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漸明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們發現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改革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只有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內容等全方面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古文教學作為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鍵詞:初中語文;積累;語感 ;結構
古文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藝術,應該在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但是我們發現古文一直是初中學生的薄弱處,大部分學生在做古文的時候經常十句懂兩三句,對于實詞、虛詞、句意不能準確把握,更別說做題的準確率了。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學習古文的時候沒有找對方法,而教師在教授的時候應該有系統的古文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語文的古文教學談幾點意見,希望對其他教師有些許借鑒作用。
首先,古文的學習重在積累,很多學生對于古文學習一暴十寒,今天想學就學一點,明天不想學就束之高閣。初中古文有了系統的概念和內容,比小學階段學習的詩歌在難度和內容上都加深增多,教師應該每天督促學生積累古文知識,準備一本積累本,專門記錄日常遇到的陌生實詞、虛詞,這樣才能真正銘記于心。另外,除了積累課內的古文,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把古文知識應用到新的課外文言文中去,并且及時積累課外文言知識,把類似的同一個詞的不同用法積累在一起,方便復習。
初中學生自制力差,教師開始的時候應該為學生點明積累的內容,長此以往,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不用教師囑咐也會自己主動進行積累。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因為積累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要想真正讓學生學會古文,必須讓他們自己喜歡古文積累,將此作為一個樂趣,所以在積累方面下工夫,就需要引導學生發現古文的樂趣所在。教師可以開展課前三分鐘,通過古文知識小競賽或者學生為我們積累古文知識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不然學生學習目的性太差,不容易產生好的效果。
其次,古文課程的學習一定要系統,古文內容本身由于文言文和我們當代普通話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進行系統梳理,這樣方便學生記憶和學習。
第一,內容要系統。例如,古文知識包括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等,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系統分類知識,這樣對于文言文會形成自己的閱讀感覺,方便進一步深入學習。
第二,文言文根據文體又劃分為各種種類,例如敘事散文類、紀傳體、雜記等,教師要為學生明確古文的文體,這樣學生對于古文有整體的感知把握,才能比較系統地去學習古文,效率也高。
第三,系統學習不僅包括以上兩種,還需要教師為學生系統講述語法,基本語法知識是學習古文的重要條件和支撐,因為古文語法與我們現代文語法存在差別,尤其是特殊句式方面,學生存在疑惑較多,所以教師應該將此作為重點進行教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系統掌握語法學習的規則和要求、重點,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
再者,語感也是初中古文教學必須關注的部分,語感實際上是需要學生平時多讀多練的環節,教過初中古文的教師會發現,學生經常存在不會斷句、讀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現象,讀完根本不知道講了點什么,甚至對于基本的古文內容大意都不能掌握,這主要是由于古文語感不強的原因。因此,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和早讀時間大聲朗讀,尤其是學完的古文更應該多復習,在朗讀中訓練古文語感,對掌握古文大體內容有所了解。例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古文朗讀比賽,在比賽的激發下,學生會更加投入用心地體味古文的停頓和語氣,從而推動語法感受力的完善。教師還應該多為學生播放標準示范朗讀音頻或者視頻,在鑒賞和比較中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實現整體水平的提高。
此外,審美也是古文教學的重要支撐,古文是我國古人留下的精彩篇章和哲理思想,通過古文將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人物、精神、做人法則傳遞給我們,教師應該不斷挖掘古文教學中的審美因素,以此作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并且學習古人的深刻見解。例如,在學習《岳陽樓記》的時候,我們要對文中對岳陽樓景觀的描寫有所了解,其在我國歷史以及現在的重要地位,感受歐陽修語言的使用特點,尤其是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以致用,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和文化水平。
審美也需要教師挖掘歷史人物的精神特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產應該延續下去。通過對人物一生的詳細介紹,讓學生多談自己的感悟,也就是說,古文學習并不僅僅是學習文言知識,還要對于這些審美因素進行深入鑒賞,這樣才能真正完成語文古文教學的目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古文審美教學,為學生展示豐富多樣的審美題材和內容,通過畫面感較強的視頻講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學習完古文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語言組織,對某個歷史人物展開評價和描述,就能很好的完成古文的審美教學,讓學生過后自主進行知識審美建構。
最后,結構的學習也是古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實際上,語文各個模塊的教學都是息息相關互為融合和交叉的,而古文作為一篇文章自然也能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寫作,古文寫作,謀篇布局也是需要構思和經營的,一般流傳下來的古文其在講述內容上都存在或并列、或遞進、或相互印證補充等各種關系,那么就可以為學生寫作文做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關注古文結構的講解,而不可忽視其作用。但是結構講解應該采取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發現結構上的特點,并且感受這么構思的妙處所在。例如,在學習《過秦論》的時候,作為一篇論證性的文章,蘇洵是如何一步步論證秦國滅亡的原因的,給讀者形成系統的認識和解說,需要學生自己進行分析總結。
通過以上幾點的簡要概述,我們發現初中語文的古文教學對于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古文教學實際上和其他閱讀、作文等教學都或多或少存在關聯,教師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古文修養,多閱讀一些和古書研究以及古代歷史人物相關的典籍文獻,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好處;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技能,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整體語文古文水平的提高。而古文學習本身內容駁雜,教師也要定期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檢驗,由此才能及時查漏補缺,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才更加有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