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鴻雁
摘 要:圖片類圖書在出版量上比較少,但如果策劃得當,不僅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給出版社帶來巨大的品牌效益。本文從圖片的技術標準和信息載體兩種角度對此類圖書進行細分,以期尋得圖片類圖書策劃的一點規律。
關鍵詞:圖片類圖書;出版策劃;細分
圖片類圖書,是從圖書出版的最終形式上來進行劃分的,概念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內涵和外延沒有清晰的界限。尤其在當今的數字多媒體時代,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我們可以把一切信息以可視化的手段表現出來,圖片只是信息可視化呈現的一種方式,不具有特定含義。筆者在這里要討論的“圖片”專指通過攝影這種手段獲得的圖片,這里說得圖片類書籍也專指以攝影圖片為圖書主要內容和形式的圖書。
圖片類圖書在出版量上比較少,因為出版社考慮圖片類圖書的印刷成本高,固定購買人群小,普通受眾購買能力有限,存在投入和產出失衡問題。但同時,早期的《老照片》、《老房子》等一系列圖片類的圖書熱銷,不僅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給出版社帶來巨大的品牌效益。
如果把圖片放在視覺文化的大環境來看,圖片是視覺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承載信息的形式,有自己的獨特的優勢和局限性;從圖片的獲得過程來看,圖片是攝影者、攝影技術、被攝對象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因為涉及圖片的關系要素的豐富性,所以圖片類圖書的出版,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與分類。
1 技術標準下的圖片
強調技術因素,是強調圖片作為攝影技術的結果。這一類圖片類圖書一般是作為介紹攝影技術的圖書出版的,圖文并茂,對技術有一個清晰地解釋介紹。當然,受眾對攝影技術的需要,也有專業和業余之分。
對于強調光影效果,有特殊的技術要求的風光攝影、廣告攝影等,對圖書的印刷質量要求非常高,出版此類圖書的成本也就相應增加,同時市場需求相對來說又比較小,但是因為此類專業人員學成后的收益巨大,所以對于專業人員來說,前期的投入是必需的,所以此類圖書的出版還是有他盈利的空間。
因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攝影設備的普及,尤其是數碼設備的普及使攝影便利化、成本大大降低,拍照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化的行為,但是真正了解攝影技術的人卻并不多,這個技術普及化的民用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抓住時機,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出版的一套普及攝影技藝的實用圖書《攝影技藝叢書》,叢書共8種,包括《婚慶攝影》、《家庭攝影》、《兒童攝影》、《彩色攝影》、《藝術攝影》、《靜物攝影》、《動態攝影》、《攝影技巧》。從書圖文并茂,對技術的解釋深淺適宜,叢書集中推出,形成規模效應,獲得較好的效益。所以從這個案例來看,這種民用化的技術介紹出版成本并不高,但是找準了市場定位,找好了盈利點,一樣能取得較好的規模效益。
2 作為信息載體的圖片
從媒介理論的角度來看待傳播發展史的話,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文字傳播時代、廣播傳播時代、電視傳播時代和網絡傳播時代,而在當今的多媒體時代,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字、聲音、圖像都只是傳播的符號。
如果把圖像世界劃分為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的話,那么圖片就是靜態圖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圖像符號的一種重要形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圖書出版的話,圖文并茂的圖書只是把不同的傳播符號結合在一起而已。不難發現,有些出版人頭腦中把圖片類出版物只作為陽春白雪、束之高閣的攝影藝術的觀點也就不攻自破了。以《老照片》的出版發行為標志的業務實踐也證明,圖片類出版物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實際上,電視媒體的普及和影響、網絡媒體的發展、廣告業CI理念的普及和運用等等,都說明視覺文化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而且在一個日趨消費社會的社會形態下,影像本身也成為一種消費對象,人們的影響閱讀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圖片類圖書有著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
但是,圖片本身是有它自身的特性的,既有優勢,也有劣勢。拿用于平面媒體信息傳播的文字和圖片作比較:文字更趨于邏輯化的思維,具有含意豐富的特點;而圖片則更趨于碎片化的思維,形象、直觀。
既然文字和圖片各有各的優勢,我們在出版的過程中,就可以考慮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互補。比如三聯出版社,就有專門的攝影師和學者專家進行合作出版,攝影師和學者專家事前進行溝通,有一個共同的選題目標,在進行信息形式上的分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有就是作為一種信息形式,圖片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對于展現事實有著獨特的優勢,在挖掘深度上往往是靠事實本身的邏輯來呈現,所以一方面在選題上,盡量選取展示性的、事實性的內容,比如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圖文共和國年輪》,要想展示一些深度性的選題則要積累大量事實,通過事實之間的邏輯來展現深度。
在內容上也是可以有具體的細分的,既有把攝影當成一種文化的攝影文化方面整理的專著,也可以有不同題材的攝影圖集,如平民生活的《俺爹俺娘》、人類學考察的《流坑》、攝影家作品集、反映歷史事件《抗戰影像》等等,這些圖書也因為題材和受眾的不同,定價也采取細分策略。
此外,還應注意在編輯過程當中,依據圖片的獨特性進行編輯手法的運用,比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和廣東旅游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故事》,就是采用圖片故事的方式展現事實,在具體編輯中有采取每個圖片故事都集中在一頁的形式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在營銷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具體受眾群,生產多種版本的策略,擴大圖片類圖書的受眾群。
總之,在圖片類圖書的出版過程中,要注意到圖片不單單是一種照片的概念,認識圖片有多種角度,也有多種開發的渠道和潛力,在具體的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圖片的特性進行細分,使圖片類圖書呈現出別樣的風景。
參考文獻
[1]沈曉麗.版面設計中的構成學[J].出版科學,2006(2).
[2]劉成付.視覺文化傳播:從現代性到后現代性[J].現代傳播,2005(1).
[3] 于友先. 現代出版產業發展論[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4] 夏平.繪本插圖的非繪畫性視覺表現研究 [J].編輯之友,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