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新政你們怎么看?
隨著北京、上海等地發布了網約車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大家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網約車了。
有司機表示,“以前到機場拉活兒如果被交警攔下,不僅要交罰款,還會被扣車,弄得自己每天開車掙個小錢也要提心吊膽的。新政出臺后,開滴滴就再也不怕檢查啦!”但也有司機擔心,暫行辦法出臺會提高個人駕駛網約車的門檻。特別是北京,要求“京人京牌”,還對車的排量和軸距提出了要求,估計會有不少同行會被擋在門外。
@蔡繼明:私家車要變成專車,必須改變原有私家車的性質,變成運營車,這就涉及相關運營車的管理,比如報廢年限要求等,會制約一部分私家車進入。對網約車司機的資格審查和要求,應該照顧到靈活的就業方式。一部分提供網約車服務的司機實際上是兼職的,將來一旦影響了他的正常工作就會退出。
@魔都匯:北京、上海明確要求司機為本地戶籍,車輛為本地車輛。這被外界解讀為是一種數量管控,不少專家則認為苛刻的門檻扼殺了新經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楠昭君:不出所料,網約車管理規定的立法聽證簡直“炸開了鍋”,正反兩方意見針鋒相對、毫不相讓。這樣的場景在其他立法聽證會上比較少見,也說明網約車管理規定牽涉多方利益,關心者眾。
@蜜瓜皮10971:近些年,網約車迅速發展,直接打擊出租車市場,那肯定會有些新的規范政策控制網約車量增長,以穩定住出租車市場。當然那些出租車事故的新聞也不少,希望在規范網約車的同時,也要規范出租車安全。
@Wu-Jiahao豪13:其實安全性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吧,還有交通問題、服務問題等等。綜合因素考慮才會有政策推出吧。不然推出這個政策干嘛?政府又不是要禁止滴滴的存在,只是更規范,更安全,更適合社會吧。當然政策都是會有試行階段的。
@李大進:網約車出行已成為一個涉及百姓出行的重要民生問題,它有效盤活社會閑置運力,給百姓出行帶來巨大便利,受到百姓歡迎。但在行駛安全、保險保障、公平交易等方面要切實加強管理。
@新白話文:網約車入門要求“京人京車、滬藉滬牌”也許是綜合考量城市交通現狀而作出的不得己之策。當然,假如類似京滬這樣城市交通現狀遠不致于不堪負重,那這樣管理確有打壓之嫌。既然是綜合考量,網約車對駕駛員提出屬地管理可行,畢竟車輪上的服務司機重責系于所有之上,對“京車滬牌”則不必苛求了。
網友話題下期話題
全民網購,實體店沒救了?
在互聯網時代,為什么消費大眾越來越不喜歡逛實體店,尤其是百貨商店,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原因:找不到非去不可的理由了。過去人們買東西,尤其是生活必須品類,只能去到實體店鋪;現在線上商城的發展,不斷沖擊著這個傳統習慣。
一家家帶著歲月記憶的實體店黯然離場,或不得不閉店改造,實體零售業整體進入了整修期。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著人們,實體零售業的“關店潮”來了!
每期“網友話題互動話題”將在勞動午報官方微博、微信平臺刊發,希望您積極參與。登陸方法:
您只需要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勞動午報微博”加關注,或點擊http://weibo.com/ldwbwb即可瀏覽勞動午報官方微博;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勞動午報”加關注或掃描右邊的二維碼即可關注勞動午報官方微信。

午報官方微信二維碼

午報官方微博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