減少甚至杜絕安全事故將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物聯網技術現在仍處在不完善的階段,存在標準不健全、概念不統一的問題,但它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有望成為煤企經濟發展的突破口。
參考文獻:
[1]孫其博,劉杰,黎羴等.物聯網:概念、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2010,33(03):1-9.
[2]張旭平,趙甫胤,孫彥景.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礦山安全生產模型研究[J].煤炭工程,2012(10):123-125.
[3]張申,丁恩杰,徐釗等.物聯網與感知礦山專題講座之一:物聯網基本概念及典型應用[J].工礦自動化,2010(10):104-108.
作者簡介:楊楓(1987-),男,河北青縣人,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