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非一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見的慢性傳染病之一,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大量臨床統計表明,春季乙肝感染者、復發者數量比冬季明顯增多,一年四季中,因肝病復發未及時治療而死亡的人數也以春季為最高。因此,乙肝患者在此季節不能忽視治療和保健,以免導致病情復發或惡化。
感染率高,認知誤區多
目前,全球約20億人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億人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也顯示,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9.09%。倪主任表示,與我國乙肝患者的龐大數量相比,目前普通人群對乙肝的認識率卻是不高,甚至還存在不少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1:接觸乙肝病患者會被傳染。
很多人認為,肝功能正常與否,與它的傳染性相關,實際上這個認識是錯誤的。倪主任指出,乙型肝炎患者和攜帶者的傳染性高低,主要取決于血液中病毒的水平(可以通過檢測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作為參照),而與轉氨酶高低沒有關系。乙肝的傳播途徑,一是通過輸血和血液制品傳播;二是由于醫療器械被污染造成的醫源性傳播。現在,在規范的醫院里輸血與使用血液制品都是安全的,一次性器械也被廣泛使用,所以這兩種途徑已經不是主要的了。第三條途徑是性傳播,即通過精液和陰道分泌物傳播。第四條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母嬰傳播,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婦可在孕期、分娩期或產后傳染給嬰兒。而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在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甚至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體液暴露的接觸,一般都不會傳染乙肝病毒;經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也未被證實。
誤區2:乙肝患者不能做媽媽。
有些女性乙肝患者不敢生產,怕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倪主任表示,只要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如在分娩前母體注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或在嬰兒出生后,給其注射乙肝疫苗,并加注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就能避免80%以上的嬰兒感染乙肝病毒。此外,倪主任提醒,乙肝患者在受孕前最好密切隨訪肝功能,保持肝功能穩定。如果懷孕期間出現肝功能異常,用藥處理就應相對謹慎,懷孕前半年至一年最好不使用干擾素等抗病毒藥物。
誤區3:“小三陽”患者不用治療。
“并不是所有的‘小三陽患者都不需要治療。”倪主任介紹,一般來說,乙肝病毒感染的“小三陽”狀態是乙肝病毒復制的“冬眠期”,此時患者病情相對平穩,無須治療。但部分“小三陽”患者反復肝功能異常,其原因可能是感染了一種前C區變異的乙肝病毒,其流行率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40%左右。這樣的患者體內仍長期存在乙肝病毒DNA的復制(HBV DNA陽性),病情仍可不斷進展。因此,這樣的“小三陽”乙肝患者仍需要抗病毒治療。
誤區4:盲目停藥、濫用藥。
很多乙肝患者自己覺得一段時間來機體活力不錯,就隨便停了藥,結果發現“病情也沒反彈”,因此覺得自己病好了,無需再服藥。但實際上,這是非常危險的。倪主任解釋說,乙肝病毒并不是一停藥就會升高,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待病毒生長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化驗到,通常是3~6個月或更長,肝功能的異常還要更晚一些才會出現。另外,如果乙肝患者還患有其他疾病,更要慎重用藥。總之,患者平日盡量避免亂用其他藥物,一些保健品及治療關節、皮膚病的藥物在治病的同時會傷肝,一些免疫抑制劑也會誘發肝炎復發。在必要的情況下,需和肝病專科醫生溝通,密切監測可能誘發的肝損傷。
不能根治,但能“臨床治愈”
倪主任告訴我們,目前尚不存在根治慢性乙肝的方法,因此,電線桿上張貼的“根治”、“治愈”等小廣告都是不科學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評定慢性乙肝的總體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倪主任介紹,與總體目標相對應,慢性乙肝的治療目標分為3個階段,第一是理想治療終點,即達到表面抗原轉陰甚至出現表面抗體,即俗稱“澳抗”轉陰,也被認為“臨床治愈”;第二是滿意治療終點,即實現E抗原轉陰;第三是最基本的治療終點,即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將病毒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療是‘抗病毒治療。那些肝功能反復異常的乙肝患者,也最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療。”倪主任強調,在知道自己患乙肝后,大多數人由于缺乏對乙肝的正確認知,往往會陷入恐慌,乙肝抗病毒、保肝、抗纖維化等一起上,盼望著盡快將乙肝治好,往往是錢花了不少,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有些甚至病情加重了。其實,乙肝治療一要選對方法,二要選對治療時機,后者尤其重要。“在轉氨酶超過正常的2倍時,表明人體免疫系統被激活,開始了與乙肝病毒的排除反應,同時肝細胞表現為炎癥性損傷,此時是乙肝抗病毒治療的最佳時機。”
患者要注意生活調養細節
配合治療的同時,乙肝患者還需要通過生活細節的改善來鞏固抗病毒的療效。倪主任建議尤其要注意“4要”:
1.起居要規律。不可貪睡,也不可熬夜,保持起居規律;可以工作,但不可勞累。同時,還要保持心情舒暢,好心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2.飲食要均衡。乙肝患者飲食以新鮮天然、均衡飲食為最重要,避免攝取不新鮮、發霉、油炸、腌熏、腌漬、罐頭等加工食物。絕對禁止飲酒,因為肝臟是酒精主要代謝場所,而酒精和其代謝物會傷害肝細胞。
3.鍛煉要適度。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步、爬山、游泳、健身操等,對提高身體免疫力,提高治療效果是有好處的。
4.檢查要定期。慢性乙肝患者除定期檢查肝功能外,還應定期看醫生。一些早期肝硬化或肝纖維化的患者,生化檢查往往查不出有什么變化,醫生親自檢查和建議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