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琳
摘 要:作為國家強制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強制措施是行政執法實踐最常用的手段,具有即時性、強制性等特點,容易造成侵犯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現象。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制定統一的行政強制法典,有很多行政強制措施分散在各種法律法規中,缺少了系統的引導,從而導致在行政執法實踐中,經常會出現濫用行政強制措施的現象,侵犯到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鑒于此,本文從行政強制措施出發,分析了行政強制措施制度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善行政強制措施的對策。
關鍵詞:行政強制措施;制度;完善
一、前言
行政強制在提高行政管理質量,維持公共秩序,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行政強制具有很強的強制性,同時它和人們的財產權、人身權有直接的關聯,如果采用的行政強制措施不合理,就會造成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現象,因此,對行政強制措施進行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就目前而言,各界對行政強制措施還存在比較大的分歧,對行政強制的認識也比較模糊,在司法實踐中,還經常會出現行政強制措施濫用的現象,從而造成了侵犯公民權利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分析行政強制措施的不足,并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顯得十分重要。
二、行政強制措施的概述
(一) 行政強制制度的涵義
對于“行政強制”一詞,在我國最早出現在1989年頒布實施的《行政訴訟法》中,在該法律中,對“行政強制措施”做出了以下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以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1]因此,行政強制措施和一般意義上的具體行政行為相互分離,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具體行政行為。就目前而言,在我國現有的法律、行政部門中,雖然對行政強制措施做出了不同的規定,但是對于行政強制措施的概念,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在我國的《行政強制法(草案)》中提出,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管理時,為了避免出現違法行為、損毀證據、防止災害發生,根據法律對公民的人身自由進行暫時性的限制,或者對公民的財產進行暫時性的控制[2]。對于《行政強制法(草案)》中的行政強制措施的概念,是將其看做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而不是將其當做一種手段、方法。
(二) 行政強制措施的屬性
對于行政強制措施,主要具有以下幾點屬性:1、限權性,行政強制措施雖然不是最終的處罰結果,但是對當事人權利而言,行政強制措施是一種限制,對當事人的直接利益是不利的。一方面是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進行暫時性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對當事人的財產進行暫時性的限制。2、強制性,這一屬性是行政強制措施最基本的屬性,在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是以國家的強制力為支撐,被強制人受到行政強制措施時,具有容忍和配合的義務。3、從屬性,在發生行政強制措施時,經常會有其他行政行為的產生,行政強制措施是為了保證其他行政行為順利實施而采用的一種手段,是從屬于其他行政行為的。4、費制裁性,對于 行政強制措施,其實施并不是為了制裁,而是為了實現某種行政行為,是一種預防、制止違法行為[3]。
(三) 行政強制措施的功能
對于行政強制措施,其主要功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在新環境下,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加上自由理念的深入,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同時社會中的各種矛盾也不斷形成,嚴重的影響到社會公共秩序,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采用行政強制措施來對社會市場、城市環境、產品質量等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2、提高行政效率,對于行政管理活動,其出發點、歸宿都是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的提高是行政管理活動的追求,在實際中,政府部門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行政效率,而行政強制措施就是這些手段中的一個環節,在很多時候,為了保證行政效率,就會采用行政強制措施。3、保障公民權利,保護公民的權利是現代法的重要使命,在社會中,經常會出現不尊重法律,損害他人合法權利的行為,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利用行政強制力來保障個體的權利,如對酒駕行為進行約束、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等[4]。
三、行政強制措施制度的現狀
(一) 在立法層面的不足
在我國,對于行政強制措施,在立法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沒有制定統一的立法規范,從建國至今,我國還沒有制定統一的行政強制法律制度,很多行政強制行為存在于不同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思想指導,使得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多頭立法的現象,對于同樣性質的行政強制行為,在不同的法律、法規中,其名稱不同,如強制清除和強制拆除,從目的、對象、條件、手段、結果等各個方面看,都是相同的,但是名稱卻有一定的差異。其次,在設定權方面,存在混亂的現象,當前我國法律規定具有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的行政機關有40多個,而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強制實施機構有50多個,由于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比較多,導致行政強制措施的設定權歸屬存在混亂,從而造成了地方下位法和上位法之間的沖突[5]。
(二) 在實踐層面的不足
1、執法主體混亂
在實踐中,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是具有行政強制措施權的相關行政主體,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一部法律就可以產生一個執法隊伍,甚至是在一個通知下,也會出現一個聯合執法隊伍。實際中,各個部門都成立了相應的執法機構,如公安、工商、安全、司法、監察、規劃、衛生、環保、質量監督等,從某種意義上看,只要是對社會具有行政管理只能的部門,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相應行政強制措施權力,這就導致在實踐中,各個部門的職能相互沖突,從而嚴重的影響到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效果。
