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事審判是商法獨立性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其必然選擇,對于商法獨立性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提供了切實的保障,可以說,商事審判獨立化間接促進了商法的獨立。就尚法獨立性本質來看,必須實現商事審判獨立化,否則很難實現商法獨立,由此,應明晰相關商事審判相關理念,明晰商事審判流程以及自身的特殊性,構建更高素質的法官隊伍,充分發揮其原有作用。本文主要就商法獨立性與商事審判獨立化進行探究,結合實際情況,客觀闡述其流程,強化法院司法能動性作用,為商法的完善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商法獨立性;商事審判;獨立化;制度設計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了能夠更好的規范各個行業發展,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是十分有必要的。商事立法經過多年的完善和創新,在制度設計上已經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為實際工作開展提供了更為有效的保障。商法由于自身特性,在學術界理論研究中對其產生了較大的爭議,對商法能否作為獨立性的部門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至今未能達成統一的定義。而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商法仍然是被看做為民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非是一門獨立的法律體系,種種原因造成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未能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這同商法自身特性,缺乏獨立的責任體系有著十分突出的聯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1 商法獨立性概述
商法獨立性,主要是指商法自身責任體系同其他法律體系存在明顯的差別,具有十分突出的獨立性和特殊性。就商法獨立性本質而言,一般來講商法獨立性揭示了商法自身獨立存在于社會經濟基礎上,發揮著自身獨立性的作用,具體表現為商法精神上的獨立、價值取向的獨立以及商法存在基礎的獨立。從商法自身結構角度來看,商法獨立性主要是指商法構成部分獨立,商法原則獨立、對象獨立以及制度設計獨立等等[1]。就商法制度的完善背景來看,主要是基于國際商業貿易的快速發展,在國內建立了統一的市場形態,商業所制定的貿易規則對于交易活動有序開展,降低成本增加利益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總的說來,商法生存和發展主要是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才逐步衍生出來的,如果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未能快速確立,同樣的我國商法難以獲得創新和發展。
2 商法獨立性同商事審判獨立化之間的關系
(一)商法獨立依托于商事審判獨立
就兩者之間的關系來看,審判行為是一種喚醒法律的積極行為,同時能夠更為充分的發揮法律原有的價值導向功能。可以說,審判活動開展是對糾紛實際情況的邏輯推理,逐漸將法律條款實際應用的過程,由于社會糾紛自身特性,具有較為突出的復雜性,所以間接影響到審判行為的選擇方式多樣化[2]。為了能夠在針對不同的社會糾紛審判過程中,找到合理的法律內容進行處理,當前世界各國根據審判內容的差異對審判流程進一步做出了劃分,具體主要劃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以及刑事訴訟等等。就當前我國有些部門法律之所以未能得到學術界以及司法界的認同,主要原因是自身不具有獨立的責任體系,缺少保障,所以即使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仍然未能從根本上實現商法的獨立化。
(二)商事審判獨立促進商法獨立
就當前我國法律體系發展歷史來看,主要是從最基本的民法、刑法衍生而來的,實體法的逐步分離特點尤為突出。此外,法律中原有的情感審判元素逐漸被提出在外,法律愈加嚴格、公正,不受情感道德元素左右,逐漸形成更加理性的法律法規,以往對救濟的解決機制逐漸被更為公正、嚴格的司法審判所替代。但司法審判并非是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促使社會長治久安,推動經濟持續發展[3]。法律程序并非是一種獨立的實體,只是通過外界某種手段來實現目的,這主要是由于法治國家,再完美的實體法律也只是一個空想,因為法律法規內容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步調整和完善,不可對每一個社會糾紛面面俱到,有針對性的做出解決措施,尤其是當前是社會發展速度較快,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社會糾紛愈加復雜,同時也造成了法律體系完善的難度增加。所以說,法律本身只不過是一條原則性的規定,在針對具體案件審判時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由法官靈活應對解釋。
3 商事審判獨立化的設計理念和基本要求
(一)設計理念
商事審判獨立化,在實現過程中應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則,通過效益的好壞來揭示,而商事立法和商事審判自身所附加的公平價值并非是主要的,只是活動本身的附加值,所以應明晰商事審判的主體效益好壞,將其看作是最為主要的。對此,商事審判活動開展過程中,對其的衡量標準可以概括為是否能夠創造大量社會財富,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是否具有促進作用[4]。與此同時,商事審判更加注重權益的保護,相較于其他的法律不難看出,商法中的內容對于動態交易保護力度較高,對于商事主體資格有著明確的規定,構建了更為完善的主體效益原則。
在不斷的完善中逐漸加入商事主體社會責任,要求對交易雙方的利益做出充分的保障,在司法環節中,強調商事審判效率,更加突顯出利益的平衡性原則。司法審判只是一個交易結算過程,裁決可以看做是將最后的交易結果以一種更為嚴肅的形式表現,資源配置是否合理,能否實現效益最大化,主要是取決于市場,如果市場決定成本超過審判成本,那么審判程序則由此發生。
(二)基本要求
商事審判獨立化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救濟手段更具獨立性,商事救濟制度中涉及內容較廣,不僅包括的了商事救濟的相關規范和體系,同時明確了商事的法律基礎。就商事審判本質而言,救濟手段更具全面性特點,通過救濟活動維護人們的切身利益,為其提供經濟保障,實現民事救濟的最終目的,基于此,促使原本作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而商事和民事救濟活動開展中,主要是為了彌補民事主體失去的利益,這種方式可以看作是同質經濟。(2)法律體系更具獨立,在商事審判活動開展,商事活動以往的習慣被廣泛應用,所以需要法官在商事審判過程中能夠更好的依據商事習慣進行審判。(3)適用法律更具獨立性,訴法訴訟活動主要是通過司法程序來維護當事人利益,以此來提升司法審判的公信力[5]。商事審判活動是否能夠取得原有效果,對于當事人自身利益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商事審判程序環節中,不僅需要強化內部獨立,還需要在商事審判活動開展中保持密切的溝通和聯系,如果其中一個被判定無效,那么最終的審判結果只能適用在此行為上,對于其他行為無法起到原有作用。
4 結論
綜上所述,商事審判獨立化同商法的獨立性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沒有商事審判的獨立,就沒有商法的獨立,相應的促進了商法獨立。總的說來,商事審判獨立只是審判程序的動態調整,只有真正實現商事審判獨立化,才能更為合理有效的發揮原有商事審判的作用,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吳敏華. 商法的獨立性與商事審判的獨立化[J]. 法制博覽,2016,12(03):256.
[2]曹志勛. 商事審判組織的專業化及其模式[J].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5,24(01):121-130+175-176.
[3]周晶. 商法思維與商事審判獨立性的研究論述[J]. 法制博覽,2015,11(24):264.
[4]李芷柚. 商法的獨立性與商事審判的獨立化分析[J]. 求知導刊,2016,16(43):66.
[5]張舒. 試論商法獨立化的進程與我國商事立法模式的選擇[D].吉林大學,2012.
作者簡介
鄒珺(1991-),女,漢族,遼寧鞍山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