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心
動物奶是一種很好的食物,能夠為人類提供很全面的營養成分。但牛奶顯然不是人類能夠獲取的唯一一種動物奶,在一些地區,人們還食用羊奶、驢奶、水牛奶甚至駱駝奶等。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這些原本較為“小眾”的奶往往以“比牛奶更有營養”“最接近人奶”等作為賣點,被商家在更廣泛地區售賣。但是,羊奶、驢奶等“小眾”奶,真的像宣傳的那么好嗎?
要評價動物奶的好壞,當然得有一個標準。實際上,通常人們使用的標準有兩個:1.是否更接近人奶;2.是否含有更多營養物質。用不同標準比較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以“接近人奶”為標準,各種動物的奶都不合格
各種動物的奶都是那種動物的幼崽最適合的食物。所以,對嬰幼兒來說,“最好的奶”,應該是最接近母乳的奶。按照這個標準,沒有一種動物奶是合格的。
與動物奶相比,母乳的蛋白質含量低,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水牛奶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乳糖含量卻要高得多;此外,多種礦物質的含量也相差較大。驢奶的蛋白質和乳糖含量與人奶相似,但是其脂肪含量遠遠低于人奶,而脂肪對于嬰兒的發育至關重要。所以,對于以奶為主要營養來源的嬰兒,不管哪種動物的奶都不合格。以接近母乳為目標,人工調配出來的嬰兒配方奶才能夠“接近母乳”。打個比方,如果把人奶作為基準給100分,那么配方奶可以得90分,而各種動物奶都不及格——牛奶羊奶駱駝奶得30或者40分,驢奶好一點,也不過能得50分而已。
以“提供營養成分”為標準,各種奶有差別但不重要
動物奶往往是給大人或者大一些的孩子喝,用不著考慮是否“接近人奶”的標準。所以,“營養價值是牛奶的X倍”“某某成分比牛奶高XX%”也就成了最常用的廣告詞。
這些說法本身,也還是忽悠?!盃I養價值”“營養成分”都是很空泛的詞。如果把奶中的固體物質都當作“營養成分”,那么驢奶最低,通常不到10%;牛奶和羊奶差不多,稍高于10%;駱駝奶最高可接近15%;水牛奶更高,不過一般也不超過20%。如果以此為指標,那么驢奶最差。
以固體含量為指標也并不合理。我們說的營養成分,指的是人體需要的食物成分。當人體缺乏某種成分,那種成分就“有營養”;如果一個人攝入那種成分過多,它就成了負擔。比如說脂肪,奶中主要是飽和脂肪,按照科學界的主流看法,飽和脂肪會升高血脂以及膽固醇含量,不利于心血管健康。此外,脂肪的高熱量也不利于控制體重。未經脫脂的奶中,水牛奶的脂肪含量能夠達到8%,而牛奶中一般不超過4%。在相同的固體基準上相比,水牛奶的脂肪也還是要多于牛奶。按照這個標準,牛奶羊奶又會優于水牛奶,而脂肪含量低、脂肪酸組成更優越的驢奶,又占據了優勢。
對心血管健康來說,膽固醇含量是一個更引人關注的指標。每100克牛奶中含有14~17毫克膽固醇,100克羊奶在11~25毫克之間,而100克水牛奶和驢奶中的含量都在10毫克以下。如果只考慮這個指標,則水牛奶和驢奶有一定優勢。
對很多人來說,喝奶是獲得蛋白質和鈣方便實惠的途徑。原奶中這兩種成分的含量跟飼養條件緊密相關。商業化的牛奶,蛋白質含量有比較恒定的控制標準,一般在3%左右。駱駝奶和水牛奶商業化程度不是那么高,比如駱駝奶,可以低到2.5%,也可以高到4.5%。而水牛奶的蛋白含量,典型值是4.5%。在蛋白含量上,驢奶的典型值只有1.7%,遠遠遜色于其他奶。至于鈣,牛奶羊奶差別不大,駱駝奶和水牛奶的含量要高一些,驢奶要低一些,大致跟它們的蛋白質含量成比例。也就是說,如果從蛋白質和鈣的角度來考慮,100毫升的水牛奶大致相當于150毫升的牛奶,而100毫升驢奶只相當于60毫升左右的牛奶。
奶中含有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不同動物的奶,甚至相同動物但是不同養殖條件下所生產的奶,其中的含量可能相差很大。這種奶含這種成分多,那種奶含那種成分多。不同的人所稀缺的種類不同,也就更難來比較哪種奶“更好”了。而有一些成分,比如硒和維生素C,人們可以往往從其他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量,在奶中的含量高低也就不那么關鍵了。
總結:各種奶的“差別”遠遠比價格差別小
不管是牛奶、羊奶,還是驢奶、駱駝奶、水牛奶,都是不錯的食物,它們的成分不盡相同,但是奶畢竟只是食譜的一部分,對人體健康真正起作用的,是人們的總體食譜。所以,這些奶之間的差異對人體健康有什么樣的影響,很難進行簡單的比較,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作為消費者,除了需要關注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更需要關注它們與價格的比值。打個比方,在只看蛋白質情況下,如果花同樣的錢買到的牛奶和水牛奶一樣多,那么水牛奶“更好”;如果買到的牛奶是水牛奶的2倍,那么牛奶就“更好”。