2、執法人員素質問題
在行政強制權行使過程中,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其實施效果,就目前而言,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還有一部分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比較低,在實際執法中隨意性很強,從而對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侵犯。在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種現象,一些執法機構的權利被多層轉包,使得一些不具備強制權的執法主體直接面對公民,實施行政強制措施,這一方面損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損害了政府部門的對外形象。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的推進,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社會管理壓力比較大,就會將一些管理難度比較大的區域通過出租的方式,轉給一些市容專業管理公司,而這些管理公司并沒有實際上的行政強制權,卻對城市行使強制管理,加上這些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執法知識,從而引起行政強制措施執法問題[6]。
3、執行程序隨意
對于行政法,其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引起行政行為要遵守相應的法定程序,特別是對于行政強制措施這種對公民權益影響比較大的行政行為,更需要嚴格的遵守相應的法定程序,這樣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執法主體本身缺乏良好的法律意識,加上現有的行政強制措施程序規定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在司法實踐中,行政強制措施執行程序很隨意,從而侵犯了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7]。例如在當事人不在場的情況下,實行行政強制措施,但是在現場筆錄中,并沒有明確的記錄當事人不在場;有的行政主體沒有按照相關程序,將行政強制措施通知書送達當事人;有的行政人員在對相關人員的財務進行扣押、查封時,并沒有制作清單等,這就會造成相關人員辦理手續拿取自己的財務時,發現東西找不到,或者已經損毀。
三、完善行政強制措施的對策
(一) 規范行政強制措施的設定權
對于行政強制制度,其最基礎的就是行政強制的設定,如果沒有完善、有效地的行政強制設定,就會導致行政強制制度無法有效地運行,因此,規范行政強制措施的設定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實際中,行政強制措施只能由法律進行設定,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是憲法和法律承認的,如果要對公民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定,也只能是通過法律,而不能由低于法律的文件來進行限制。對于地方性法律是否有權力設定行政強制措施,在學術界有很強的爭議,從我國的實際看,由于我國法制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中,中央立法規范只有很小的比重,而在行政強制措施中,中央立法并不能滿足行政實踐需求,地方的行政強制措施可以幫助中央立法重構行政強制措施體系,因此,在實踐中,可以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適當的賦予地方行政強制措施權力。
(二) 規范行政主體
在我國,具有行政強制措施的主體主要有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公安、安全、衛生、環保、技術監督、土地、教育、邊防等各個部門,對于這些部門,其行政強制措施有很少一部分是法律授權的,其他大部分是地方法規和行政法規授權的[8]。由于在實踐中,經常會發生侵權現象,因此,要從法律上嚴格的限制行政強制措施執行主體資格,并明確行政強制措施主體的權限,保證法律責任能徹底落實,從而避免執法人員重復對相關人員進行行政強制措施。
(三) 健全規范行政程序
科學、規范的程序,不僅能保證行政強制措施的有序進行,提高行政效率,還能確保行政執法措施的合法性,保證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于行政強制措施,健全規范行政程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應該堅持 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保護公民正當權益的基礎上,針對現有的行政強制制度,制定相應的強制執行程序,并加強監督,保證執法人員能樣的按照強制執行程序進行操作,從而保證行政強制措施的合法性。
(四) 加強監督機制
在行政強制措施實施過程中,行政主體具有自由裁量權,如果不對行政主體的行為進行有效地控制,就很容易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侵犯。為了避免行政主體濫用權利,就需要通過權力來限制權力,制定相應的監督機制,對行政主體的行為進行有效地監督,保證行政主體的行為處理可控制狀態,一方面要注重責任的追究,另一方面要強化司法監督,同時還要注重內部控制,以此保證公民的憲法權利[9]。
四、總結
在新環境下,隨著依法治國理念的深入,行政強制措施制度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由于當前我國的行政強制措施制度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對我國行政強制措施制度的分析,通過合理的手段,完善行政強制措施制度中的不足,從而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婧妍.淺論行政強制措施的問題及完善[J].青春歲月,2014(02):141-142.
[2] 王惠.我國行政強制措施的立法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4(03):60-61
[3] 胡紫薇.“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的分界[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4(12):18-19.
[4] 張倩.突發事件中的公安行政強制措施研究[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4):83-86.
[5] 金乾程.淺析當前我國治安行政強制制度的現狀[J].農家科技旬刊,2014(03):175-176.
[6] 鄭全新,梅凱龍.行政強制措施檢察監督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5(Z3):165-166.
[7] 呂偉丹,趙春瑋,楊海英.淺析邊檢行政強制措施[J].武警學院學報,2014(11):18-21.
[8] 馬樂明,于浩.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處罰關系辨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3):7-9.
[9] 黃天宇.我國行政強制執行方式存在的問題及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5(0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