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晟
摘 要:在“一帶一路”的新時期經濟合作背景下,新階段的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推上日程。我國多式聯運建設相對發達國家較為滯后,分析和借鑒相關建設經驗勢在必行。本文以美國OCP運輸為例,分析其實際內容和美國運輸政策發展歷程,為我國將要進行的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汲取成功經驗,進而更好的發展多式聯運技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強國際影響力。
關鍵詞:多式聯運;OCP;運輸政策
美國運輸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其發達程度較高,這和美國政府重視運輸業的舉措密不可分。美國版圖遼闊,內陸城市和沿海港口眾多,連接城市和港口的公路、鐵路密集。如今,集裝箱貨物從遠東地區運往美國中部、南部以及國內各個海灣港口,一般都經由美國內陸運輸。因此,遠東至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集裝箱運輸實際上已發展成經由美國太平洋沿岸港口,將集裝箱貨物運至美國內陸城市,特別是美國中、西部的集裝箱貨物均使用多式聯運運輸方式。此種運輸方式不僅節省運輸時間,而且手續簡便,在貨運量集中時,鐵路還可給予一定的運價優惠。
1 美國運輸政策發展歷程及OCP運輸方式
1.美國運輸政策發展歷程
美國運輸政策的演變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1)扶持和資助政策:1980年以前美國為了擴大運輸業,多以政府行政機制的激勵政策,促使運輸業迅速發展。具體表現為:減免稅收、提供貸款、提供交通運輸科研專用基金、技術支持等等。
(2)引導政策:1980年初至1990年初期間,美國政府和運輸部對運輸業主要是引導政策,更多的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使其順利的發展。具體表現為:放寬對運輸業的管制、削減扶持和資助資金、增加水路及公路使用稅和燃料稅、增加政府在港口方面的投資比例等等。
(3)戰略規劃政策:1990年后,美國政府及運輸部對交通運輸業的政策主要是戰略規劃,促使其持續發展。美國運輸部2000年9月制定并頒布了2000年至2005年交通運輸戰略規劃,明確制定了交通運輸發展的各項戰略目標。如:運輸途中時間及成本的減少,運輸生產能力提高,經營機會增加(尤其要為小企業、婦女創辦的企業和落后企業的發展提供機會); 減少運輸污染(運輸對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的污染,運輸設施對人文環境的污染),改善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減少運輸對國外燃料的依賴,減少毒品、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維護美國的地區穩定,防止美國領土的外來侵略。
2. OCP運輸方式
2.1 OCP運輸的定義
OCP(Overland Common Point)即內陸公共點運輸,其含義是指使用2 種運輸方式,將卸至美國西海岸港口的貨物通過鐵路運抵美國內陸公共點。
2.2 OCP運輸條款規定:
經過美國西海岸指定的港口轉往內陸地區的集裝箱貨物,如果按照該條款運輸,可以享受內陸地區運輸的優惠運費率,即陸路公共點運費率(OCP Rate),比當地運費率(Local Rate)約低3%~ 5%,同時可享有比直達美國東海岸港口約低3.5 美元/尺碼噸的海運費,內陸轉運費、碼頭費、裝卸費等已包含其中。因此,采用OCP 運輸,對進出口雙方都有利。
2.3 OCP運輸的注意事項
(1)使用OCP運輸的集裝箱貨物,簽發提單時與買賣合同和信用證填寫要求一樣,必須標注OCP運輸。在實際使用信用證進行銀行結匯時,銀行一般不會因為其中是否明確標注“OCP運輸”為由而拒付。
(2)在國內裝船運往美國的集裝箱貨物,如采用OCP運輸,必須在單據目的港一欄中標注“XX港 OCP運輸”。(3)在貨物卸船運往內陸公共點的45天內,收貨人向鐵路部門提供轉運單、陸上運輸單證等證明,否則將失去鐵路給予的優惠。
(4)OCP運輸是一種成熟的國際航運慣例,只適用于美國或者加拿大內陸區域。所以,采用OCP運輸方式的貨物,目的地必須在OCP地區范圍之內,簽訂貿易合同時應在運輸條款中明確,同時也必須是集裝箱運輸并且經由美國西海岸港口中轉。
2 我國多式聯運的發展及其意義
1.多式聯運的定義:
多式聯運:我國習慣上稱由兩種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為多式聯運。《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對國際多式聯運所下的定義是:按照國際多式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把貨物從一國境內接管地點運至另一國境內指定交付地點的貨物運輸。而中國海商法對于國內多式聯運的規定是,必須有種方式是海運。
