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曹海英 崔欣 李盛 張威 石海芹 付少瑋
我們該如何對待職業選擇?
□本刊記者 曹海英 崔欣 李盛 張威 石海芹 付少瑋

過去有句話叫“干一行愛一行”,只要干上了一個行業,就扎根這個行業,對這個行業傾注感情,出力出活出彩。如今的年輕人更推崇“愛一行干一行”,干就要干自己喜歡的行業和崗位,喜歡才能專注,才能發揮好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干出精彩。那么,人在職場究竟該怎么對待職業選擇呢?
不是愛一行干一行的幸運而是干一行愛一行的努力
北京科技大學學工處 于小海

工作原因,我負責了單位的新聞宣傳工作,帶著一支需要天天到處采寫新聞的隊伍。大家都非專業新聞人,所以免不了專業知識和新聞素養缺失。
接手一個月的新聞宣傳工作,我與大家共同學習,幾乎每篇新聞都要經我過目才能上傳。于是,每天養成了看新聞、改新聞、寫新聞的習慣。
因為都非專業新聞人,所以一開始我很理解大家在新聞采寫過程中的各種錯誤。凡事都有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所以,團隊里不管出現各種問題,我都苦口婆心地引導,闡明道理,以求大家在錯誤中總結教訓,獲得成長。
直至今日,面對一篇沒經我審閱直接上傳的新聞,語無倫次,主次不分,主觀感情濃厚……有些兼并憤怒與無奈的情緒充斥身體。我在工作群當眾批評寫稿人的錯誤之后,陷入一陣苦惱的沉思。
我懂大家的忙碌。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不是單一化的,所以免不了在同一時刻或者階段進行著不同的工種。就像很多的大學生,參加了不止一個社團,卻還要兼顧好課程學習和生活。
可是我不懂大家疲于奔命下的應付了事,那種狀態,是愛一行干一行,不愛就不會好好做。可是,生活和工作并非總是順遂人心,我們偶會臨危受命,抑或接受全然不同的環境和工作,如果依然愛一行才會干一行,很可能我們會抗拒改變,所以并不會真心的、全心的去做好一件事。
膚淺地認為,生活并非掌握在每個人的手里,但卻是生活被每個人創造出來。所以,一些人面對變化的生活,顯得無所適從甚至庸碌無為;而一些人,面對變化的生活,調整心態,創造出更加精彩的生活。
所以,好好做事,不是愛一行干一行的幸運,而是干一行愛一行的努力。
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就是要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太多的人用短視的目光審視目前的任務,只要完成就好,做這件事只是為自己贏得一些地位和榮譽。他們缺乏長遠的視野和格局,并不會認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為自己進行知識和能力的儲備。于是草草了事,浪費了時間卻收效甚微,甚至心里還添堵暗罵這份爛事情耽誤了自己的休息。
馬丁·路德·金曾引述過一首無名作者的詩:假如你命該掃街,就掃得有模有樣,一如米開朗基羅在畫畫,一如莎士比亞在寫詩,一如貝多芬在作曲。
核心競爭力并非全倚賴創新的思路與做法,還更應倚賴虔誠的態度,認真地對待,長遠的眼光和做一行像一行的模樣。
所謂干一行愛一行就是要講求精益求精。好比寫新聞,我們可以把事件寫清楚就可。但同樣可以在每一篇上,投入足夠的精力,去斟酌詞語,去打磨句子,去堅持每一篇的不懈怠不疏忽。暫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新聞上傳了,我們的任務完成了。可是,長期堅持,前者和后者的收獲和成長應該是不可同日而語吧!
