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杰 陶凱
摘 要:隨著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不斷地向前推進。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電力企業應及時地改變與調整營銷策略,以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提升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其中,供電可靠性成為衡量供電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更是供電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供電可靠性作為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指標能夠反映出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加強對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配電模式;供電;可靠性;方法
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配電網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在整個電力系統地運行中,配電網占據重要地位。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每一年我國停電時間大約在30小時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配電網的可靠性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供電企業應提高對配電網可靠性的認識,加強對影響配電網可靠性因素的研究,旨在推動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提高。
1.提升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作用
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一方面關系著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則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強對供電可靠性的研究成為供電企業的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其中,供電可靠性在配電網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衡量供電能力的持續性的重要指標。隨著電力系統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各界提高對配電網的可靠性的重視。配電網與廣大用戶直接進行連接,成為電力系統向廣大的用戶分配與提供電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壓配電網主要覆蓋街道與鄉鎮,而后則通過低壓配電網的利用延伸至各個用戶之中。然而,在整個龐大的供電系統中,如若某一個設施發生故障,或者需要進行檢修,則會中斷供電情況,直接影響工、農業生產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嚴重者會造成經濟的巨大損害。因此,供電企業應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升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進一步地改造與優化配電網,為電力行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2.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環境因素
配電網對天氣狀況與地理位置提出較高要求,配電網中的各種類型的所處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存在較大差異。隨著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變化,配電網的故障率同樣會發生較大變化。當配電網處于正常狀況下,配電網的故障率相對來說比較低。然而,當配電網處于較為特殊的環境之下,則會提升配電網有關元件的發生故障的概率。此外,隨著氣候惡劣的變化,則會相應的提升配電網的故障發生率。
2.2 設施故障因素
首先,外力因素。由于受到外力破壞的影響,則通常會發生停電的故障,危及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外力,如:物品因素與人力因素,其中,物品因素包括風箏氣球與彩帶等,而人力因素則包括偷盜事件、車輛破壞與工程施工等;
其次,內外電壓因素。由于一部分的配電網缺乏足夠的絕緣性,雷擊與其他因素則會直接引發電壓情況,直接導致配電網發生故障。其中,雷電對配電網設施造成損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如:雷電對配電設施與線路會進行直擊。雖然其發生概率較低,但是具有較高的破壞性,致使配電網發生故障;
最后,絕緣配置與老化因素。衡量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包括停電規模、停電時間與停電次數等。雖然,致使停電故障發生的因素較多,然而,絕緣擊穿則是導致電網發生故障的重要因素。因此,配電網設施的絕緣性與工作情況,則成為影響整個配電網供電的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對供電設施的絕緣性進行科學地、合理地配置成為重要內容。在配置供電設施的絕緣性能過程中則需要充分地考慮建設成本、維護成本與絕緣過電壓等方面因素。
2.3 用戶分布與密度因素
單位長度范圍內所連接的用戶數量則稱為用戶密度。由于用戶分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各個回線路上的用戶密度同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相關人員需要針對接線方式分析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選擇平均密度進行仔細地分析。按照現階段的供電可靠性的技術指標,同一個接線方式的用戶分布情況同樣會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相關人員需要設置具有差異性的配電質量的綜合服務的指標,按照用戶分布方式不同進行研究,大多數的用戶主要分布在線路的前端位置,分布與密度存在的差異性,直接影響著配電的可靠性。
2.4 非故障停電的因素
現階段,計劃性停電成為引起非故障停電現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某些經濟發達地區,例如:檢修性停電、工程建設停電等。其中,計劃性的停電次數超過停電總次數的一半,此外,引起非故障停電的因素還包括輸電線路損壞、檢修配電網改造與預試等,一部分的變電站在進行設施檢修的過程中,則出現出停電的現象。此外,計劃性停電成為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3.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
3.1 強化網架的建設
按照地方的特點,依照城市與農村對供電可靠性所提出的要求。有關人員在考慮投入與產出的問題時,則需要合理地安排新建與改造變電站、線路工程,降低單線單邊的占比,提升農村與城市的配電網的環網化率以及可轉供電率。其中,供電企業需要加強網架結構建設,為重要客戶、關鍵客戶與普通用戶提供更多的后備電源,為供電網可靠性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3.2 應對季節性天氣的措施
結合四季變化的特點,有關人員則需要提前做好預防的工作,如:在炎熱的夏季,則需要落實負荷合理分配的工作,而在汛期來臨之前則需要做好各項防范的工作。與此同時,有關人員應提高線路特巡與夜巡的力度,降低由于自然災害氣候與外力等因素發生故障的概率。
3.3 強化用戶管理工作
供電企業應提升供電信息的管理水平,不斷地完善業務報裝的處理方式。如:加快新負荷技術應用的速度,降低申請停電次數等。與此同時,管理程序需要認證用戶設備接入電網、設備質量與運行環境等,在接入電網之后,相關人員則需要加強控制與管理設備質量維護與運行環境。在實踐過程中,有關人員則需要提高用戶宣傳力度,加強對用戶技術人員的相關培訓,全面地整改不符合標準的用戶設備,避免由于用戶的破壞,而發生停電事故。此外,相關人員應完善與更新配網GIS系統,負荷系統與可靠性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地對全城電網范圍之內的線路與設備數據進行覆蓋,而后需要借鑒先進區域的供電企業的優良經驗,對信息系統的應用進行不斷地完善,將其作為各項工作指導的數據源。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供電系統中,供電的可靠性成為衡量供電持續力的重要指標,加強提升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建設,一方面 ,滿足用電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升供電企業的競爭力,推動供電企業健康的快速的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立華. 配電系統可靠性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4.
[2]牛雪媛. 配電網可靠性研究及應用[D].鄭州大學,2004.
[3]李賢毅,李裕強,呂溫望. 淺談提高配電運行供電可靠性的措施[J]. 科技與企業,2012,23:27.
作者簡介
耿杰,南寧供電局,本科。
陶凱,南寧供電局,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