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淑勤
摘 ?要:《暴力的孩子們》系列小說的作者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被認為是繼弗吉尼亞·沃爾夫之后英國最重要的女作家,她于 2007 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這部具有半自傳性的小說歷時十七年完成,這五部曲渾然一體,滲透著對世界大戰、東西方冷戰、種族壓迫、兩性關系及婦女命運等諸多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這一系列小說不僅僅描述了瑪莎的一生,表現了現代女性在困境中的自我追尋及自我反思。重要的是,該系列小說從不同側面描寫了一名女性在充滿種族偏見和男女不平等的社會里心理探尋并最終獲得內心的自我解救的過程。
關鍵詞:暴力的孩子們;尋找;成長歷程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0-0-01
一、對多麗絲·萊辛與《暴力的孩子們》五部曲的簡介
《暴力的孩子們》系列小說被認為是女性成長小說中非常成功的一部小說, 同時,也是一部成功的心理分析小說。該系列小說包括《瑪莎·奎斯特》(Martha Quest,1952)、《恰當的婚姻》(A Proper Marriage,1954)、《暴風的余波》(A Ripple from the Storm, 1958)、《壅域之中》(Landlocked,1965)以及《四門城》(Four-Gated City,1969)。這五部小說相互關聯,萊辛在小說中詳細描述了一名在非洲白人聚居地長大的白人女孩瑪莎·奎斯特的成長經歷。在她探索人生,尋求自我的過程中也體現著萊辛本人的許多人生經歷。
二、英國女性成長小說的涵義及文化內涵
女性成長小說的主題就是“尋找自我”。雖然主人公因不同的原因在不同時期從不同的地方開始旅行,但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經歷,就是他們都毫無例外地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抗爭,理解世界,尋求自我以及探求生命的意義,并最終獲得經驗及對世界的認知和對自我的認知。在成長小說中,主人公的成長過程對其認知自我和認知世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踏入社會之前,他們總是幼稚地想把兒童時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原封不動地帶入成年時期,隨著與社會的不斷磨合,他們痛苦地意識到現實的殘酷無情地摧毀著他們的夢想。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開始思索生命存在的意義以及探索如何生存:是妥協還是對抗?
三、在尋找中成長——評《暴力的孩子們》五部曲
期望——瑪莎作為非洲貧苦的白人,她的期望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擺脫家庭束縛,借助外部力量和探尋內心從現實生活中尋求自我的解脫。首先,瑪莎的父親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犧牲品,其父親不僅在一戰中失去了健康的身體,更為重要的是一戰使其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而瑪莎的母親確是一個聰明能干的女人,但是由于丈夫的無能,他們一直生活在殖民地白人社會的底層。出生在農民家庭的瑪莎,其父母認為瑪莎的出生是個意外,因此時常對瑪莎感到不滿,這對瑪莎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隨著瑪莎的成長,她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痛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是一個生活在這樣既落后又貧窮的非洲殖民地區的英國白人女孩。因此,她不愿意屈從于家庭、社會和時代所給她安排的角色,她想要擺脫這三者為她安排的成長經歷。她精神的獨立,強烈的自我意識使她反抗周圍的環境,因此,表現出一場對生命、對生活的抗爭,以及通過社會和個人去尋求自由以及自己的個人身份。
絕望——瑪莎參加社會活動,入黨,希望通過黨派實現其政治抱負,由此結束現實生活中的那種破裂、分離、令人不滿的生活;她對政治的熱情,對政治團體的全心投入并沒有給她靈魂深處帶來一種完整的感覺。瑪莎寄希望于尋找一個理想的集體來幫她實現自由,同時也希望尋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結束自己長久以來的分裂狀態,使自己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但是,她在經歷了婚姻和情感,社會和政治活動的多方挫折之后,內心感到惶恐、不安及失落。最終,瑪莎決定離開非洲回到英國倫敦,然而,此時的倫敦,不再是大英帝國民族驕傲的象征,已經無法喚起人們心中對偉大帝國的情感,大英帝國冷酷的現實、失望的兩性關系和女性關系都使瑪莎感到無助和絕望。
成長——瑪莎在現實社會中尋找純真美好、完整和諧的理想生存意境遭遇失敗的挫折后,轉而采用幻想的方式把心目中的生存環境理想化。她在對現實從期望到絕望的這一探尋過程中,所產生的這種無法擺脫的孤獨感及對內心完整的極度渴望,使她在幻想中虛構了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和實現的理想城池,用以逃避令人窒息的生活環境,力圖尋找真正地自我和歸宿。作為一個在非洲殖民地為自己的自由不懈探尋的白人女性,在社會中對其自身價值的不懈探尋,以及在這個世界上的自我實現的不懈探尋,瑪莎以其不放棄的精神、永久不變的熱情、對生活積極的態度,完成從精神到現實社會的自我實現,最終走向成長。
四、結束語
《暴力的孩子們》是一部女性成長小說,更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說,它記錄了一位英國女性的成長經歷。自出版以來,學者們給這部小說標上女性主義、種族主義、殖民主義等標簽。只有極少部分研究者從女性成長的角度來研究這部作品,筆者認為,女性的成長在特定的環境下有其自身的特點。就當今社會而言,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女性成長小說,而多麗絲·萊辛《暴力的孩子們》,以其不同于傳統的成長小說,因此,對該部小說的研究也就更具有獨特的、深遠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多麗絲·萊辛,《暴力的孩子們》五部曲.
[2]芮渝萍,英國小說中的成長主題[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第2期.
[3]唐霞,成長,永恒的主題——多麗絲·萊辛成長小說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