精益求精要的就是在面對事情時的匠人精神,那需要足夠的用心和超脫的心態使然。非它,只能做到令人滿意,卻無法給予人驚喜。
所謂愛一行干一行就是要面對失敗不氣餒。不會事事順利無煩憂,也不可知未來的困難與失誤,能夠做的,僅僅是困難出現時,失敗來臨時,依然知道自己目前做的事不會停滯不前。只需要逆境中摸滾打爬,積蓄足夠站起來的力量。
很久之前聽過一場講座。說用白色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斷了,很多人會立馬從粉筆盒拿出一支白色粉筆代替它。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斷了,很多人可能繼續撿起來寫字。因為,白色粉筆功能單一,它太容易被替代了,而彩色粉筆相比白色粉筆,卻擁有了多了一點點的功能。這一點點,決定著命運,人也如此。
駕馭人生從改變心態做起
大興糧油總公司 魏旭

古往今來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在改造自己中尋找成功的方法。美國曾經對41萬個百萬富翁做過調查,98%以上的百萬富翁,年齡超過50歲,他們的財富都是連續二三十年里每周七天埋頭于自己的工作而獲得的。每周工作七天,意味著天天都在努力。生活中,那些成功、快樂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干一行,愛一行。因為每個人無法選擇命運,也無法主控生存環境,但可以主控自己的心態,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駕馭自己的人生。
2008年,由于遇到金融危機,就業形勢不算很好,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家里幫忙找到的。在3年的民航工作中,我先后做過安全監察員、登機橋維修工、統計文員、部門秘書和調度室主任助理。這個過程中,我對待每一次的工作的調動和職責的變化都抱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特別是做登機橋維修工人的時候,為了做好這門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種,在前三個月的適應期,我每天晚上的睡覺時間都不會超過4個小時,用最快的速度學習了液壓系統、弱電維修、機械修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身邊的老師傅們也被我的努力和好學感動,主動傳授了一些應急處理的方法和技巧。正當我已經熟悉掌握這門技術的時候,家里年邁的爺爺卻越來越需要照顧,我忍痛離開了自己第一份工作,應聘來到了現在的工作單位大興糧油總公司,兩個單位沒有任何關聯。從一個業務人員轉變成黨務工作人員,一開始我不太適應,所有一切從頭學習,寫信息和各種材料和其他同事共同組織活動。由于辦公室人手少,每一個人必須是多面手,個人的綜合素質必須全面,從事黨務、工會、共青團和宣傳等工作,到公司《今日興糧》內刊的排版并參與編輯。如今,我在大興魏善莊糧庫任副主任分管黨務、工會、法務、安全等其他行政后勤類工作,從陌生到融入,再到獨立處理一些工作。“干一行,愛一行”在我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在當今社會,“干一行,愛一行”是愛崗敬業精神的最好體現,是用人單位挑選人才的一項重要的標準。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你熟悉的領域也好,在你不熟悉的領域也好,都蘊藏著很大的潛力等待你的發掘。提倡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并不是要求人們終身只能干“一”行,愛“一”行,也不排斥人的全面發展。從職業道德來分析,“干一行,愛一行”是職業道德中最基本、又最重要的要求。在每一個具體的崗位上,無論平凡與否,高低與否,都應該忠于職守,盡職盡責。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生態度。從社會現實來分析,當今社會,中國乃至全球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相當一部分人所從事的并不是自己所熟悉、所擅長的行業,這就需要我們轉變就業觀念。
在我看來,“干一行,愛一行”是一種工作態度。不管這個行業是否是我們喜愛的,我們都要干好、干精,這是一個人的職業道德。在整個的工作中,只靠興趣和愛好,我認為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負責的,我們應當盡職盡責,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干好。
作為年輕人,有人說我們是長江的后浪,但是我們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作為一名年輕共產黨員,認真履職,忠于職守是自己的從業準則,把握現在,踏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干一行,愛一行。我覺得哪怕是干著粗重活,只要心底有光,就可以照亮自己及他人的世界。
只有愛上自己工作才能真正干好
北京環衛集團北京城市機掃服務有限公司天安門環境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 溫瑩瑩

對于我來說,如果要在“干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干一行”中選擇,那一定是推崇“愛一行干一行”。我認為,只有真正愛這個職業,才能全身心的去干好它。
