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田田
摘 ?要:墨家思想,對利他行為的研究、人的心理發展、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這些思想主張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及社會教育意義。
關鍵詞:墨家思想;利他行為;教育意義
[中圖分類號]:B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0--01
墨家學說是以墨子為代表的,“兼愛”是墨家學派的主要思想觀點,除此之外還有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等主張,在一片愚昧未知的洪荒里,墨子能提出這樣的主張是非常超前的利他行為同時具有鮮明的教育意義。一個利他的人即使在無利可圖或者不期待任何回報的情況下,也會去關心和幫助他人。本文以墨子的主張為基礎,通過墨子利他行為作為人類美德的體現,論述墨家思想及現實教育意義。
一、增加親社會行為具有指導作用
墨家的“兼愛”是墨家思想最根本的出發點。兼愛實際上提倡的是兼相愛,強調愛是平等的,不分等級、親疏的。在防止反社會性行為,增加利他行為,促進人際交往行為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墨子》原文中有解讀“兼愛”最精深內含的一句話即為“兼相愛交相利”。兼相愛是理論,交相利是實踐這種理論的方法。墨家說“如果人人愛人如己,天下便可以太平”。他認為當時社會的一切動亂、禍害、災難、罪惡都是因為不“兼愛”而產生的 ,所以他從自身開始,對人人兼愛,不分等級、親疏的。墨家思想在探索社會與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一個基本信條就是“社會本位”和“利他主義”,在個人與社會的價值關系中,墨家的價值取向是對社會有利,在個人與個人的價值關系中,墨家的價值取向是利他主義。而現如今社會,人與人之間追求著利益最大化,道德喪失,這個時候更需要將墨家兼愛利他思想融入教育體系,這樣才能實現民眾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多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有關愛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關愛,兼愛體現人人平等互敬互愛的親社會指導教育意義。
二、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
墨家強烈反對一切侵略戰爭,維護人類和平。“非攻”是從“兼愛”衍生出來的,是兼愛的必然結果。墨家反對戰爭認為戰爭是不仁不義的行為,墨子意識到當時的戰爭多為非正義的帶有侵略的性質。“非攻”這一思想體現出墨子熱愛和平、反對戰爭反對侵略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樸質、善良、堅貞不渝的性格。墨家反對的是實力懸殊非正義的戰爭,支持的是抵抗暴力、保衛家園的正義戰爭。在利他理論中,強調抑制攻擊,巴特森研究發現,個體往往是不愿意實施攻擊的,而是寧愿采取寬恕的態度。“非攻”的目的在于止戰,止戰在現代和諧社會,使人們能夠安居樂業,穩定社會,教育人們制止各種不顧及他人人身和安全的侵略和傷害。墨家的教育思想包含于社會思想中。墨子認為教育是實現社會理想的有效手段,因此他十分重視教育并試圖通過推行教育, 建設一個民眾平等互助的兼愛社會。當前我國各類暴力事件及公共安全事件處于上升趨勢,應將墨家“非攻”的處事原則納入教育之中,教育他人遵守社會法制法規,不依靠任何暴力手段去解決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保證。
三、選賢納才的有效途徑
墨家的“尚賢”思想教育意義在于任用賢能,能者上、無能者下,不分貴賤地推薦、選拔、使用德才兼備的人,把德行和才能作為任用官員的標準。更進一步說,當時的賞善罰惡的這樣的制度下,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的生長在百姓心中,欺軟怕硬這是歷來存在的。盡管后來墨家思想逐漸衰落,但其“尚賢”的觀點卻影響歷朝歷代。“尚賢”思想的教育意義有利于國家社稷,只有通過“尚賢”的方式選拔人才,才能實現一個公平的不參雜“世襲”的人才培養,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墨家思想“尚同”是尚賢的體現和延伸,“尚同”就是指統一管理統一意見,避免百姓因各懷己見而相互攻擊,造成天下大亂。其教育意義在于引導領導者有能則舉,有才則用,反對任人唯親,主張任人唯賢。從古至今一直是一條正確的用人路線。由此可見墨家思想中追求和諧與和平的一面。
四、自立自主積極努力
在墨家思想里是反對“天命”、“命運”等說法和主張。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極富先見地提出“非命”之說,正是墨家思想的可貴之處。“非命”反對天命論,主張強力從事,不僅否定了天的超自然神性,同時也強調了宇宙萬物起源和變化的自然本性倫。把人與社會的存在和變化歸之于人,教育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社會地位,一個人命運的如何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的。
五、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墨家反對奢侈浪費,主張勤儉節約。反對厚葬久喪,主張薄葬短喪。墨子一生節儉反對鋪張浪費,以節用思想防社會腐敗。社會不斷在進步,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進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同時鋪張浪費現象嚴重,一個人主義為中心,拜金主義樂享主義思潮隨之而來,嚴重影響了人們的世界觀。當下就更需要“節用”思想教育人們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保持勤儉節約,倡導全國民眾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墨子的這種出于自愿和自擇的行為,堅持站在勞動人民立場上的利他行為,對現在社會教育加強利他行為的研究,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的本質。墨家思想的智慧和結晶有很多合理的地方可以借鑒,具有深層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啟迪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陳道德.墨家“兼相愛、交相利”倫理原則的現代價值[J].職大學報.2007-09-15.
[2]劉邦凡.墨家思想的當代價值[J].燕山大學學報.200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