2.多式聯運合同的特點:
(1)它必須包括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而且其中必須有海上運輸方式。
(2)多式聯運雖涉及到兩種以上不同的運輸方式,但托運人只和多式聯運經營人訂立一份合同,只從多式聯運經營人處取得一種多式聯運單證,只向多式聯運經營人按一種費率交納運費。
我國多式聯運尚處于初級階段,發展形式總體單一、覆蓋面小,專業化、組織化水平低,一體化運行不暢,同時面臨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等障礙。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有以下重要意義:完善聯運基礎設施,推動多式聯運政策、關鍵技術和服務創新,優化運輸組織,逐步破解多式聯運發展的制約瓶頸,全面推動我國多式聯運發展,切實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組合優勢,實現運輸資源的高效整合和運輸組織的無縫銜接;有利于調整優化運輸結構,顯著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切實降低通道物流成本,增強運輸保障能力,為保障重要物資運輸、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帶動沿線經濟發展等提供有力支撐。
3 OCP運輸與多式聯運
OCP運輸是一種特殊的國際運輸方式,它雖然由陸運、海運兩種運輸形式組成,但它并不是也不屬于多式聯運。多式聯運全程運輸是由一個承運人自始至終負責;而OCP 運輸中陸運、海運分別由兩個承運人簽發單據,運輸與責任風險也是分段負責。這是OCP運輸與多式聯運的本質區別。
4 美國運輸政策及OCP運輸方式對我國多式聯運建設的啟示
美國政府歷來都采取了重視運輸業發展的運輸政策,從而對運輸業的發展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美國運輸政策及OCP運輸的發展,對我國多式聯運建設帶來了一些啟示。
1. 成立統一的多式聯運管理部門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運輸市場分屬不同管理部門,缺乏統一的總體規劃和政策指導,各種運輸方式發展極其不平衡,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美國1966年通過的運輸部法,建立了運輸部,負責統領國家運輸事務并制定國家運輸政策,構建一個安全、高效和可靠的運輸系統,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美國的經驗,我國也應建立統一的多式聯運管理體制,統一制定和完善與多式聯運有關的政策。政府要特別重視鐵路在多式聯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協調鐵路和港口之間的工作,大力推進鐵路站點進駐港區的建設。
2.完善和規范多式聯運營運流程
合理和規范的制度是多式聯運發展的前提,基于美國OCP運輸政策的內容,我國可以借鑒并優化運用。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對于在運輸過程中使用的單證,統一格式,規范填寫等等。
3.實現多式聯運可持續發展
交通運輸的發展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在制定發展多式聯運政策時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單純重視經濟效益轉向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統一,應加強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立法工作。
4.政策的制定要有預見性
美國在運輸業發展過程中總是在新的問題出現后,被動的出臺相關政策去解決問題,從而導致運輸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這也給了我國一個很好的經驗教訓,我國在制定發展多式聯運政策時應及早認清形勢和未來趨勢,制定的政策應具有一定的預見性。
參考文獻
[1] 江少文.OCP,MLB和IPI 運輸方式.水運管理.2007.29(7).
[2] 隋秀娟,張祖超.美國運輸政策的變遷對我們的啟示.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4)
[3]王效青.美國的OCP、MLB、IPI運輸.集裝箱實務.1997(7).
[4]劉鵬飛. 美國交通運輸政策的演變.交通企業管理。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