我是一名環衛工人,工作中離不開與垃圾打交道。所以,真要實現“愛一行干一行”,離不開企業的引導。前不久,集團舉辦了“弘揚時傳祥精神,爭做合格共產黨員”座談會。通過學習時傳祥精神、聆聽環衛勞模的發言,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越來越愛上這一職業。
既然愛這一行,就要做出個樣兒來。可作為新一代的京環青年,我們要怎樣弘揚時傳祥精神,怎么對待環衛事業呢?我認為,首先要有安心本職,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對待事業,不單單要喜歡,還要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只要是關系到北京清潔衛生的,沒有分內分外”,一句質樸的話,詮釋了環衛楷模時傳祥對環衛事業的責任。對于我們京環人來說,“城市因我更美麗”就是我們的使命。試想,當通過我們的努力掃干凈了一段存有垃圾的路,清理了一個被塞滿的垃圾桶,收集了滿地紛飛的落葉,雖然很細小,卻是我們用勞動為市民創造了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再想,我們通過努力融化了一場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的雪,攻克了一個垃圾處理的難題,保障了一次舉世矚目的重大活動,為“城市因我更美麗”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心中充盈著滿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它源自于付出之后的成就感,源自于自身價值實現之后的滿足感,源自于身為京環人滿滿的獲得感,熱愛環衛、扎根環衛、奉獻環衛的心,也更加堅定。
其次要有迎難而上、敢于擔當的勁頭。環衛工作是辛苦的,你可能在時速不超過8公里/小時的作業車上,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關注路況的同時,還要觀察作業質量,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個班下來,腿和胳膊都是麻的。你可能在繁忙的重大活動環衛保障的現場,一熬就是幾個通宵,清理垃圾、疏導人流、巡視衛生間,幾天下來,整個人都瘦一圈。除夕之夜,萬家團圓,你寂靜的身影掃走喧鬧的爆竹;冰天雪地,漫天飛雪,你用熱情融化冰冷的積雪。擇善而固執之,既然我們選擇了環衛事業,這就是我們應該干而且要干好的事。遇到工作不閃,遇到困難不躲,遇到責任不推諉,主動作為,團結協作,用“共好”的精神推動事業的發展。
最后,還要心存感恩,知恩投報。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的騰飛。環衛集團近兩年的飛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一大批青年被選派到不同的崗位上去歷練。與此同時,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機會增多了。所以,我們要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公司發展的大形勢之中,端正態度,好好對待每一項工作,每一次機會,練好本領,甘于奉獻,勇于付出,主動積極地投身到集團公司改革發展的大潮之中,不負青春,不負使命。
一代更比一代強,是歷史的責任,也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把工作當成一種事業,把奉獻當成一種責任,把磨練當成一種機遇,讓城市因我們更美麗!
理想融入現實才能變得豐滿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人力資源部喬英杰

說起職業選擇,在我身上還頗有點故事。當年填報志愿時,只因班主任老師“似懂非懂”的一句“這個專業好,是坐辦公室的”,我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工業與民用建筑”這個專業。直到入學以后接觸到了專業老師才知道,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專業哪里是什么“坐辦公室的”,分明就是整天與鋼筋混凝土打交道的“蓋樓的”。但木已成舟,想改也已經來不及了,于是只好“認命”。
我倒并不是擔心在建筑工地上工作會有多么苦,更不是單純地圖坐辦公室的那份輕閑與舒適,之所以向往坐辦公室,其實還有一個更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把自己對于寫作文章這種偏好和“功力”更好地融入所從事的職業當中并且發揮出來。能夠從事自己所向往和喜愛的工作,其實是許多人一生的追求與夢想,我當然也不能例外。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我相信,這世上能夠自始至終從事自己喜愛職業的人應該不是太多。過去講究“干一行愛一行”,這既是一種職業精神的體現,也是因為在就業與生活的雙重壓力面前,我們根本就沒有更多的選擇。即便是現在的許多年輕人格外推崇“愛一行干一行”,其實也不過是一種發自心底的理想而已。而且照我看來,這種所謂的理想似乎還顯得有點因為與現實的脫節而過于自我了。骨感的現實面前,尤其是當你急于為下一頓飯如何著落的問題而發急時,你還有心思并且有時間去尋找你的“真愛”嗎?
