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豐
(新疆土木建材勘察設計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烏什縣某建筑場地實地勘查研究
李慶豐
(新疆土木建材勘察設計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介紹了新疆烏什縣某施工場地的工程概況,并以zk11鉆孔作業為例,從地層巖性、巖石時代及各巖層的高程、厚度等方面,揭露了施工區地層巖石的工程地質特征,通過分析鉆孔取樣的標準貫入實驗和重型動力觸探實驗,判定了粉土層和圓礫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并在實地地質勘查及實驗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人工地基為基礎的施工方案。
關鍵詞:建筑場地,鉆孔作業,動力觸探試驗,工程勘察
實地鉆孔勘測及巖土實驗分析對于建筑工程各特征參數的確定、前期設計及后期施工作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2],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擬建某建筑場地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的烏什縣,地理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緣,天山之南,處于托什干河上游。烏什縣位于阿克蘇市及溫宿縣以西,北部為吉爾吉斯坦共和國。擬施工場地位于烏什縣西側,工程項目包括綜合辦公樓和多所宿舍樓。綜合樓地上3層,局部4層;宿舍樓地上4層;均無地下室,磚混或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約14 184 m2。預計采用條形、獨立基礎或柱下條基,基礎埋深預計為1.0 m~2.0 m。本文擬以野外勘查、深層鉆孔資料及相關實驗分析為基礎,確定施工區的特征參數值,并提出相應的施工方案。
根據GB 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3]中3.1.1,3.1.2,3.1.3,3.1.4條的規定,擬建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級為二級;場地等級為二級;地基復雜程度等級為二級。故擬建建筑物巖土工程勘察等級為乙級。本次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初步規劃總平面圖,結合擬建建筑物的特點,勘探孔沿擬建建筑物的周邊布置。勘探方法采用無錫探礦機械廠的SH-30型鉆機與北京探礦機械廠生產的DPP100-3G型車載鉆機揭露地層。勘察工作量的布置、野外樣品的采集及數量要求均嚴格按GB 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3]的要求執行。本次勘察共布設勘探點18個,鉆孔深度為10 m~15 m,鉆孔間距18 m~30 m,鉆探總進尺225 m;進行標準貫入試驗30層次,重型動力觸探試驗6.0延米;采取原狀土樣12組,顆分樣8組,易溶鹽樣6組。詳細工作量見表1。

表1 施工工作量統計
2.1鉆孔
本次勘查工作進行了多個鉆孔作業,下面以zk11為例進行說明。zk11鉆孔孔口高程為-0.12 m,直徑為12.7 cm,穩定水位深度為3.70 m。該孔共見不同巖性的3層,分層厚度分別為2.10 m,6.5 m和19.3 m。在不同層位進行了分別取樣,巖性及層位厚度分布如圖1所示。
2.2標準貫入試驗

圖1 鉆孔zk11剖面圖
本次勘察在8個鉆孔內針對粉土層做了30層次標準貫入試驗。標準貫入錘修正擊數N變化在3~13之間。標準貫入試驗統計值見表2。

表2 標準貫入試驗統計值
2.3動力觸探試驗
本次勘察在6個鉆孔內針對第③層圓礫進行了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現場動力觸探錘擊數N63.5變化于6~17。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統計值見表3。

表3 重型動力觸探試驗統計值
根據野外判別、原位測試和室內試驗結果綜合確定各地層地基承載力,其特征值見表4。

表4 各層巖土地基承載力推薦值fak kPa
根據場地地基條件和相鄰工程經驗,結合擬建建筑物的特征,建筑物地基與基礎方案建議按如下:方案一:天然地基方案[4]。以第②層粉土層為天然地基持力層,采用條形或獨立基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120 kPa考慮。采用天然地基方案時應注意:場地內局部填土厚度較大,可能存在超挖現象,超挖部分可采用級配良好的砂礫石分層回填夯實至設計底標高。方案二:人工地基方案[5]。采用換填法處理地基,換填材料采用級配良好的戈壁石或砂礫石換填處理,壓實系數不小于0.97。以換填層為地基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取值宜根據換填厚度,經軟弱下臥層驗算后確定,建議暫按180 kPa考慮。
本次工程勘察,鉆孔標高采用相對標高,擬建宿舍樓BM1點位置位于場地西側已有宿舍樓室外散水;擬建教學綜合樓BM3點位置位于場地東側已有教學樓室外散水。勘察中各勘探點高程均以此兩個基準點測放,其精度僅供本次勘察使用,不可作為施工的高程依據。綜合上述因素,建議采用方案二。
參考文獻:
[1]杜文舉,樊正林,王德惠.旋挖鉆機在中細砂層和粉細砂層中的鉆孔施工[J].四川建筑,2007,27( z1) :161-163.
[2]彭宏勝.在復雜地質條件下旋挖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17) :101-102.
[3]GB 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
[4]鐘杰,于海平.某高層建筑天然地基基礎設計[J].建筑結構,1999( 2) :38-40.
[5]陳錫金.碎石類人工地基的動力觸探評價[J].城市勘測,1994( 4) :35-38.
Research o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a building site in Wushen county
Li Qingfeng
( Civil Building Materials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in Xinjiang,Urumqi 830000,China)
Abstract: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some construction sites at Wushen county in Xingjiang province,the formation lithology,rock era,layer height and thickness of zk11 are cited in order to show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area rocks.We determine that the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eigenvalues of soil and round-gravel layer,respectively,by means of the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and heavy dynamic penetration experiment analysis.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of fiel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s,thus we put forward the artificial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lan.
Key words:construction site,drilling operation,dynamic penetration test,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作者簡介:李慶豐(1975-),男,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11-23
文章編號:1009-6825( 2016) 04-0065-02
中圖分類號:TU41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