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明
[摘 要]農田水利工程利國利民,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農田灌溉渠道是水利工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灌溉和排澇的重要任務。但是,在水利工程渠道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水利工程渠道出現受損、破壞嚴重等問題,不僅影響了渠道的使用成效,也制約了其效益的充分發揮,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針對水利工程渠道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養護與綜合管理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渠道;養護;綜合管理
中圖分類號:TV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2-0188-01
近年來,我國的水利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各地水利工程項目正在不斷增加,農田水利工程渠道建設更加完善,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及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以及農村社會、經濟進步,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但是,在水利工程渠道實際運行中,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渠道自然老化、受損或人為破壞等,導致水利工程渠道出現一系列的損壞、淤堵、運行不暢等嚴重問題,不僅影響了渠道的使用效果與質量,也制約了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充分發揮,并加大了水資源的浪費。因此,必須要加強水利工程渠道的養護與綜合管理工作,并將其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常住不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及成效,避免工程浪費和資金消耗。
一、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及綜合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渠道維護關乎到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影響到農業發展及農民生活質量提升。如果水利工程渠道得不到切實有效的養護與綜合管理,將會給周圍居民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加強水利工程渠道養護,強化渠道管理工作,不僅可以提高農業水利用率,也可以緩解輸水供水供需矛盾。同時,還能降低我國的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鹽堿化,有效防止鹽堿、沼澤地,對保護自然生態平衡,減少水利工程渠道滲漏,節約灌溉用水,提高水利工程渠道輸水安全,提高渠道輸水、輸沙能力,減少渠道淤積等,具有良好的助益。
二、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綜合管理的現狀
(一)部分工程建設時間長,管理權責不明晰
我國現有的一些農田水利工程,多數興建于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是由國家主導,地方政府出人出力共同興建的,建成后工程的所在地群眾受益,而主管部門卻是當地的一些水利部門,工程的權責始終處于一種不明晰狀態,這也導致維護上的問題及矛盾層出不窮,工程有人建無人管,破壞的情況在多數地方存在,政府只管建,水利部門管卻在資金、權限方面受到重重制約,而工程的使用者只管用不管修,導致很多工程壽命減短,破壞嚴重。
(二)工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
部分地區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或灌區,大多數是在 20 世紀 50 至 70年代建成的,受當時技術、資金條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設計要求低、建設標準低、施工質量不高、渠道防滲不配套等問題。經過幾十年的運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垮塌水毀嚴重、水資源的利用率低、水資源損失浪費驚人,并且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隱患。雖然一些工程經多次維護返修,但效果并不理想。
(三)農田水利渠道的養護資金缺乏
水利工程渠道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經費不足,沒有資金的支持,水渠的養護工作很難順利開展。許多地方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很難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資金的傾斜度上明顯不夠,很多水利渠道因缺少資金而得不到有效的維護,從而失去應用的功能,隱患重重,一遇洪澇災害便會產生巨大損失。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吃問題,國家近年來相繼投入巨資新建的大量水利工程設施,也將面臨老化失修、積病成險的問題。
三、加強水利工程渠道養護及綜合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強維護及保養隊伍建設
水利渠道的維護和保養都是由人來完成的,所以養護隊伍的職業素質、專業能力、技術水平的高低等方面直接影響養護的質量。當前工程管理養護隊伍中人員文化、管理水平低,業務素質較差,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十分嚴重,因此,要積極尋找辦法來提高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素質。一是加強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學習培訓,建立健全崗位培訓,經常性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管理養護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素質; 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養護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完善班壩責任制,建立獎罰機制,激發管理養護人員的積極性,,通過改進和完善勞動管理制度,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三是經過考試,選拔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子弟或對社會進行招聘,擇優錄取,公開、公正、公平競爭上崗,引入企業管理機制,建立自我維持、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實現走“人管工程,工程養人”的道路; 四是以“數字工管”建設為契機,積極研究、引進維修養護操作手段的科技含量,減輕工程管理養護人員的體力勞動,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穩定一線職工隊伍。
(二)完善水利渠道的養護管理制度
制定是養護過程中的標準,要積極努力地進行完善,建立技術標準和規范,同時做好工作監督和考核,通過制度的約束,使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水利渠道管護過程中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按什么標準做,通過制度能調動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管護質量。在具體的工作中,通過制度規定,把管理和養護工作進行明確的分工,管理有管理的工作范圍,養護有養護的工作重點,這樣分工明確,有利于提高管護的質量。
(三)積極推行水利工程“管養分離”
在對水管單位科學定崗和核定管理人員編制基礎上,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業務和養護人員從水管單位剝離出來,獨立或聯合組建專業化的養護企業,以后逐步通過招標方式擇優確定維修養護企業。為確保水利工程管養分離的順利實施,各級財政部門應保證經核定的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資金足額到位。實行“管養分離”后工程管理養護缺少必要的設施設備,現有的設施設備存在陳舊落后和不配套現象,現有的工程管理養護點房屋基礎設施差,因此,可以按照標準配備完善工程管理養護的設施設備,維修或淘汰一些陳舊的養護設施設備,合理選擇、充實管理養護設備,配備運輸機械,交通通訊工具等設備,以適應市場經濟大環境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四)將日常巡查工作常態化
加強日常巡查工作,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各類違規行為,防止事態擴大。同時,還要定期進行渠道整治行動,對維護保養工作進行抽查,確保渠道可以順利運行。要經常開展水利渠道的現場巡查工作,考察渠道使用情況、灌水流量、灌溉范圍、運行順暢情況等,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進行處理,對于已發現問題,要啟用后續處理機制,提升應對處理問題技術與水平,形成長期且規范的管理模式,確保渠道的運行效率與質量。
四、結語
水利工程渠道養護及綜合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有一定的資金保證,同時養護工作也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的工作,在實際管理中,水利主管部門要從人員、技術、管理制度、利用改造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全方位協調,切實做好水利渠道的管護工作,提高水渠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促進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安康.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和綜合管理的強化技巧[J]. 科技展望,2014,21:136.
[2] 王先鋒.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養護重要性及實施策略淺談[J]. 硅谷,2014,19:185+194.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