就像我當年一樣,盡管畢業前發表了許多文章,也曾經向用人單位情真意切地發出了職業訴求,但卻終究沒有改變自己一畢業就踏入建筑工地這個塵土飛揚的就業現實。因為,對于當年從農村走出去的我來說,服從分配是唯一的選擇。
不過,沒用多久,我就喜歡上了蓋樓這一行當。寫小說、散文是一種創作,蓋大樓又何嘗不是一種更加偉大的創作。況且,工作的間隙里,我依然可以把寫文章當作是自己最大的愛好,并且因為可供寫作的時間太過有限,所以我愛得更加瘋狂。最得意的時候,我曾經在一個晚上,摸著黑(為了不影響其他人休息),趴在宿舍的床上寫出了三篇文章。
白天在工地上摸爬滾打,夜晚趴在床上寫文章,這是我那時候的生活常態。堅持下來的結果是,不僅“蓋樓”技術突飛猛進,見習期尚未結束便擔任了哈爾濱索菲亞教堂修復工程的技術主管,而且文章也是頻頻發表在當地四五家報紙上。畢業兩年不到,我便被另一家兄弟單位“挖”走,直接進入機關當上了專門從事宣傳報道等文字工作的中層干部,并且從段機關到處機關再到局機關,我一路高歌猛進地寫進了首都北京。
正因為當初的我把自己的理想更好地融入了難以回避的現實,并且通過現實中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最終才取得了圓滿的結局,我的愛好也終于成為了我理想中的職業。而且現在看來,即便是當年我沒有轉行,那么我相信,今天的我也一定會是一名十分優秀且稱職的“蓋樓的”。假如當年我一味地不安于“蓋樓”這個現實的職業選擇,而是一味地去追求自己的寫作理想,那么,現在的我還真的不知道會“混”成個什么樣子。
所以,在我看來,對于像我這樣的一個普通人來說,如果你沒有更多的職業選擇機會,那么便不妨從“干一行愛一行”做起,因為這并不妨礙你擁有并且保持自己的“愛”。并且我也堅信,只有將你的理想融入到現實當中,你的理想才能變得更加豐滿起來。
對待工作更應該“干一行愛一行”
北京市東華飯店黨支部書記黃碩

最近流行個說法,就是對待工作應該“干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干一行”,很有意思。兩個觀點一個是闡述做了這個“行業”才去喜愛,這個更多的是體現一種精神;另一個是因為喜愛這個“行業”才去做,更多的是體現興趣。我認為作為年輕人,應該是“干一行愛一行”。
現在很多人都推崇“愛一行干一行”,覺得對有興趣的工作和事情才能夠付出全部努力,因而做出成績。興趣是可以隨著年齡、生活、環境不斷變化的。但是“精神”是一種韌勁,是會伴隨人的一生不改變的。我認為“干一行愛一行”就是一種工匠精神。雷鋒同志常說:“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鉆一行,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它更是雷鋒的‘釘子’精神。
人的興趣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著變化。無論多喜歡的行業,都有可能慢慢失去興趣,甚至可能變得厭惡。所以,我們基于興趣、癖好來衡量干工作的熱情和成績,我認為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們只有踏踏實實、依靠信念、信仰,追求最優質的工作標準,就可以把工作做到極致,在獲得極致成就的同時,我們就會愛上這個行業。
《阿甘正傳》里面有句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的工作,都會遇到挫折和不順,如果就此被打倒而站不起來的話,不但不能減少痛苦,還會讓失敗陪伴終身。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個人要達到事業、人生的頂點必定要經歷一系列的磨難。在這個過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識、磨練自身的意志,最終才可堪大任。“干一行愛一行”就是要求我們擁有堅強、不屈不撓的精神,百煉成鋼,攀登每一次艱難的“高山”,去完成那些我們不喜歡或者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把自己的能力提高到一個極限,這就是人生的智慧和“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
干一行、愛一行,就要求在工作崗位的人員能夠熱愛自己行業,恪盡職守,愛崗敬業。人的成長和進步都是在實踐中發展完善的,如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會自然而然地愛上這份工作,也就可以發揮自己價值,在工作中培養興趣,在工作中培養熱情,在工作中提煉方法,用積極的心態應對每一次失敗和挫折,打敗它,就可以獲得成功。
人民藝術家閻肅老先生,一生之中都在干一行愛一行,對自己的工作付出感情,傾盡一生的時間奉獻到文藝事業上。這些老一輩的藝術家身上傳遞下來的遇到問題迎難而上的精神,是我們現在年輕工作者的榜樣。
所以對待工作更應該是“干一行愛一行”,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