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摘 ?要:《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買車經歷,通過祥子從一名勤勞樸實的勞動者墮落為被社會所拋棄的行尸走肉的悲劇故事剖析黑暗的社會現實。該作品不僅深刻批判了當時病態的市民社會,對于現代社會,在社會經濟、文化、社會現實問題等方面也有著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駱駝祥子;社會發展;教育;城市化;個人命運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01
《駱駝祥子》老舍最為經典的文學作品,其塑造的主角祥子離開家鄉向充滿憧憬與希望的城市打拼,老舍先生以祥子買車賣車的波折經歷為線索,描寫祥子從一名自食其力、樂觀向上、憨厚樸實的勞動者變成好吃懶做、自暴自棄、品格低下的社會敗類的悲慘歷程。祥子的不幸根源主要是社會動蕩、統治黑暗的大環境,但究其個人因素,個人意志的軟弱、狹隘的思想與視野、自欺欺人的性格、愚昧與盲目妥協都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因素。悲劇的產生往往夾雜著社會現實與個人因素的雙重疊加。
一、社會層面
(一)公正的政治環境
祥子的第一輛車是他依靠拉散座辛苦買下的,“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那是自己的車?!边@一段結合動作與心理的描寫生動地突出了祥子對于屬于自己的洋車的渴望,他為這第一輛洋車重新設定了自己的生日,仿佛自己從此有了新生。然而這新生的靈魂在動蕩不安的社會現實中揭示了它多舛的命途。得到新車不久的祥子便在一次大膽的買賣中被大兵搶去了他長久渴望的能帶給他新生的奮斗工具。
(二)優良的社會文明
《駱駝祥子》中的人物身上大多覆蓋著庸俗愚昧的外套,主角祥子的形象中也投射著無知、簡單的思想,一向強大的祥子面對難產瀕臨死亡的虎妞只能“等著該死的就死吧”;篤信封建謬論的虎妞盲目保胎、生死攸關之際仍迷信借力神佛導致了她難產而死的悲劇;狡詐的孫偵探利用祥子的恐懼心理對他進行敲詐勒索;無賴無能的二強子依靠女兒賣身賺取玩樂的資本……祥子悲劇中的每一個因子無不存在愚昧無知和對生活的麻木。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滿腦子封建迷信、貪占便宜的落后思想,他們親手制造了悲劇。他們的固執、偏見、盲目無不關于他們空洞的思想。
人們賴以奮斗、生存的社會必須有著正確的文明導向。教育、公益是病態社會必不可缺的良藥。民眾內心散發出的求善、正直、科學、關懷既反映社會的進步又將促進社會的發展。實現社會整體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人的價值得以實現必須通過教育傳播優秀的社會文明。提升公民整體素質,改造國民性應成為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
(三)寬容的社會接納
書中關于下層勞動者命運的比喻生動形象地道出了老舍先生對于底層人民的同情?!案F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棗核兒兩頭尖:幼小的時候不能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只有中間的一段,年輕力壯,不怕饑飽勞碌,還能像個人似的”。祥子所信奉的流自己的汗,憑自己的本事賺錢攢錢于恃強凌弱的社會現實“并不合腳”。
小說中弱勢群體的代表還有期盼祥子“混出人樣”卻仍不幸自裁的小福子,相依為命、孤苦無靠的老馬祖孫,他們分別代表了城市底層老幼婦女的形象。小福子不得不依靠出賣身體養活父親和弟弟;老馬祖孫依靠拾煤等散活維持溫飽,卻眼睜睜地看著無錢醫治的小馬病死懷中。黑暗的社會沒有給予他們應有的權利與保障,反而使他們的命運因殘酷的社會現實變得更加不堪一擊。
祥子如同當代的農民工,他只為尋找新生社會的一片天地,卻屢屢碰壁。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對弱勢群體懷有與生俱來的包容與接納,面對社會的轉型、洶涌的農民大軍,孤寡老人,婦女棄兒,我們應當從制度、觀念上充分保障他們的教育、醫療權益,社會需要各個階層共同營造美好的城市生活。
二、個人層面
祥子來自鄉村,有著中國勞動人民特有的勤勞樸實、堅韌頑強的品質。在祥子眼里,人必須活得體面,活得像個人,對待自己城市中的未來,他由衷地覺得“這座城給了他一切,就是在這里餓著也比鄉下可愛,這里有的看,有的聽,到處是光色,到處是聲音;自己只要賣力氣,還有數不清的錢“。祥子懷揣著成為上等車夫的夢想,渴望成為社會中獨立自由的個體。他自強奮斗,在野蠻低級的人際環境中向往善意與理智,曹先生是祥子“頂敬佩”的主顧,他有知識、有思想、有文化,他寧愿放棄工資也不愿眼看著曹先生因他的疏忽摔傷,他渴望光明與文明,鄙視俗套的閑情世故;他執拗地守著攢下的錢,任憑吳媽的勸告也不通過放高利貸來賺取利潤。在他看來,他追求的幸福生活必須是誠實的勞動所得。
他偏執地認準了拉車一行,狹隘的見識使他跳不出依靠蠻力抗爭求得生存資本的道路。屢次失敗的買車經歷并沒有使祥子對社會現實產生清醒的認識,反而在這條通向墮落的山崖路中漸行漸遠。現代人的通病就是盲目地定位,固執地尋求遙遙在上的理想,頭破血流不知后退,羨慕旁人的綠樹花園便一頭深入其中任憑現實的荊棘深入肌骨。
參考文獻:
[1]王麗麗. 城市貧民命運悲劇與人性的探討:《駱駝祥子》[J].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01).
[2]徐思義. 無可逃遁的“圍城”命運——“駱駝祥子”悲劇形象解讀[J]. 山花. 2009:(02).
[3]冉憶橋. 《筆尖上滴出的血與淚》——讀《駱駝祥子》[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8:58—63.
[4]邵寧寧. 駱駝祥子:一個農民進城的故事[J]. 中國現當代研究. 2006:(11).
[5]吳小美,古世倉. 老舍與中國革命綱論[J]. 文學評論. 2004:(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