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飛
初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義務教育的有機成分。長期以來,初中教育對我國教育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體育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的發展作用重大。目前,隨著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初中體育教學得到人們的重新審視,并再次成為討論的焦點。在此背景下,研究分析初中體育教學的有關問題,對初中體育教學和初中教育的發展意義深遠。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抽取銅仁市部分初中學校作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通過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初中體育教學的資料,訪談部分教師、領導,實地考察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學設施。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的精髓,是知識、技能、能力的載體,是體育教學效果的最直接影響因素。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步形成較為完備的內容體系,然而隨著諸多教學因素的變化,初中體育教學內容有待于更新。研究發現,95%以上的初中體育教學內容主要是球類(籃球、足球、排球等)、田徑類(跑、跳、投),武術類、小球類、健身操類、益智類教學內容很少;教學內容呈現傳統項目多、新興項目少,簡單項目多、復雜項目少。訪談中了解到,初中生對街舞、網球、瑜伽、健美操等新興項目的熱情很高,非常渴望能夠參與到新興體育項目中。由此看來,目前初中體育教學項目不能夠滿足初中生求新、獵奇的心理,教學內容有待于改善。
2.初中體育教學的課時分析
本研究所述課時是指一堂體育課的時間長短。課時的長短對體育教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初中體育教學的課時要符合初中生身心特點。調查發現,99%的初中體育教學的課時為45分鐘,59%的學校體育教學一周2個課時。45分鐘的課時在課堂的安排上一般是準備活動5分鐘,放松活動5分鐘,課堂教學的主要部分為35分鐘,這種課時安排符合初中體育教學和初中生的特點。但要注意課堂教學主要部分的密度,合理控制練習的負荷,科學安排練習的量和強度,在主要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把握學生的身心變化,將教材、學生、環境密切結合起來,才能夠保證45分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初中體育教學的時間分析
本研究的教學時間是指體育教學在一天中的時間段。經過調查發現,初中體育教學時間主要為上午10點以后,下午4點以后;部分學校在上午8點,部分學校在下午2點30分。通過分析可知,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的時間主要是在上午、下午的最后一堂課。此種時間的安排能夠調整學生的大腦,努力做到勞逸結合,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獲得放松。但此種時間的安排凸顯目前初中“重文”的教學觀點,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同時,此種教學時間的安排使得學生體育課后就要進餐,而通常情況下體育鍛煉半小時后才能夠進餐。由于初中教學時間的緊張,使得學生的生活方式為體育課——進餐——午休,或者體育課——進餐——晚自習,這無疑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需要改變。
4.初中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分析
初中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對教學的進行尤為重要。調查發現,43%的學校具有正規的田徑場,68%的學校具有5個以上的籃球場地,53%的學校籃球、足球等器材數量充足。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在場地的建設上還有部分學校存在不足,有47%的學校器材數量不足,初中體育教學的場地、設施狀況不令人滿意。場地、器材的缺乏導致學生鍛煉空間的減少、鍛煉干擾的發生、鍛煉態度的下降、鍛煉效果的降低,因此改善初中體育教學場地、設施狀況是提高體育教學的重要途徑。
5.初中體育教學的評價分析
通過研究發現,91%的初中體育課的評價主要是學期末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術、技能的測試,注重終結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終結性評價和定量評價注重“量”的多少,強調最終的結果,不注重學生的進步,不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學生的知識。因此,此種評價勢必引起學生積極性的下降,不能夠科學地引導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初中體育教學的評價應注重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結合,注重學生體育態度、體育情感的培養和評價,正確理解評價的目的,以提高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為評價的依據。
6.初中體育教學的對策分析
(1)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評價。上述研究發現,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存在較大的問題,不符合新環境下學生的心理需求,必須加大教學內容的改革力度,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密切關注學生需求的變化,不斷引進、創新教學內容。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可根據學校、學生、地域實際開設網球、健美操、瑜伽、街舞、花式籃球、地域特色項目、地域傳統項目,以提高學生體育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初中體育教學要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打破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注重學生進步的幅度和體育的情感,通過評價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教學效果。研究初中體育教學時間因素發現,初中體育教學課時安排一般在45分鐘左右,一周2課時左右,教學時間一般在上午10點以后和下午4點以后。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體育教學的課時應適當增加。部分學校體育教學的課時在一周1課時,對體育鍛煉效果的鞏固和持續不利,應及時對課時進行調整。初中體育教學要對教學時間進行調整,避免體育鍛煉后馬上進餐,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體育教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然而通過研究發現,初中體育教學內容陳舊,需要創新;教學課時較少,需要加長;教學時間不合理,需要調整;教學場地、器材不全,需要建設;教學評價老套,需要改革。而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評價;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加強基礎建設,完善教學條件,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包進仕.農村初中學生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科技信息,2007(14):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