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試圖運用法國心理分析學家雅克·拉康關于主體建構的理論分析主人公失去“自我”、維護“自我”以及求索“自我”失敗的過程,從而揭示了小說對于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即人在物質世界中應當抵抗“異化”,堅持“自我”,即使失敗也要心懷希望。
關鍵詞:《奧吉·馬奇歷險記》;異化;自我;拉康主體論
作者簡介:方芳,河海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8-0-01
索爾·貝婁(1915-2005)著名的美國猶太裔作家,是繼海明威和福克納之后最偉大的小說家。1976年,他以“對當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奧吉· 馬奇歷險記》是索爾·貝婁創作生涯早期的一部代表作,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描寫了貧困猶太青年傳奇式的流浪冒險故事,成功塑造了“反英雄”人物奧吉·馬奇,同時也反映了二十世紀美國的社會、經濟、文化面貌,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物質第一的原則,同時展現了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不可調和的矛盾,闡明了人的自我在異化世界里所面臨的危機,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雅克·拉康是自弗洛伊德以后最具有影響力的法國精神分析學家。1960年,拉康基本構建了其兩大理論——主體理論和欲望學說。拉康的主體理論對于人們認識“主體”這一概念的影響可謂是顛覆性和開創性的。
基于想象界的鏡像階段的主體只看到自我虛幻的統一性,將他人誤認為自我從而成為一種異化主體;而進入象征界的主體則能夠認識到主體與世界的分裂性,承認自我根本上是一個他人。小說主人公奧吉·馬奇是猶太人后裔,周圍的各種人物都企圖把他的命運納入自己的公式:在事業和生活理想上,他不斷地受人擺布,成為一個“他人”。勞希奶奶儼然以保護人的身份來左右他,她一面教給馬奇說謊的本領,一面又說要把他培養成能討有錢人歡心的紳士;富商倫林夫婦則想讓他當義子,把他“造就得完美無瑕,十全十美”;而他的親生哥哥西蒙一心想把馬奇培養成他的副手,并且像他一樣“不必去管別人死活,只要你自己能得到好處就行”。同時,在愛情上,馬奇也不斷遭遇到“愛人”的擺布,一次次地迷失在情人的甜言蜜語中。豪門千金露西希望馬奇能夠成為經商奇才,入贅豪門;而潑辣任性的西亞則要求馬奇和她一樣喜歡馴化鷹捕捉蛇。馬奇為了獲得自己“更好的命運”曾一次次地落入別人的圈套,他們都試圖打著事業、生活理想、愛情的幌子來影響改造馬奇,誠如馬奇所說:“從我出生的那天起,所有這一切都在等著我。他們試圖對我施加影響,規劃我的生活。”在這樣一個布滿圈套的社會里,馬奇不可避免地迷失了“自我”,成為了“異化著的個體”(拉康93)。
欲望真正的對象是缺乏之物。同時,因為欲望浮現的初始便是依附于他人,所以欲望含有一種根本的他性,欲望是他人的欲望。馬奇終其半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命運,“然而,尋找自己的命運和尋找自己的父親似乎又是一對難以分離的連體嬰。”(廖七一5)美國著名比較神話學家坎貝爾論述道:尋找父親與尋找自己的命運密切相連。個人的身體和心智是母親給予的;而性格卻要從父親那里繼承下來……性格就是你的命運,所以尋找父親就是象征著尋找自己的命運……”在馬奇還未出生的時候,馬奇的父親就已經棄家出走了,威嚴,專橫的父親角色卻由種種類型的訓導者出現。霸道、嚴厲的勞希奶奶是馬奇家的主宰,也是馬奇的第一位“家長”,馬奇雖然內心反抗她抵觸她,但是卻不得不事無巨細地處處聽命于她,大到工作,勞希奶奶為馬奇“尋找各種各樣的工作”(貝婁,《奧》35),小到生活細節處處嚴格要求馬奇。艾洪則是馬奇“所認識的第一個偉人”,艾洪就是馬奇精神上的父親。在馬奇以后歷經人生的大事時,總是詢問艾洪的意見,如同一個兒子對父親一般。而艾洪也是如同對待自己的兒子一般,參加馬奇的畢業典禮,在馬奇誤入歧途的時候引導馬奇走正道。如果說勞希奶奶是馬奇童年時候的保護神——“父親”,艾洪就是馬奇青少年時期的“父親”。他們提供的生活方式雖然安全穩定,但是個體卻沒有自我選擇的自由。因此馬奇并沒有得到他一直渴望的父愛,他的欲望追求是“無所獲”的。他曾經感嘆道,那些人會想著為他好而沒完沒了地責怪他,這樣子,他又多了一個想從他身上得到什么,而他卻要擺脫的人。
在充滿誘惑的世界中,馬奇并沒有隨大流選擇“捷徑”,他“歷險”的半生,也同樣可以說是他反抗“同化”,維護“自我”的半生。他知道“個性是不安全的,安全的是類型”,但是他仍然尋找自己命運的歸宿。其間不免歷盡千辛萬苦,但是文章最末他卻如同哥倫布般的驕傲。
參考文獻:
[1]黃漢平:《拉康的主體理論——拉康主體理論與欲望學說》,《文學評論》2010年第3期,第194-99頁。
[2]黃作:《不思之說:拉康主體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拉康:《拉康選集》,褚孝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
[4]廖七一:《論<奧吉·瑪琪歷險記>的神話母題》,《外國文學》1994年第1期,第5-9頁。
[5]索爾·貝婁:《奧吉·馬奇歷險記》,宋兆霖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