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方
市場處于風險偏好逐步修復的穩定區間,在宏觀經濟向好、匯率風險不大的背景下,市場整體下調幅度相對有限
節前的A股市場,維持震蕩調整,周跌幅0.71%,周振幅2.05%。上周(4月25日~4月29日),美聯儲發布4月份FOMC決議聲明,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25%-0.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有分析稱,加息能拖延多久,主要取決于低通脹能持續多久。
消息面,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方案將全面推開,金融業適用6%的稅率。中歐基金認為,對于新增加的債券投資而言,因為市場中不同參與者受稅收新政的影響不同,“營改增”對全市場可能會有一定沖擊,但整體影響可能不會很大,對信用債等高票息券種影響略大于政策性銀行債。
有分析表示,近期市場急盼降準。上次降準,是A股連續大跌的刺激,A股近日的一次大跌后,迅速止跌企穩,從股市的角度看,不太需要央行降準救市。但現在問題最大的不是股市,而是債市。有媒體報道,債市遭遇600億的違約。對于加了5萬億杠桿的債市,一旦風險被引爆,很可能出現類似去年股災式的危機。而要想避免“債市風險”不再擴大,就必須盡快緩解流動性緊張,央行降準因此勢在必行。美聯儲不加息+美元指數大跌+商品期貨回調,都為央行再次放水掃清了障礙。
近日A股波動加大,對于節后行情,比較樂觀的基金表示,在目前積極的財政和寬松貨幣政策下經濟階段性企穩,加之美元走弱、人民幣匯率走強,市場處于風險偏好逐步修復的穩定區間。在宏觀經濟向好、匯率風險不大的背景下,市場整體下調幅度相對有限。
偏謹慎的基金表示,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預計A股市場還將維持寬幅震蕩的走勢,精選個股和均衡配置是主要投資策略。
有基金表示,對于投資者來說,整個市場在過去一年出現過較大的波動,投資者記憶猶新,因此心態都比較敏感。在市場情緒過度悲觀時,不妨多看一看積極的方面,其實很多公司已經出現了較好的投資機會;在市場過度亢奮時,適度回避過于擁擠的交易。
對于未來的市場投資機會,南方基金表示,投資重點以價值成長股為核心,二次元文化、IP價值挖掘、教育、體育等均存在投資機會。銀行基金表示,看好成長股,集中在精準醫療、虛擬現實、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四個方向。富國基金表示,后市更看好環保、健康消費以及智能制造概念。
基金看市
南方基金:多重不確定因素影響下繼續維持震蕩
2016年“春季行情”一波三折。對于后市走勢,南方基金經理劉霄漢認為,經濟弱復蘇背景下,A股或將在多重不確定因素影響下繼續維持震蕩,精選個股和均衡配置是主要投資策略。
一季度國內經濟數據環比出現一定積極變化。人民幣暫時企穩,“供給側改革”以及政府針對房地產去庫存采取的積極措施使得經濟出現弱復蘇跡象。但是傳統行業去產能壓力依然很大,需求疲弱,這輪以去產能為核心的弱經濟周期將會持續較長時間,企業盈利不容樂觀,尤其與宏觀經濟相關的傳統行業面臨較大挑戰。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預計A股市場還將維持寬幅震蕩的走勢。
對于未來的市場投資機會,投資重點依然以價值成長股為核心,二次元文化、IP價值挖掘、教育、體育等均存在投資機會。
富國基金:挖掘結構性行情
A股市場反復在3000點上下徘徊,富國擬任基金經理張嘯偉表示,后市更看好環保、健康消費以及智能制造概念。在目前積極的財政和寬松貨幣政策下經濟階段性企穩,加之美元走弱、人民幣匯率走強,市場處于風險偏好逐步修復的穩定區間。在宏觀經濟向好、匯率風險不大的背景下,市場整體下調幅度相對有限,在市場出現大幅調整時,更應關注高景氣度行業的相關標的。
在當前以結構調整為主的宏觀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逐漸尋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投資機會來看,無論從國家戰略、政策支持,還是從整個產業發展周期看,新型節能環保、消費升級、新能源、軍民融合等“美麗中國”概念行業都蘊含著較大的發展機遇。
銀華基金:多元配置應對市場震蕩
近日A股波動加大,銀華多元視野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賈鵬表示,今年投資難度較大,個股選擇難度加大,投資者要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期,適度進行逆向投資,在不同的市場階段采取相應的多元投資策略,尋求細分市場中個股個券的投資機會。
考慮到市場從高點到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大幅度的調整,總體風險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由于整個市場在過去一年出現過較大的波動,投資者記憶猶新,因此心態都比較敏感。投資的過程中,要識別投資者情緒的變化,適度進行逆向投資。在市場情緒過度悲觀時,不妨多看一看積極的方面,其實很多公司已經出現了較好的投資機會,在市場過度亢奮時,適度回避過于擁擠的交易。看好成長股集中在精準醫療、虛擬現實、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四個方向。
中歐基金:“營改增”對市場整體影響不會很大
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方案將全面推開,金融業適用6%的稅率。中歐基金認為,對于新增加的債券投資而言,因為市場中不同參與者受稅收新政的影響不同,“營改增”對全市場可能會有一定沖擊,但整體影響可能不會很大,對信用債等高票息券種影響略大于政策性銀行債。“營改增”對政府類與非政府類債券的利差影響,則需要分機構及其持有結構來分析。對部分持有至到期的投資者而言,金融債、信用債從不征收營業稅到征收增值稅,影響較大;而部分持有至到期戶如果本來就征收營業稅,現平移到增值稅則為稅率小幅提高。此外,“營改增”實施后,國債、地方政府債作為免稅品種,與政策性銀行債等不免稅品種,參與其中的投資者類型會更為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