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禹
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因連續加班熬夜已有數天之久,加之穿衣少,夜間著了涼,李女士頗感疲憊。這天醒來,李女士感覺全身無力,不想吃東西,腹部脹氣,伴有惡心、嘔吐,拉稀水樣便,“胃腸道像翻江倒海”般難受。在家人陪伴下來到社區醫務室就診,醫生認為她得了急性胃腸炎,給她吃了一些治胃腸病的藥,但毫無效果。
后來,她又到一家大醫院看了專家門診,專家經檢查排除胃腸病,認為李小姐是“胃腸型感冒”,按感冒給予治療。正規用藥并休息幾日后,李女士病情開始好轉,很快就痊愈了。
李女士還有些不解,明明是胃腸病的癥狀,怎么診斷為感冒?
專家告訴她,患普通感冒時會有發低燒、咽喉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全身倦怠無力、肌肉酸痛等癥狀,這主要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感染波及呼吸系統使之受累所致,這種主要侵犯呼吸系統的感冒占80%。
還有些人在感冒時呼吸道癥狀并不明顯,反而是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和食欲不好等消化道癥狀比較突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雖然同樣是感染了感冒病毒,但病毒種類不同,侵犯的主要臟器不同,臨床表現也就不同。比如感染的是腺病毒、杯狀病毒等,這些病毒主要侵犯胃腸道,使胃腸道黏膜發炎受損,引起腹痛、腹瀉等一系列消化道癥狀,這種主要侵犯胃腸道的感冒約占20%。這種類型的感冒就叫“胃腸型感冒”,因其發病所占比例較少,發病率相對不高,人們多不認識,也很容易誤診誤治。“胃腸型感冒”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服用胃腸藥物治療自然無效。

明確診斷,避免誤診
感冒(普通感冒和流感)是常見病和多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季節交替氣候變化時最易發生。患者和醫生都要注意不要把胃腸型感冒誤診為胃腸病,否則會延誤治愈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胃腸型感冒”的診斷,可根據以下諸點綜合判斷:
◎既往無胃腸病史,發病突然。
◎發病前無引起胃腸病的發病原因(如食用不潔食物、過飲過食等),其主要誘因是來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如天氣冷暖變化過大,冷空氣對胃腸道黏膜刺激,致使胃腸道發生痙攣。
◎突然出現胃腸道癥狀,上吐下瀉,大便每日3~5次,有脫水現象,全身情況較嚴重。
◎按胃腸道疾病治療無效。
◎有感冒的誘發因素,如接觸過患感冒的患者、有著涼或過度疲勞等情況。
◎有條件的醫院可做病毒培養,可明確病毒種類,從而確診。
◎一般來說胃腸型感冒比普通感冒嚴重,是感冒的一種特殊類型。有胃腸道癥狀,拉水樣便,便中不含膿血,無里急后重感(總想大便感)。
胃腸型感冒應避免與下述疾病混淆:(1)急性胃腸炎。此病大便呈糊狀,主要是因暴飲暴食、過食生冷、飲食不潔等因素引起;(2)細菌性痢疾。便中有紅白黏液混雜,便量小,并發出血或便中帶血,有里急后重感。
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對病毒引起的胃腸型感冒,目前尚無特效藥,主要是對癥治療。無細菌并發感染者(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總數和嗜中性粒細胞不高),不需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因為抗生素對病毒引起的感冒無效,而且還可以產生許多毒副作用或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主要治療措施包括:
◎飲白開水,保持口腔、鼻腔清潔;或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以防止發燒、腹瀉脫水造成的電解質紊亂;也可靜滴5%葡萄糖生理鹽水,以防休克。
◎口腔舌下滴入細菌溶解物“蘭菌凈”以增強免疫力。
◎若腹瀉不是特別嚴重,可以通過休息、禁油膩食物(以吃白米粥等富含營養的軟食為宜)讓胃腸得到適當休息。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服感冒藥,通常一周左右也可自愈。
◎在服用感冒藥物的同時,還應服用一些消食導滯的解表中藥,如藿香正氣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棗散等;如果腹瀉的同時還伴有上呼吸道癥狀如咽痛咳嗽等,可使用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等。
◎如果發病3日后還持續有腹痛、腹瀉,甚至發燒等癥狀,則應警惕合并有細菌感染的可能,此時要查血常規。如白細胞增多(特別是嗜中性粒細胞增高),在服用感冒藥的同時,還需要適當使用抗生素消炎,以防感冒并發細菌性肺炎。
◎嘔吐嚴重者可用維生素B6和甲氧氯普胺等,飲食方面應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湯、粥、面條等少渣、清淡食品。
季節交替要多加注意
預防胃腸型感冒可采取綜合措施:
◎注射流感疫苗(常用的疫苗有減毒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對于體弱、老幼多病者每年應肌注加強免疫疫苗1次,盡量避免流感發生。
◎注意保暖不要著涼(避免如淋雨、冬天穿衣太少、夏天空調溫度過低或出大汗后電扇、空調直吹身體等)。
◎勞逸結合,不可過于勞累,注意飲食衛生,忌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忌酒、戒煙。
季節交替是胃腸型感冒的高發季節,尤其在春夏交替、夏秋交替之時,要特別警惕胃腸型感冒的發生。患者在感冒后要注意少接觸人群,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以免通過空氣傳染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