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富
?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
許永富
摘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尋找到一條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愈發重要。企業全面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形象,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有著促進作用。
關鍵詞:社會責任;經濟效益
一、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理論關系
(一)企業的社會責任定義
1998年世界企業發展委員會就企業的社會責任作出了定義: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的規范,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并改善員工及其家庭、當地整體小區、社會的生活質量。經過眾多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不斷研究之后,可以概括出他們對社會責任的定義包括了經濟性、法律性、道德性、慈善性。企業最基本的價值觀是在遵守國家法律范圍之內,追求企業利潤的增長,除此之外,還應自覺地承擔其社會責任,一般包括遵守職業道德、保護職工權利、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慈善事業、捐助公共設施、保護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1995年Archie B.Carroll提出企業社會責任模型(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RS model),分別為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慈善責任四個方面。經濟責任就是指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功能就是減少成本,創造利潤,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而法律責任則規定了企業的任何商業行為都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任何交易行為都應遵循規章制度,任何產品和服務都應符合法律標準,并做到依法納稅。道德責任是一種企業的自發行為,是一種道德標準,它傳遞的是一種被大眾所期望,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員工的教育與發展等方面,并尊重企業所在地居民的意愿,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社區建設。 慈善責任是企業自主決定的一種行為,通常指參與慈善活動、救助弱勢群體等。任何一個有影響力的企業,都不僅僅只追求利潤最大化,還應該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文化形象,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的社會責任對象
1984年,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關者管理理論,認為任何一個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利益相關者的投入或參與,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相關者的整體利益,而不是某些主體的利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利益相關者密不可分,在企業生存和發展階段,利益相關者投入生產資源,承擔經營風險,規劃企業發展方向,監管企業發展動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僅僅是企業追求股東價值最大化,更應滿足各方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訴求。本文主要根據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影響方式來劃分,將其劃分為直接的和間接的利益相關者。
直接的利益相關者是指直接與企業發生市場交易行為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員工、消費者、供銷伙伴等。對投資者而言,股東價值最大化,較高的資產回報率就是企業對投資者的社會責任。而債權人則要求企業擁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到期有能力支付本息。企業員工則希望企業能給予他們足夠的報酬和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相應的權益。供應商與銷售商作為企業經營的商業伙伴,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休戚相關,期望獲得公平合理的商業交易行為。消費者作為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當然希望企業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并履行相關的義務。
間接的利潤相關者是與企業發生非市場交易行為的利益相關者,如政府、社會團體、媒體、生態環境等。政府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與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維護社會大眾的公共利益,規劃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引導企業遵循相關的制度,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社會團體和媒體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監督者,同樣地,也需要大肆宣傳企業應盡的社會的責任。近年來,生態環境受到污染的事件不在少數,如何更好的讓企業的發展與生態環境和平共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廢氣廢水都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生活的不便,同時,也加大了政府對生態環境的治理費用。
無論作為直接的利益相關者,還是間接的利益相關者,他們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軌跡。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都是作為優秀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三)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履行上述社會責任必然會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那豈不是會導致企業經濟效益的減少,答案是否定的。履行社會責任,在一定時期內,勢必會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的減少,但從企業長遠的角度遠看,履行社會責任形成了良好企業品牌形象,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卻是獨一無二的。
單純的追求產品數量的增長在一定區間內會導致利潤的增長,一旦超過相應的增長區間,數量的增長反而會導致利潤的減少,而此時,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采取科學有效的經濟增長方式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售價,而企業品牌、公司形象、企業文化等都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奢侈品之所以成為奢侈品,就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品牌溢價高。而提高品牌溢價能力,與長期有效的履行社會責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通過履行社會責任能夠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能夠確保利益相關者持續的向企業投入資源,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化發展。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有助于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突破貿易壁壘,容易得到當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助于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投入生產資源,擴大生產線,實現規模經濟,可以增加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工作效率,也會提高顧客對企業的認知度,形成重復購買行為。所有的這一切,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管理者應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認識
雖然不少中國企業每年都會組織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認為就是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建立良好的社會企業文化,但是,我們對此的認識不應該這么狹隘。從企業的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慈善責任這個四個方面來認識,如果連最基本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都沒做好的話,談何社會責任。一座高樓大廈如果沒有堅固的基礎,再美麗的裝飾,在地震面前也會轟然坍塌。企業同樣如此,一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或服務如果沒有過硬的質量保障及良好的體驗效果,再多的公益活動都不會幫助企業實現有效的經濟增長。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應該是全方面的,它包括依法堅持誠信經營、依法自覺納稅、提高產品質量和經營服務、改善企業研發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盈利能力,追求利潤增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維護企業職工權利,參與社會慈善事業等等。
隨著市場化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力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管理者不要因為短期利益而背棄社會責任,推出劣質的商品,愚弄消費者。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是懂得如何通過履行社會責任提高企業聲譽,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提高企業效益。(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
參考文獻:
[1]趙豐年.企業社會責任的宏觀經濟動因與促進策略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
[2]劉展銘.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及經營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8
[3]張琪.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效益關系研究[D].云南大學.2015
[4]劉全清.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文獻綜述[J].中國投資.2008(8):257-258
作者簡介:許永富(1991-),男,漢,重慶人,碩士研究生,重慶市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